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娟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要讓學生在素質教育思想的指導之下,真正有效的全面的認識初中語文這門課程,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建立起來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一生的熱愛閱讀和運用語言文字的習慣。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tài)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一節(jié)課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獲得高效發(fā)展。詳細表現(xiàn)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效課堂是教改的必然趨勢,它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不單獨是某種授課模式的改變,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大膽創(chuàng)新。所以,在接下來的內容中,筆者將圍繞如何開展初中語文的實踐教學的問題,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要建立在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的基礎之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教師要形成完備的教學設計計劃,要能夠在科學有序的情況下高效的完成此項工作。
1.觀賞借鑒法 教師平時引導學生收看“早間新聞”、“子午書簡”、“科技博覽”、“焦點訪談”,雙休日、節(jié)假日收看“電視詩歌散文、高端訪問、今日說法、開心辭典、大專辯論會”等電視精品欄目,開闊學生眼界,培養(yǎng)他們朗讀、說話、交談、辯駁方面的技巧和能力。
2.做寫結合法 教師設計好實踐活動的專題或主題,先引導和激發(fā)學生動手動腦去做某件事,然后再寫作文,這樣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做等方面的能力。在具體操作時,教師應針對學情,有所為有所不為,凡是適合學情通過克服困難能做到做好的就認真去做,凡是連基本條件都不具備的,就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更換內容。
3.角色扮演法 教師利用朗誦會、故事會、辯論會、讀書交流會、詩詞欣賞會、主題班會、課本劇表演等形式,重點培養(yǎng)學生理解感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課堂40分鐘是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主陣地,教師要在吃透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針對每一篇不同的文章,巧妙設計和安排語文聽說讀寫訓練,力爭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參與活動。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設計完善的教學計劃,將聽說讀寫的能力作為重點的培養(yǎng)目標。當然,這只是局限于語文這門學科的教學目標而言,從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教師也要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借助語文這門學科的知識,來進行社會交往,來進行個人發(fā)展的能力的培養(yǎng)。
綜合性學習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課堂,不拘泥于教材,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重視綜合性學習是增強語文教學吸引力的重要途徑。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放開手腳,相信學生,給他們自由學習的空間和時間。實踐證明,讓他們自己分工、收集材料、編寫材料、主持活動,他們往往會給教師一個驚喜。如:“探索月球奧秘”,其目標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天文、地理等學科內容,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可以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但應當注意,教師應努力指導學生在月亮文化上開展一系列學習活動,如搜集帶“月”的成語、有關“月”的古詩詞、故事等。通過這次學習活動,一方面培養(yǎng)收集、篩選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科學奧秘的精神。這樣就自然兼顧了知識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其綜合性目標的實現(xiàn)就不言而喻。
因材施教一直強調學生之間雖然有很多的共性,但是也有很多個體之間的差異,所以教師不能只見森林,不見樹木,要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也要注重有所側重的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都能夠有所特長的建構起自己的優(yōu)勢。這樣,學生才有積極性,才有熱情去參與活動。
此外,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還要協(xié)調各種關系,爭取各方面的配合,如校共青團組織,學生家庭方面,社會方面。諸方面均要積極爭取,力求配合。而在這其中,教師要為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前整和資源,提前與各部門進行協(xié)調,這樣才能使得自己的教學設計高效的實施,才能夠給學生帶去更加高效的課堂。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復習課程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復習,學生可以將以往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進行統(tǒng)一的整理。在研究初中語文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定的主題,所以圍繞著一定的主題,也會有相應的實踐活動來進行設計,所以,借助這樣的實踐活動以及復習過程的實施,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一步的整合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可以設計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將已有的知識和能力串聯(lián)起來。尤其一些重點的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課本劇的方式細化知識點,將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和角色人物的揣摩,通過表演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而且在準備的過程中,學生對于一些細節(jié)的問題也會關注的更加細致,所以,通過這樣的綜合練習綜合實踐,學生可以形成更加細致的知識點網絡,在以后的知識提取和應用的過程中效率會更高。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發(fā)展,將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綜合起來,讓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直接的獲得能力的提升,教師要關注到學生之間個體之間的差異,要讓學生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建構起自己個人的優(yōu)勢,都能夠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有足夠的自信去面對未來的一切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