林少珍 吳紀楠 陳俊蘭
【摘要】 目的:研究探討引導骨組織再生(GBR)技術用于牙種植術的護理配合。方法:選擇2015年
1月-2017年1月本院牙種植患者8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入院護理,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滿意度。結(jié)果:觀察組滿意度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沒有出現(xiàn)麻木、劇烈疼痛、不適感,沒有種植體暴露、創(chuàng)口裂開、出血等,X線顯示愈后較好。結(jié)論:對于牙種植患者,使用引導骨組織再生技術,可以有效改善術中骨組織不足的癥狀,對其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的效果的滿意度,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
【關鍵詞】 引導骨組織再生技術; 牙種植術; 護理配合
Guide Bone Regeneration Technique for Dental Implants/LIN Shaozhen,WU Jinan,CHEN Junl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07):081-08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nursing cooperation of guiding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GBR) technique for dental implants.Method:8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dental implant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normal hospital care,observation group adop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87.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ostoperative,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numbness,severe pain,discomfort,implant exposure,split wound,bleeding,and so on,after X-ray showed the better.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dental implants,using guided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technology,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bone deficiency in the book,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treatment,is worth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Guiding bone tissue regeneration; Dental implants; Nursing cooper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Oral Branch of Zhongs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 528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7.023
種植牙主要是指在缺牙位置的牙槽骨里面采取措施植入種植體,等到種植體和骨組織整合后,可以把它作為支持,從而對缺牙進行完整的修復,是現(xiàn)在臨床上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1]。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種植牙的效果較好,成功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2]。但是也有患者在種植的時候需要配合引導骨組織再生技術進行修復,該技術對于種植成功率有很大的影響[3]。為此,本研究選擇2015年1月-2017年
1月本院牙種植患者80例,把引導骨組織再生(GBR)技術用于種植牙的修復,同時進行綜合性的護理配合,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牙種植患者80例,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0例。納入標準: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1)不能正常溝通交流的患者;(2)其他嚴重內(nèi)科疾病的患者;(3)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本研究已經(jīng)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入院護理,即告知患者種植牙的方法,注意事項等;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1)護理評估:首先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評估,了解患者的全身情況,對有禁忌證的患者要注意檢查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牙周疾病等,再詢問并記錄患者的生活習慣,看是否吸煙喝酒,以及是否有咬堅硬物的習慣[4-5]。(2)心理護理:術前大多數(shù)患者都會出現(xiàn)焦慮、緊張的情緒癥狀,特別是對于年紀較小或者是較大的患者來說更加明顯。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時要和患者進行親切的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具體需求,并告知其種植牙的過程、注意事項、時間、植骨的要求,住院花費等,以便于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從而提高治療的依從性[6-7]。告知患者如果感覺到身體不適的時候及時告訴護理人員,不能自行扭頭。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消除緊張恐懼,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發(fā)展[8]。
1.2.2 術中護理 (1)準備好手術用品:護理人員需提前準備好手術中所需的用物,例如種植體、手術包、麻醉藥物、生理鹽水等;其次要做好手術室的清潔和消毒,保持干燥整潔,溫度適宜,查看手術所需的醫(yī)療設備完好情況,提前把牙椅位置調(diào)整好,燈光位置對準手術中心,要讓患者感覺到舒適為主[9]。(2)術中配合:由于種植牙屬于創(chuàng)傷手術,因此種植體進入到牙槽骨后是完全封閉的,如果出現(xiàn)感染,則會導致炎癥反應不能進行正常的引流,使得種植體出現(xiàn)炎癥反應,影響手術效果[10]。在手術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按要求進行消毒鋪巾,把術野暴露出來。熟悉各種器械的使用順序、方法,以便于及時準確地傳遞,并對患者進行安慰指導,鼓勵患者,樹立信心面對疾病[11-12]。因為種植牙所需的時間相對比較久,所以要及時把血液吸干凈,并進行沖洗,減少手術時間,幫助患者緩解痛苦。在手術醫(yī)生準備好種植窩后,確認種植體的型號,放入窩洞,注意保持無菌,以免發(fā)生感染。種植完成后,把骨粉放在骨缺失的位置,蓋上屏障膜??p合傷口的時候,注意力量適中,以免影響創(chuàng)口愈合,整個過程要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以免感染[13]。
1.2.3 術后護理 (1)健康教育: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尤其是血氧飽和度,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不適,給予患者緊紗球咬半小時,并對其進行冰敷,采取措施預防凍傷,如果有輕微的血絲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有大量滲血則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注意吃冷的、較軟的東西,不能進行比較劇烈的活動鍛煉,以免傷口出血[14]。(2)術后心理疏導:如果患者出現(xiàn)手術后擔心效果,則應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并對其進行心理安慰,對于患者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幫助患者坐立起來,調(diào)整面容,多休息[1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滿意度??倽M意=非常滿意+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8~62歲,平均(39.3±13.9)歲。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9~61歲,平均(38.1±12.8)歲。種植體為Bio-oss生物骨粉以及生物膜,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種植成功率為40例(100%),對照組為35例(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字2=9.125,P<0.05)。
