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下午6時許,7歲的何某和黃某在某商場玩耍時,被商場保安人員懷疑偷了東西,兩個小孩被帶進保衛(wèi)科詢問并做筆錄,何某承認其以前偷過兩次食品,并在筆錄上簽字,按手印。之后保安人員讓何某叫來母親對其罰款100元。事后,何某母親幾次要求商場退回罰款未果,遂訴至法院。
此案中,商場的行為是否有錯?為什么?
商場在未當(dāng)場抓住何某偷竊,又無任何證據(jù)證明原告有偷竊行為的情況下,將何某帶進保衛(wèi)科進行“詢問”。并且僅憑7歲未成年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自述而認定其偷竊,并對其進行罰款是錯誤的;商場的行為是丑化了原告何某的人格,損害了原告的名譽。最終,法院當(dāng)庭宣判被告某商場向原告賠禮道歉,退回原告何某罰款100元,并賠償精神損失費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