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小學三年級是軟筆書法啟蒙教育階段?!斑m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從書法的特點和兒童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看,軟筆書法啟蒙可從傳統(tǒng)文化入手,可增強學生書法練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情感;尊重學生的選擇,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書體進行練習,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注重引導學生練寫整幅作品,反復地進行“入帖”和“出帖”,不斷地舉一反三,逐漸習得書法技法,從而扎扎實實地落實書法啟蒙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軟筆書法;啟蒙
【中圖分類號】G29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21-0055-03
《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小學3-6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用于毛筆字學習?!边@就意味著三年級是學校開展軟筆書法的起始年級,軟筆書法已正式納入小學書法課程教學體系。三年級學生年齡小,書法課時偏少,軟筆書法如何能發(fā)揮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我進行了枳極的實踐與探索,從大處著眼,整合教學內容,從豐富的書法文化中,挖掘出更多、更有趣、更適合三年級學生的教學素材,拓寬學生的眼界,加深學生對書法文化的理解;從小處著手,從執(zhí)筆、坐姿、基本筆畫等基本技法練習開始,細致地指導學生書法技能的練習,邁實軟筆書法啟蒙的步履。
一、書法啟蒙勿忘初心——傳統(tǒng)文化的引領
在三年級第一節(jié)軟筆書法課上,我曾進行調查,結果發(fā)現:除個別上書法興趣班的學生,對書法略知一二,大多數學生是初次接觸軟筆書法,對筆、墨、紙、硯的了解幾乎沒有,基本只停留在“用毛筆在紙上寫字”這一淺顯的認知上,對書法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完全處于懵懂狀態(tài)。為此,我調整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從傳統(tǒng)文化中挖掘教學資源,將教材中穿插的書法用具知識與握筆姿勢、用筆訓練進行跨學科整合,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文房四寶”系列體驗課程。
“文房四寶”系列體驗課程,是從紙文化體驗課開始的。我與綜合實踐課老師一起,在書法課、綜合實踐課上,帶領學生走進中華紙文化的世界。首先,借助圖片、視頻等影音文件將“紙文化”鋪陳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蔡倫造紙術及中國造紙術的發(fā)展。“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其次,在手工造紙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分工合作,搗爛紙漿、撈鋪曬干、設計紙形、裝飾花紋等,親歷傳統(tǒng)造紙術的神奇。隨后,在剪紙、折紙、線裝書等不同手工動手操作體驗中加深對傳統(tǒng)紙文化進一步地了解。毛邊紙、元書紙、生宣、熟宣等不同書法用的紙質,勾起學生嘗試書寫的興趣。美國教育家杜威強調:“教育必須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適應孩子的天性,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薄澳蔽幕w驗課程以“玩”為主,在美術課和書法課上開設“玩墨”活動:吹墨、拓印、手指畫……學生們在操作中清楚地了解何為墨色的干、濕、濃、淡、焦,感知不同紙質對墨跡的影響。利用京劇臉譜的水墨畫,了解撅、押、鉤、格、抵的“五字執(zhí)筆法”。臉譜輪廓的勾畫,眉眼唇鼻的描繪,讓學生對大、小毛筆的使用有初步的認知,發(fā)現毛筆提按旋轉間線條粗細的有趣變化,激發(fā)學生嘗試用毛筆書寫的欲望。
以上的體驗課程,把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放在第一位,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放在第二位,書法技法習得放在第三位,充滿樂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中國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成果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中國書法是以漢字為載體的文化,它是漢字演變的文化。書法啟蒙,除從“文房四寶”引導學生走進書法殿堂,還可從漢字的演變,引導學生感受書法的神秘和博大精深的磁場。從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從小篆、隸書到楷書、行書、草書,每一個漢字就是一幅畫,就有一段故事,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學生浸染在漢字演變的歷史長河中,他們會發(fā)現書法練習不是枯燥的、重復的,而是有趣的、新穎的,這也是書法啟蒙的教學內容。
二、書法啟蒙不可偏廢——學生書體的選擇
《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小學生軟筆書法教育啟蒙階段的總目標除要求學生掌握用毛筆書寫漢字的基本技法,更希望學生能感受漢字和書法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漢字、學習書法的熱情。書法啟蒙,自然就涉及書體的選擇與練習。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多次強調“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教育”,同樣,書體的選擇要適合學生,教師應尊重學生的選擇。目前,大部分學校使用的書法教材選用的就是楷書。從楷書開始練習書法,好處是不言而喻的??瑫鴥?yōu)秀的書體較多,各具特色,如顏體橫細豎粗,筆鋒開始是圓頭,筆畫端莊雄偉,氣勢開張;柳體較有筋骨,筆鋒開始是方頭,筆畫清健遒勁;歐體比較工整,筆畫粗細不明顯,方方正正,筆力險峻;趙體筆畫圓滑,有些連筆,飄逸娟秀,又不失端正嚴謹。