2.3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7.5%,對照組的為8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字2=5.846,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沒有發(fā)生不良反應,對照組發(fā)生率為28.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字2=18.312,P<0.05)
3 討論
種植牙齒(Dental Implant)指的是一種以植入骨組織內(nèi)的下部結(jié)構為基礎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包括下部的支持種植體和上部的牙修復體兩部分,主要針對牙齒缺損和缺失后的治療工作。種植牙齒也叫人工種植牙[1],并不是真的種上自然牙齒,而是通過醫(yī)學方式,將與人體骨質(zhì)兼容性高的純鈦金屬經(jīng)過精密設計,制造成類似牙根的圓柱體或其他形狀,以外科小手術的方式植入缺牙區(qū)的牙槽骨內(nèi),經(jīng)過1~3個月后,當人工牙根與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牙冠。種植牙可以獲得與天然牙功能、結(jié)構以及美觀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復效果,已經(jīng)成為越來越多缺牙患者的首選修復方式。因不具破壞性,種植牙已被口腔醫(yī)學界公認為缺牙的首選修復方式??谇粌?nèi)牙種植適合一個或多個牙缺失,首先患者需要進行常規(guī)的口腔檢查,拍攝X線片,取模分析,確定種植手術方案,患者必須無血液疾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種植一般需要兩期手術,一期手術是在局部麻醉消毒后在缺失牙的部位做一切口,在牙槽骨上球鉆定位,打孔,植入種植體,使植體與骨形成骨性結(jié)合。這期手術是將植體和覆蓋螺絲放入牙槽骨內(nèi),嚴密關閉軟組織傷口,種植體愈合需要4~6個月。二期手術是在種植的部位用愈合基臺替代螺絲帽,愈合基臺暴露在口腔內(nèi),大約需要一個月。在愈合基臺安放于口腔內(nèi)一個月,上皮袖口形成后,就可以取模,制作烤瓷牙,約一周以后,缺失的牙齒試戴后,就可以正式粘結(jié)了,至此整體工作完成。
種植牙手術由于骨組織的缺乏,在手術過程中很容易導致種植體暴露,使得手術的效果并不是特別讓人滿意[16]。引導骨組織再生技術主要是源于牙周病學,是指利用手術方法,把屏障膜放在齦瓣以及根面,使得根面不能與牙齦、結(jié)締組織等接觸,阻礙上皮遷移,再引導有再生能力的細胞遷移、分化,形成新的牙骨質(zhì)、牙槽骨以及牙周韌帶等,從而有了一個新的附著,以此來幫助患者建立咬合關系,從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7-18]。其次,該技術還可以幫助患者解決組織不足或者是不能種植的情況,效果顯著[19]。但是在手術的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的綜合護理配合,才能有利于治療效果的提高[2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成功率為100%,對照組為87.5%,說明了綜合護理干預對種植牙患者的成功有重要的作用,與相關的文獻研究結(jié)果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牙種植患者,使用引導骨組織再生技術,可以有效改善術中骨組織不足的癥狀,對其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果的滿意度,在今后的治療過程中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宮琦瑋,李紅梅,王懿,等.高齡老年患者人工牙種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0(3):164-166.
[2]吳莎莎,劉少麗.定期口腔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患者牙種植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31):3961-3964.
[3]曹素杰.口腔健康教育在牙周病患者種植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5,38(z1):126-128.
[4]趙艷萍,董偉,馬紅娟,等.上頜竇提升術同期牙種植的臨床護理體會[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15(4):554-555.
[5]張桂梅.360例牙種植術病人的護理[J].光明中醫(yī),2012,27(11):2324-2325.
[6]張琳,徐燕華,陳明,等.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作種植導板引導下多顆牙種植手術的護理[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6,22(2):114-115.
[7]楊曉暉,魏彥君.個性化護理對牙種植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J/OL].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54,56.
[8]劉婧.牙種植術的配合及護理[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33(7):158.
[9]王群,朱欣欣.引導骨再生同期牙種植體植入術52例的護理配合[J].護理與康復,2015,14(5):485-486.
[10]趙曉華,張建英,馬艷美,等.單顆牙種植后CEREC III全冠修復的護理配合[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9):228-229.
[11]吳茹,趙雯,閆敏,等.老年種植義齒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西南軍醫(yī),2016,18(5):480-481.
[12]李君,徐靜.前牙區(qū)骨量不足牙種植病人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24):2220-2221.
[13]王靈燕,李麗.老年人種植牙的臨床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3,29(11):1725-1726.
[14]朱俊杰.牙槽骨量不足行牙種植修復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研究[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23):180.
[15]吳成紅.種植牙手術56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6):106-107.
[16]李建英,任貴云,康培,等.口腔種植牙中應用引導骨組織再生技術的護理[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5(12):1466-1468.
[17]田俊清,陳玉寧,彭誠,等.口腔種植圍手術期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3,21(1):36.
[18]安春青,白新華.牙周炎患者人工種植牙圍術期優(yōu)質(zhì)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OL].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6,3(1):19,21.
[19]周曉穎,趙翚,倪凌晨,等.健康教育在種植牙患者全程護理管理模式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29):132-135.
[20]周潔,查春紅,黃曉賢,等.水激光治療種植體周圍炎的應用護理[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6,21(1):32-33.
(收稿日期:2017-12-18) (本文編輯:周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