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俐含
摘要:作為一種群眾娛樂性活動和健身休閑方式,舞蹈受到了越來越多基層人民群眾的喜愛和歡迎。舞蹈不但能夠強身健體,群眾通過舞蹈還可以廣泛結交朋友,找到自己生活圈子。作為為群眾提供文化生活場所的地方,基層文化館為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供了方便,使得群眾舞蹈變得更加大眾化和普遍化,大大提高了舞蹈的群眾參與度。本文闡述了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chuàng)作,旨在進一步繁榮基層群眾文化和豐富群眾生活方式。
關鍵詞: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編排;創(chuàng)作
引言
現(xiàn)階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基層群眾在追求更好物質生活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重視。舞蹈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以其簡單的動作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參與度極高,尤其是盛行各地的“廣場舞”,群眾參與熱情只增不減。但是,群眾舞蹈也始終面臨著一個難題,即其是一個群眾性的自發(fā)組織。在這一背景下,作為文化事業(yè)機構,基層文化館應對其進行科學的引導,創(chuàng)作出既滿足各階層人民群眾需要,又有益身心的舞蹈。這對基層文化館而言,是一個十分迫切的問題,值得深思。
一、群眾舞蹈的特征
群眾舞蹈是群眾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已經(jīng)成為群眾文化發(fā)展中的佼佼者。作為一種表演藝術,舞蹈需要在音樂伴奏下,充分發(fā)揮身體各個部位的作用來實現(xiàn)各種舞蹈動作,有利于群眾陶冶身心和文化的傳承。本文所討論的群眾舞蹈是舞蹈分類里面的一種業(yè)余舞蹈,其作用更多的在于讓基層人民群眾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推動全民健身熱潮持續(xù)進行,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和青睞,比如各地盛行的廣場舞、集體舞以及交際舞等。
二、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與創(chuàng)作技巧
(一)以簡潔活潑的音樂為主,激發(fā)群眾積極性
基層文化館在進行群眾舞蹈編排與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音樂的選擇,比如優(yōu)先選擇那些曲調(diào)活潑、簡潔明朗的音樂,其可以對群眾舞蹈編排能起到不可預測的積極影響。一般來講,基層文化群眾面對的對象都是普通的人民群眾,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一般不會太高,因此文化館工作人員在進行音樂選擇的時候要拒絕內(nèi)涵深刻、結構復雜的音樂,而是易理解、易傳唱,振奮人心的音樂。只有這樣,才可以充分激發(fā)起基層群眾參與舞蹈活動的積極性,從而為舞蹈編排與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
(二)以積極向上的主題為主,傳遞社會正能量
按照正常的流程,音樂選擇好了之后,便是要著手舞蹈的編排了。通過舞蹈動作反映舞蹈者所要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這是編排舞蹈所要考慮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筆者認為,第一是要明確主題。主題方向要符合時代主旋律,要盡可能的積極向上,而且是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能夠傳遞給人溫暖和正能量的。而且,還要確保后期所有舞蹈動作的編排和設計要緊緊圍繞這個主題,因此主題要鮮明。第二是要確保舞蹈結構清晰,有邏輯。這不僅需要舞蹈編排人員有一定的專業(yè)水平,而且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去打磨。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作出老百姓真正喜愛和受老百姓歡迎的作品。
(三)充分考慮群眾舞蹈水平和特點
眾所周知,舞蹈是由一連串互相聯(lián)系的動作組成。在這個過程中,動作的設計和組合顯得尤為重要?;鶎游璧傅膭幼饕皇且軌蚴种庇^的反映出舞蹈的主題與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且還要求創(chuàng)編人員站在群眾的角度和生活習慣去設計舞蹈動作,既不能過于繁復,又不能有難度較高的動作,方便大家都來參與。這是因為一般群眾都沒有專業(yè)的舞蹈基礎,而且身體素質也大大不如專業(yè)舞蹈演員,所以基層舞蹈難度不宜過高,不然會適得其反,廣大群眾也會望而卻步。那么,為了避免這一尷尬問題的出現(xiàn),這就基層舞蹈創(chuàng)編工作人員在設計舞蹈動作的時候要充分考慮群眾的舞蹈水平,對繁復的舞蹈工作進行精簡和調(diào)整,確保舞蹈工作在適應群眾能力的同時,又能反映出舞蹈主題和內(nèi)容。
(四)充分利用布景和道具,降低群眾舞蹈難度
對于舞蹈來說,布景和道具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這也適用于群眾舞蹈。筆者認為,在群眾舞蹈編排與設計過程中,加入布景和道具,不僅能夠讓主題愈加鮮明,而且還可以降低舞蹈難度。舉個例子,如果舞蹈偏于表現(xiàn)西北風格,則不妨引入安塞腰鼓,陜北民風的味道一下子就出來了。對于沒有什么表演經(jīng)驗的普通群眾,道具可以起到提示和參照作用,避免失誤的出現(xiàn)。與此同時,布景和道具的使用還能夠集中觀眾注意力,從而提高演出的效果。要注意的是,布景和道具的選擇與使用要充分與舞蹈主題和內(nèi)容結合起來,道具是為了進一步深化主題,更加直觀、明朗將舞蹈內(nèi)容反映出來,切莫貽笑大方。舉個例子,江南風格的舞蹈,建議使用水袖抑或是扇子等類似道具。
(五)深入群眾、扎根群眾,創(chuàng)造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除此之外,筆者認為基層文化館在進行群眾舞蹈編排與設計之前,盡可能與群眾多聊一聊、多問一問,扎根到群眾中去。俗話說,藝術高于生活,而又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文化館工作人員只有走進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才能創(chuàng)作出老百姓真正喜愛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才更具生命力。
三、結論
總的來說,伴隨著群眾舞蹈在全國各地的風靡與盛行,基層文化館創(chuàng)編與創(chuàng)作的任務愈加重要。筆者從音樂的選擇、主題的把控、動作的設計與編排等多角度地對基層群眾舞蹈創(chuàng)編與設計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基層文化館要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發(fā)揮優(yōu)秀人才優(yōu)勢,真正深入群眾生活,創(chuàng)編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jié)目。
參考文獻:
[1]陳君艷.論舞蹈編導在群眾藝術中的作用[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8(05):125-126
[2]朱東黎.群眾舞蹈語匯要善于將“俗話”說得好[J].舞蹈,2013(07):58-59
[3]繆亞平.基層群眾舞蹈的編排工作初探[J].大舞臺,2012(04):122
[4]向鋒.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chuàng)作淺談[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