學生從何種楷體入門,教師應幫助他們,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選擇書體。班級中禁忌“一個書體統(tǒng)領天下”,挫傷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書法啟蒙也可從篆書入門。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言恭達先生在《篆學探真》一文中提出:“學書可從篆入門”??瑫€條的粗細變化,以及運筆時提轉頓挫的筆法非常豐富,對運腕動作有較高的要求。三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關節(jié)肌肉尚未發(fā)育完全,指腕動作還不夠靈活細致,觀察力也有待慢慢養(yǎng)成,除了手把手地進行運腕動作的引領外,沒有盡快掌握運腕的好辦法,這導致不少學生長時間找不到正確運腕的感覺。篆書字形平正,線條粗細一致,多為中鋒行筆,運腕過程中提、按、起、回的動作較少。學生臨寫篆書時的運腕動作容易掌握,練習效果明顯,所獲得的成就感優(yōu)于楷書。在三年級書法課上,我將執(zhí)筆運腕方法的教學分成兩個階段。先掌握篆書中鋒行筆時“如錐畫沙”的運腕方法,待這樣的運腕動作熟練后,再換成楷書復雜的運腕動作。這樣篆書、楷書轉換教學,學生不僅技法掌握得更迅速,而且了解了兩種書體的不同特色,學習書法的興趣更濃厚了。
當代著名書畫家彭梓校提出:“隸書就是學生書法啟蒙的好字體。”書法啟蒙也可從隸書入門。《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指出,三四年級的軟筆書法啟蒙,要讓學生掌握臨摹的基本方法,也就是要能“照葫蘆畫瓢”??瑫煮w結構嚴謹,筆畫之間的呼應、穿插避讓較多,學生難以找準占位,臨摹有一定的難度。而且三四年級學生空間定位能力較弱,教師可以在“葫蘆”上尋找解決的方法,從教學隸書的讀帖臨帖開始。隸書,結體較為簡單,主筆特征明顯。學生在讀隸書字帖(如《曹全碑》)時,更容易找準關鍵筆畫,對整個字進行有效定位,臨帖時能較快達到形似。從隸書入門,能增強學生讀帖、臨摹的成就感,增強書寫的自信心。南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曾說:“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睍▎⒚蓵r,以一種書體為主要載體,適時融合其他書體,能降低書法學習難度,拓寬學生眼界,讓書法啟蒙輕松而行。
三、書法啟蒙不二法門——整體體驗中提升
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ぶx林曾說過:“真正的藝術作品,個別的美是沒有的,唯有整體才是美?!痹趯W習書法時,可從欣賞完整的書法作品開始,讓學生去感受章法布局的空間之美。再從整體到細節(jié),欣賞局部筆畫的形態(tài)之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吨行W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書法啟蒙時除了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還應注意“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位”。用“美”激發(fā)學生書寫的欲望,用“美”強化學生書寫的恒心,是書法啟蒙教育的主要目標。第12屆江蘇省“杏壇杯”蘇派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評獲特等獎的一節(jié)書法啟蒙課——《讀帖》,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執(zhí)教者帶領學生讀的不是教材中的單個漢字,而是名家碑帖(顏真卿的《勤禮碑》)的整張作品,學生欣賞作品后留下了一個整體印象,教師再引領學生體會“什么是毫端入神的嚴謹筆法”“什么是章法有度,步若列兵”。在此基礎上,再從碑帖中選取“月”“白”“風”“清”四字,細致分析,通過筆畫的挪移體會“什么是結構合理,氣象生動”。一堂課下來,學生對筆法、結構、章法都有了初步的認知。最后,小幅作品的摹寫(“月白風清”四字)與展示,加深學生對整體書寫空間的把握,提升分黑布白的掌控能力,激發(fā)了他們書法創(chuàng)作的熱情。
“描紅、仿影、臨帖”是書法啟蒙練習必由路徑。當學生對基本筆畫的寫法熟練掌握之后,可迅速搜集名家的作品,集取一個詞或一句話成為一幅完整的“小作品”,進行集字練習。如從《曹全碑》中集字“書為心畫,文以載道”,學生反復“描紅、仿影、臨帖”,定能入眼、入腦、入心,在之后的書法創(chuàng)作中舉一反三。明代倪蘇門在《書法論》中說:“必須取古之大家一人為宗主,門庭一定,腳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務使筆筆肖似?!比胩麜r,要求學生做到“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一字一筆要從帖中來;出帖時,要求學生做到“不可無我在,無我便雜”,結合自己的理解,對帖字進行創(chuàng)造,形成自己的風格?!爸灰Ψ蛏?,鐵杵磨成針”,學生對相對固定的字進行數十遍,乃至數百遍的練習之后,“小作品”中所涉及的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能入木三分時,便可在之后的創(chuàng)作中運用自如了。學生集字“小作品”有一定水平后,教師可和學生一起,將它們裝裱成或橫幅,或條幅,或扇面,或斗方等不同形式,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同時將作品投展或參賽,讓學生享受書法帶來的愉悅。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學生常年地進行不同的集字練習,反復人帖、出帖,進而能慢慢地習得書法技法之精髓。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書法教育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教育??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書法啟蒙內容應適合學生學,以培養(yǎng)書法興趣為首要目標,以傳承文化為根本任務;書法啟蒙方式應遵循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構建樂學氛圍,以提高學生書法技能為基本目標,以培養(yǎng)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為價值追求。這樣的書法啟蒙才富有美感,富有樂趣,富有探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