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靈暉
(江蘇省如皋市吳窯鎮(zhèn)江中小學 226500)
合作學習有助于改善課堂學習的氣氛,促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因而在發(fā)展過程中備受世界各國教育界人士的喜愛和推崇.如今合作學習憑借自身的互動特質乘上新課改的便車,得到我國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廣泛運用.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為單位組織的課堂學習形式,學生在經歷了一定的合作學習程序和人際交往后,情感和認識得到提升.合作學習說明了學習的組織的基本方式是小組,其教學展開以教學目標為最終導向,進行有針對性的控制、組織和管理,最后需要根據(jù)小組的成績對小組而非小組中的某個人進行獎勵.這樣才能鼓勵學生為小組的共同榮譽進行團隊協(xié)作完成目標任務.合作學習要求學生之間互幫互助,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合作學習面向全體學生,讓稍顯弱勢的學生也能獲得同等的表現(xiàn)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精神,讓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更適合學生的發(fā)展.同時也可以促進學生養(yǎng)成善于合作、溝通等優(yōu)良的個人品質.此外學生通過跟不同學生之間合作,了解到不同的思維方式,充實自己,實現(xiàn)自己知識架構的不斷充實.
合作學習的組織方法目前常見的有以下四種方法,分別是學生小組學習、共學式、切塊拼接和小組調查.小組學習又分為三種:個體輔助個人、游戲競賽和成績分工.個體輔助小組主要適合三年級及以上的學生,不同水平的學生分配到一個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監(jiān)督相互促進學習,一起解決問題,相互評分.成績分工需要四到五人一組,學生聽完課以后交流學習,然后集體參加測試,測試的單位是個人.學生成績的計算方法是:個人最終得分=測試成績-班級平均得分,小組成績?yōu)樾〗M內成員最終得分之和.小組學習的周期一般在三到五個小時,這種學習方式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數(shù)學、社會科學和語言藝術等學科中.建議在小學二年級以上的學生中使用這種方法.小組競賽和成績分工的差別在于測試周期和測試形式.前者測試周期是一周,而不需要等到活動結束.小組競賽通常是不同小組水平相似的學生一起競賽,競賽后進行排名,保證下一次仍然是相似水平的學生共同競爭.一般同桌競爭的學生三人為宜.共學式是四到五人組成的異質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一個作業(yè)單,教師根據(jù)作業(yè)單的結果獎勵小組.切塊拼接法需要四到五名學生共同閱讀相同的學習材料,學生要自己成為其中某課題的“小專家”,相同課題的“小專家”之間交流后回到各自的小組,傳達自己所獲得的知識.教師運用成績分工中的“提高分”來評價小組成績,對達標小組予以獎勵.小組調查學習法是將學生分成6人以下的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活動.將班級學習過的內容劃成若干子課題分配給不同小組,小組再分配安排不同成員不同任務,最后形成小組學習報告,各組在班級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首先教師應當提升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一方面教師應該明確地告訴學生,大家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以后,都是彼此聯(lián)系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也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幫助大家培養(yǎng)多元化的能力,比如溝通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大家成為一個樂觀、積極、向上、主動、熱愛工作的人.一個善于交流,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才能讓別人真正認識他,才能被別人接受.另一方面,教師需要調動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中去,并鼓勵他們好好表現(xiàn).一些后進生擔心自己拖累小組進度,干脆將自己置身事外,教師應當加強小組的捆綁作用,讓學生意識到自己之于小組的重要性,積極投入其中,此外有的學生認為帶領小組中落后的成員是浪費自己的時間,教師應該告訴他們講授是重新體驗學習的過程,知識的轉化率能達到70%,收獲遠不是自己學習可以相比的.
其次,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認真聽別人的發(fā)言,不打斷別人,自己發(fā)言時應當有理有據(jù),盡量用大家一起學習過的知識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的正確性,以理服人.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以禮待人,不同小組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賞.公平競爭既是尊重對手,也是尊重自己.
最后教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注重有效性原則.謹慎選擇教學內容,避免學生無話可講,也避免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全然沒有興趣,但是又要把握好話題爭議性的難度,如豐富的教學實踐,稍有難度的數(shù)學概念或者是具有一定探索性的實際問題,面向低年級的學生,尤其需要注意要盡量具體化,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把握好教學的進度和時機,比如遇到個人難以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適時地展開合作學習活動,并妥善地規(guī)劃合作學習的時間,避免學生偏離重點,也避免學生剛剛進入狀態(tài)就結束的尷尬場面.教師在合作學習中不僅僅是組織者,還應該是點撥合作者.有目的性地啟發(fā)學生,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及時引導“跑偏”的學生回到正題,可以提升合作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師應該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不僅僅是學會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還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團隊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此外教師應該利用這種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對學習數(shù)學產生感情和學好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艷平.小學數(shù)學個性化單元教學改革的個案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6.
[2]王慧茹.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踐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3]郭淑紅.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0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