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曉華
(鹽城市大豐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超聲科,江蘇 鹽城 224100)
近年來,在各種不良因素的相互影響下,特別是二胎政策的放開,剖宮產率呈現明顯增長趨勢,同時逐漸成為臨床工作中較為關注的問題[1-2]。剖宮產術后瘢痕子宮患者為保證下次分娩的安全進行,必須對其分娩方式進行合理選擇,分娩方式的合理選擇關系到母嬰健康[3-4]。本文對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來我院治療的60例曾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孕婦在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選擇中運用高頻超聲檢查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文所示。
1.1 一般資料 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來我院治療的60例曾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孕婦,其中年齡分布在25歲到3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30±2.1)歲。
1.2 臨床診斷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所有患者均為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患者;(2)兩組均同意參加本活動。
1.2.2 排除標準 (1)腦血管、心血管疾病或癌癥伴隨者;(2)胎盤植入或前置胎盤患者;(3)巨大兒或子宮下段存在肌瘤患者。
1.3 檢查設備和方法 選用百勝MYLAB-70彩超診斷儀和GE便攜式床邊彩超診斷儀,采用8.0~12.0MHz的高頻探頭,和3.5~5.5MHz的腹部變頻探頭。孕婦需在排空膀胱前進行檢查,檢查胎兒情況以后,對于產婦恥骨聯合部位情況運用高頻探頭進行檢查,進行掃查工作時,一般選擇持續(xù)使用縱橫方向,從而有效辨認子宮蛻膜層、膀胱底部漿膜層和肌層情況,可有效觀察上述各層結構的連續(xù)性。若為子宮瘢痕孕婦,在超聲檢查結果方面,沒有存在特殊變化,在對患者子宮肌層相對薄弱的位置進行檢測時,應對其連續(xù)測量三次,并對平均測量值進行計算。若胎兒頭部和子宮肌層有羊水的關系存在時,極有可能出現測量誤差,適度加壓探頭以后,緊貼子宮肌層和胎兒頭部,從而清晰顯現子宮下段肌層的厚度情況。若孕婦存在厚度不夠的子宮下段肌層時,同時很難區(qū)分肌層組織時,應在肌層較厚的位置移動超聲探頭,對其進行準確定位和區(qū)分,應順著肌層進行連續(xù)性檢查。
1.4 分娩方式
1.4.1 陰道試產 (1)孕婦為第一次進行剖宮產手術,且為下橫斷切口或無切口感染的情況發(fā)生;(2)入院以后,對胎兒的入盆情況進行有效評估,檢查結果顯示胎兒無頭盆不稱的情況發(fā)生,同時胎兒估重低于3500g;(3)再次妊娠和上次妊娠的間隔時間超過2年;(4)在超聲檢查的作用下,若檢測的子宮下段厚度超過3mm。
1.4.2 剖宮產 (1)在超聲檢查下,檢測的子宮下段厚度小于3mm,同時具有愈合不良的切口;(2)胎兒估重超過3500g。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文統(tǒng)計分析資料選擇SPSS16.0系統(tǒng)軟件進行。
2.1 觀察患者子宮下段情況 曾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孕婦子宮下段厚度超過3mm或小于3mm的患者分別為32例和28例。(2.44±0.46)mm為子宮下段厚度小于3mm孕婦的子宮下段平均厚度。(3.84±0.61)mm為無剖宮產孕婦的子宮下段平均厚度。與無剖宮產孕婦的子宮下段平均厚度相比,曾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孕婦子宮下段平均厚度較小(P<0.05)。運用高頻超聲對存在瘢痕子宮的再次妊娠孕婦進行檢查發(fā)現,呈現一致性、呈現鼠尾狀及截斷狀的孕婦例數分別為26例、19例及15例。
2.2 陰道試產情況運用超聲進行檢查 子宮下段厚度超過3mm或小于3mm的孕婦選擇的分娩方式分別為陰道試產和適時剖宮產。子宮下段厚度超過3mm的孕婦運用陰道試產的成功例數為25例,試產成功率為78.1%。
再次剖宮產手術對于有剖宮產史的孕婦來說,對其生命健康影響較大,容易使孕婦產后出現膀胱損傷、產后出血等不良反應,因此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再次進行剖宮產手術[5-6]。臨床研究表明,陰道分娩對于瘢痕子宮孕婦的分娩成功率也較高,因此需對分娩方式進行合理選擇[7-8]。
高頻超聲能夠動態(tài)監(jiān)測孕婦子宮下段的瘢痕情況,可準確顯現子宮下段漿膜層和肌層的厚度情況,在診斷瘢痕子宮方面作用顯著[9-10]。
本文通過對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來我院治療的60例曾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孕婦在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選擇中,運用高頻超聲檢查后所存在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研究顯示,曾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孕婦子宮下段平均厚度(2.44±0.46)mm明顯小于無剖宮產孕婦的子宮下段平均厚度(2.44±0.46)mm。運用高頻超聲對存在瘢痕子宮的再次妊娠孕婦進行檢查發(fā)現,一般呈現一致性、呈現鼠尾狀及截斷狀。宮下段厚度超過3mm的孕婦運用陰道試產的成功率為78.1%。綜上所述,曾進行剖宮產手術的孕婦在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選擇中運用高頻超聲檢查后,可將其作為重要依據,從而對正確的分娩方式進行選擇,有利于保證嬰兒和產婦健康。
[參考文獻]
[1]王新彥,趙娜,段一丁,等.剖宮產后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應用高頻超聲對分娩方式選擇的意義分析[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6,18(3):232-233.
[2]張忠新,黃海鳴,鄭艷莉,等.妊娠晚期子宮下段瘢痕高頻超聲影像學特征及意義[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34(7):797-800.
[3]李偉麗.高頻超聲在早期妊娠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0):131-131.
[4]侯立業(yè),徐作峰,謝雪霞,等.經腹高頻超聲診斷宮內異常早期妊娠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5):88-90.
[5]陳冬薇,楊敏儀.高頻彩超對腹壁/會陰瘢痕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價值[J].現代醫(yī)院,2011,11(3):75-76.
[6]侯立業(yè),徐輝雄,劉娟,等.高頻超聲與常規(guī)超聲診斷早期妊娠的對比分析[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1,08(3):224-226.
[7]王雪梅,常新,朱晨,等.高頻超聲動態(tài)觀察妊娠期乳腺良性腫瘤及評價最佳手術時機[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3,29(2):210-212.
[8]孫潔.經腹高頻超聲與常規(guī)超聲診斷宮內異常早期妊娠的對比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6,29(30):251-252.
[9]謝泳.高頻超聲測量瘢痕子宮妊娠晚期下段肌層厚度對再次分娩的意義[J].現代醫(yī)用影像學,2015,24(3):496-498.
[10]張琍萍,楊成規(guī),張雅紅,等.高頻超聲在評價晚孕子宮瘢痕愈合中的價值[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5,53(28):96-98,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