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雪如
當前,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初中數(shù)學教學也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要出發(fā)來設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內容,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隨著現(xiàn)代社會教學的迅速發(fā)展,單邊式教學的弊端也日益突出,所培養(yǎng)的人才已遠遠不能夠滿足現(xiàn)代社會教學的需求,因此,變革傳統(tǒng)的單邊式教學,建立新型師生關系下的師生互動雙邊式教學的呼聲越來越高。因此,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有效的實現(xiàn)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重點開展。
在數(shù)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師生之間可以針對專業(yè)的學科知識進行互動,同時這樣的一種互動,也伴隨著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會為學生學科知識的學習奠定一個情感的基礎,起到促進或抑制的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情感氛圍,可以更加有效的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親密性,在問題提出解答探索的過程中提高效率,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給學生的智力學習提供更好的推動作用。
師生之間作為平等合作的雙方,需要教師主動與學生拉近情感的距離。一名真正關心學生成長和學業(yè)的教師會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與教師積極互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教師要時刻保持自己的休養(yǎng),尊重學生,尊重自己,尊重萬事萬物,要做一名有修養(yǎng)的教師,贏得學生的內心。學生的潛能也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和挖掘,在互動課堂上讓教師和學生可以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表現(xiàn),通過給學生積極的反饋,做出中肯的反饋意見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提高自信心,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
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學習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一種共同協(xié)作配合的過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師生互動來更好的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將自己的思維從被動轉向主動,從而主動的去吸取知識,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相應的,教師在這樣的師生互動中,自己的身份地位也發(fā)生了變化,此時教師更多的是一種陪伴者,傳授者,引導者,指導者的角色,而不再是以前教學中心者的地位?,F(xiàn)代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jù)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同時,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論及自己的思想,與同學進行充分的交流,學會如何去聆聽別人的意見并作出適當?shù)脑u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反省。從而,數(shù)學素質教育中教師的作用就不應被看成“知識的授予者”,而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啟發(fā)者、質疑者和示范者,充分發(fā)揮“導向”作用,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教育思想。
和諧的課堂氛圍讓教師和學生之間有更多互相碰撞的機會,在思想情感智慧等各個方面都有充分的碰撞,因此,教師和學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一種平等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德,志,體,美,勞等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教師要積極與學生交往,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民主氣氛。在教學互動中,尤其應十分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切不可隨意挫傷,既要對自滿者有所抑制,又要對自卑者有所激勵;尤其應善于調控自己的態(tài)度、情感和行為,教師有了親善、熱情、平和、幽默的態(tài)度和情緒,才會引起學生滿意、愉快、喜悅、崇敬的態(tài)度和情緒;尤其應謹記韓愈在《師說》中關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哲理,虛心向學生學習,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論基礎和專業(yè)能力得到升華。所有這些,都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有利于學生主體積極性的調動??梢哉f,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是對新型師生關系的檢測和考驗,更需要教師精心培育和珍惜。
在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地位是平等的,學生和老師之間在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方面也會各有所長,總體來說,雖然教師在專業(yè)能力方面可能會稍高于學生,然而在綜合素質方面可能卻并不如此。所以教師要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不要高高在上,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相信學生都有無限的潛能等待挖掘。所以,教師要給學生更多,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發(fā)揮出來自己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更多的采取一種主動探索的精神,引導他們主動探索的行為。
現(xiàn)代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jù)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同時,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談及自己的思想,與同學進行充分的交流,學會如何去傾聽別人的意見并作出適當?shù)脑u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反省。因此,教師的作用就不應當只是“知識的授予者”,而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啟發(fā)者和示范者,充分發(fā)揮“導向”作用,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的教育思想。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是“授業(yè)”、“解惑”的專制型教學,課堂教學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得不到應有的表現(xiàn),長期下來這種教學手段嚴重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也扼殺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和表達能力的鍛煉。教學過程中,從“一言堂”到“百家爭鳴”才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總之,在初中數(shù)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有充分的互動和交流,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的主動性在學習中能夠更好的被發(fā)揮出來。要讓學生在積極的參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和思考,形成嚴謹科學的數(shù)學知識網絡,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