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世忠 吳正五 朱海燕
(銅陵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安徽 銅陵 244100)
肝硬化失代失償期大于5%的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腹水癥狀,在西醫(yī)方面多主要采用營養(yǎng)支持、保肝利尿等進行對癥處理,但是,大部分患者會因為腹水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需要患者長期服用利尿劑,藥物的敏感性低,少部分腹水較難消退,誘發(fā)頑固性腹水,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次研究就健脾利水中藥配合西藥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選取所在科室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將所有的患者分為乙組和甲組,每組實驗樣本為30例。乙組男17例,女13例,患者的最大年齡是80歲,最小年齡是52歲,平均(63.8±6.5)歲,病程范圍3~10年,平均(5.9±0.6)年;甲組男18例,女性12例,患者的最大年齡是81歲,最小年齡是52歲,平均(65.3±7.8)歲,病程范圍2~9年 ,平均(4.8±0.8)年。
本組研究中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和病程可比,差異不顯著,可為之后的觀察指標的對照研究做好鋪墊(檢驗,P>0.05),展開充分的對比。同時在開展研究的過程中需要排除其他的干擾因素。
1.2 研究方法 甲組采用西藥治療,對患者進行臥床休息,給予患者低蛋白高熱量飲食,限制患者水鈉的攝入量,同時控制輸液量,給予患者服用利尿劑40mg螺內酯,每天3次,20mg呋塞米,每天2次,可根據(jù)患者的腹水消退情況和24 h尿量的增減,加減藥物劑量。乙組采用健脾利水中藥配合西藥治療,基礎配方:太子參、黃芪、車前子各12g,炒白術、大腹皮、澤瀉、郁金以及丹參各10g,桂枝、青皮各6g。 有黃疸的患者可加茵陳15~30g;氣滯重的患者加枳殼、川厚樸各9g,清水浸泡 0.5h,煎湯2次,取汁300ml,分2次服用,每日1劑[2]。
1.3 觀察指標(1)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分析患者的腹水消退時間和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2)并發(fā)癥狀發(fā)生率 患者的并發(fā)癥狀主要包括低鈉血癥、腎功能損害以及肝性腦病等。
2.1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見表1
表1 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注:與甲組相比,P<0.05
2.2 并發(fā)癥狀發(fā)生率 甲組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狀的有8例(低鈉血癥3例,腎功能損害3例,肝性腦病2例),并發(fā)癥狀發(fā)生率為26.67%。乙組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狀的有2例(低鈉血癥1例,腎功能損害1例,肝性腦病0例),并發(fā)癥狀發(fā)生率為6.67%。與甲組相比,P<0.05(x2=4.3200)
肝硬化腹水主要是指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常見癥狀,和門靜脈高壓、肝功能減退共同作用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患者門靜脈壓力上升,會使得患者的血漿膠體滲透壓不斷降低,另外患者的血容量不足,可激活患者的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使得患者發(fā)生水鈉潴留[3]。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上述處方中的黃芪可增強患者的免疫力,保護患者的腎功能減輕腎損害。白術可
發(fā)揮積極的保護肝臟,減少肝細胞壞死等作用,可進一步的降低患者的谷丙轉氨酶。茯苓可保肝利尿,增加患者尿中的鉀、鈉、氯等排除電解質。澤瀉可進一步的恢復患者的肝功能,調節(jié)免疫,減輕患者的肝臟纖維化程度,有效的加快患者的腹水清除作用。車前子可增加患者的排尿量,促進尿中鈉鉀氯離子的排泄量。郁金可促進患者體內的白蛋白的合成,可糾正患者的肝硬化腹水,抑制肝纖維化等。丹參可降低患者的肝硬化腹水在患者的門靜脈內徑及脾靜脈內徑上的作用[4]。
結合上述研究,采用健脾利水中藥配合西藥治療肝硬化腹水患者,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較好,并發(fā)癥狀發(fā)生率較低,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趙質順,陳海波,林卓鵬,等.健脾利水中藥配合西藥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6,27(6):1015-1017.
[2] 樊潔.西藥聯(lián)合健脾利水方治療肝硬化腹水40例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3):355-356.
[3]吳宏凱.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肝硬化腹水65例[J].光明中醫(yī),2014,29(1):144-145.
[4] 劉蘭蘭,王海強.謝晶日教授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經(jīng)驗[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4,3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