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虹
(山東省巨野縣中醫(yī)院兒科,山東 巨野 224900)
細菌性感染疾病是兒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常見病原菌主要包括細菌、病毒以及支原體等,為改善患兒預后,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1]。本研究評價了hs-CRP聯合血常規(guī)檢驗用于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現將有關資料整理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間收治的103例確診為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行痰液、尿液或腦脊液培養(yǎng)確定為細菌感染。其中,男孩68例,女孩35例;年齡1~9歲,平均(5.26±0.85)歲;感染疾病類型:肺炎27例,腸炎30例,扁桃體炎16例,泌尿系感染19例,腦膜炎11例。
1.2 方法 組內所有患兒均在就診時或入院后采用靜脈血液2ml置于抗凝管中,采血后立即送檢。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WBC)邁瑞B(yǎng)C5300血球儀檢測,hs-CRP采用邁瑞B(yǎng)S400生化儀檢測。依照檢測結果分為3組,A組為hs-CRP檢測,B組為血常規(guī)檢測,C組為聯合檢測;比較3組結果的診斷符合率。
1.3 陽性判定 hs-CRP≥3mg/L判定為陽性,WBC≥10.0×109/L判定為陽性[2]。
A組、B組、C組的診斷符合率分別為75.73%(78/103)和51.46%(53/103)、90.29%(93/103),C組顯著高于A組和B組(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的診斷符合率比較[n(%)]
小兒細菌感染在臨床上較為多見,早期診斷有利于患兒的治療,改善預后。CRP是急性時相蛋白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炎性反應的重要標志。檢測血清CRP水平,不僅操作簡單快捷,而且所需標本數量較少,CRP是急性感染綜合診斷中應用范圍最廣泛的非特異性指標之一,已經在小兒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中獲得廣泛應用[3]。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與CRP在意義上一樣,僅僅在測定方法上更加精確、更加敏感。因此,hs-CRP也能夠作為判定炎性反應的重要參考指標。由于hs-CRP的測定范圍非常廣泛,所以能夠非常方便地區(qū)分hs-CRP<0.2mg/L的低水平炎癥狀態(tài),對小兒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臨床價值[4]。在本研究中,hs-CRP檢測和WBC的診斷符合率分別為75.73%和51.46%,hs-CRP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WBC。
WBC(白細胞)在人體中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其生理功能主要為吞噬進入人體的異物、微生物、衰老的紅細胞以及自身壞死組織,同時也參與人體的免疫功能調節(jié)。不同類型的白細胞主要包括三種粒細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以及兩種無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健康的成年人的WBC計數正常值范圍為(4~10)×109/L,其中中性粒細胞所占比例最大,約為50.0%~70.0%,嗜酸性粒細胞約占0.5%~5.0%,嗜堿性粒細胞約占0%~1.0%,淋巴細胞約占20.0%~40.0%,單核細胞約占3.0%~8.0%。因此,中性粒細胞是機體組織
出現急性炎癥反應的主要反應細胞,它處于機體組織抵御微生物病原體的第一線,特別是抵御化膿性細菌入侵機體的第一線。肺炎、扁桃體炎、闌尾炎以及急性出血、溶血等均多見中性粒細胞升高[5]。血常規(guī)檢查是傳統上用于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的常規(guī)檢查項目,主要以觀察白細胞及其分類變化情況為主。但是白細胞檢查容易受到心理、時間、運動、餐后等因素的影響,準確性較低;另外,一些藥物的使用也會對白細胞計數產生影響。所以,白細胞計數容易在臨床應用中出現失誤[6]。
如果僅僅依靠上述各單一指標,會出現較高的假陽性率,為了減少這種誤差,本研究將 hs-CRP和血常規(guī)并聯檢查,從而提高診斷的敏感性。結果顯示,hs-CRP和血常規(guī)并聯檢查的診斷符合率為90.29%,分別高于單純hs-CRP檢測的75.73%和單純血常規(guī)檢測的51.46%。由于hs-CRP均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如果檢測結果提示hs-CRP陽性,則需要高度注意,且hs-CRP數值越高,提示受檢者可能是陽性結果的比率較高,即當hs-CRP陽性時真正有病的概率較高。同時,因為hs-CRP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聯合血常規(guī)檢測時能夠顯著提高診斷符合率,若聯合檢測結果均提示陽性,在臨床上就要謹慎,以免漏診或過診。總之,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聯合血常規(guī)(WBC)檢查能夠有效提高小兒細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正確率,體現了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林榜素,莊劍平,胡容,等,高齡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細菌學及其耐藥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13):1523-1525.
[2] 陳鳳蓮,肺炎支原體抗體和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對早期診斷小兒支原體肺炎感染的意義[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22(32):3620-3623.
[3] 劉艷,宋振早,郭濤,等,C-反應蛋白對兒科細菌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06(03):174-176.
[4] 馬紅萍,范淑英,陳功.全血C-反應蛋白與白細胞計數聯合檢測在小兒肺炎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05):610-612.
[5] 朱洪學,童濤.超敏C-反應蛋白測定在小兒肺炎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醫(yī)學信息 (中旬刊),2010,05(12):3509-3510.
[6] 馬毅,李霞,李冬梅,等,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06):89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