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新,王 艷
(太原科技大學,山西 太原 030024)
“思想道德是整個人類社會活動中重要的一項,通過長期的社會實踐,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論知識,也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發(fā)展?!盵1]大學正是一個人人生態(tài)度形成的重要時期,要讓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樹立正確的思維觀念,如果只是靠上幾節(jié)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大學生的心理、學習生活具體結合起來,構建大學生成長的良好氛圍以促使大學生盡快適應社會。那種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挑戰(zhàn),在大學生的道德實踐中,隱性教育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開始引領一種新的教育潮流。
隱性教育是通過滲透性的、潛隱性的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行為、價值觀等在無形中受到影響的教育。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輕松愉快的獲取知識,慢慢地受教育者的思維觀念、道德倫理、生活態(tài)度、情感價值等都會受到影響。顯性教育在實踐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實踐起來容易,便于活動的有效開展。隨著現代社會教育環(huán)境的變化,顯性教育在發(fā)展過程中受到很大的挑戰(zhàn),只依靠顯性教育顯然已難以完成對大學生道德教育這一任務,這就凸顯了隱性教育的重要性。
1.2.1 教育主體具有自主選擇性和主體能動性
隱性教育,以受教育者為主,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想要傳達的思想通過一種氛圍傳遞給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形成這些觀念。由于隱性教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受教育者在任何時空都可以接受教育,這就會使他們感覺自己不在是被動地、強制性地接受某種思想,而是自主愉快地去接受,可以極大地引發(fā)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發(fā)展?jié)摿?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
1.2.2 教育內容具有滲透性和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傳統(tǒng)教育多為理性說教和理論傳遞,而隱性教育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更沒有教科書,隱性教育通常是在社會生活實踐活動中發(fā)揮它的功效,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隱性教育方式靈活多樣,它體現在一個大的教學環(huán)境中,小到班集體、社團、學校,大到整個社會,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給人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但又是我們短時間內覺察不到的,潛移默化去鍛煉一個人。
1.2.3 隱性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隱性教育是一種無明確目的性的教育方式,它形成的特定氣氛像空氣一樣環(huán)繞在受教育者的周圍,使人在無形中受到感染、影響。正是這種無形的教育日積月累慢慢沉積在受教育者的心里,逐漸變成其自身的一種條件反射,與受教育者原有的認知融合在一起,時刻指導著他的思想觀念和實際行動,這種思想一旦形成,將長久地發(fā)揮著它應有的作用,這也正是思政教育所要達到的目的和效果。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國際地位的提高始終離不開教育,教育的地位舉足輕重,各大高校需要培養(yǎng)的是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與傳統(tǒng)的顯性教育相比,隱性教育在綜合素質發(fā)展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高校課堂倡導的是受教育者為主,教育者為輔,高校教育者為學生答疑解惑,指點迷津,傳統(tǒng)的顯性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能很好地應對新的教育環(huán)境,因此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努力探索隱性教育方法是今后加強我國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工作。
傳統(tǒng)教育是教育者在課堂上灌輸給學生大量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而往往忽略學生自身感受,甚至對于學生是否愿意學習這些知識,教育者很少去關注,教師和學生在相處過程中不平等。所以不能過分強調教育者的主導性,更應該關注受教育者的自主選擇性和能動性,尊重學生的發(fā)展個性,使其能夠獨立思考,自由選擇,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適當的引導,會更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目標的實現。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發(fā)展到今天,顯示出了它的許多不足。教育者與教育對象的溝通較少,存在一定隔閡;教育過程中多以教育者的說教為主,學生的自主選擇性差,學習過程中缺乏愉悅性,部分受教育者失去學習的興趣。相比較而言,隱性教育其教育目的隱蔽,沒有直截了當提出來;教育內容滲透性較強,寓教于樂;教育過程中引人入勝,充滿愉悅性;教育方法多元化,避開了傳統(tǒng)的老套的教育途徑;隱性教育的最終效果是漸進持久的,這些優(yōu)點又剛好可以彌補顯性教育在思想道德實踐中的缺憾。
目前,許多高校仍然延續(xù)著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為教師說教,對于隱性課程不是很重視。校園社團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鍛煉一個人的能力,而隱性教育就可以通過它來展開。學校的許多社團實踐活動都是學生自發(fā)組織開展起來的,學生在舉辦校園社團活動時經常會面臨一些困難,而多數高校教育者在這方面的關注度比較低,對隱性教育活動重視不夠。
在培養(yǎng)學生方面,不能僅局限于顯性教育,我們需要顯隱性教育結合起來綜合發(fā)展。隱性資源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全面的,我們要善于整合隱性資源,努力使其發(fā)揮學校的整體性作用。在大學,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還是靠課堂教育,隱性思想道德積累較為缺失,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應該讓學生用知識去實踐,用學到的知識感知生活的美好。隱性教育資源的開發(fā)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長期性的鉆研探索過程,需要進行良好的引導。
良好的隱性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傳統(tǒng)教育的引導,所以教育者的綜合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力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隱性思想品德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與教育教學方法的探索研究。首先,管理階層要不斷學習新的管理知識,如果管理者缺乏新的管理思路,會一直走老套路。其次,教育者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現代教育技術。“據權威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互聯網很大程度上還是青年群體在使用。”[2]許多老教師具有較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教育經驗,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對網絡知識和信息技術尚不熟悉,上網經驗少,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缺乏了解,沒有系統(tǒng)研究網絡時代隱性教育工作的理論體系,也缺乏探索實驗精神。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對任何事物的理解都離不開實踐。同樣,大學生對隱性教育的認識離不開長期的實踐。現在我國高校工科專業(yè)偏重于實驗,實踐,而文科專業(yè)接受的大多是理論,直接的理論灌輸,而且傳統(tǒng)說教式的課堂是主導,學生在課堂實踐機會很少,多增加實踐機會,安排實踐活動也是高校需盡快落實的事情。
隱性教育觀念淡薄是隱性教育在發(fā)展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必須加大高校教育者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學習力度,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思維,自覺樹立隱性育人意識。教師要結合所教課程,充分剖析其中所包含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寶貴的隱性教育資源,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受到有效啟發(fā)。教育者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身作則, 走進學生生活,關心學生真實的學習生活狀況,發(fā)揮個人魅力,更好地完成教書育人的目標。
高校教職工要做到敬業(yè)樂業(yè),不斷改善服務態(tài)度,盡力為廣大師生營造好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要加強職業(yè)修養(yǎng),提高育人意識,用自身的規(guī)范行為引導大學生養(yǎng)成艱苦奮斗、愛崗敬業(yè)的良好品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要貼近實際,把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紛繁絢爛的生活常態(tài)中, 把課堂變?yōu)樯?把課堂轉移到課外,讓學生在歡愉中更好接受心靈的洗禮。發(fā)展隱性教育還需要大學生積極配合,自我管理、自我批評教育以提升自己。
4.2.1 注重完善校園環(huán)境
校園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空間場所,優(yōu)雅的校園環(huán)境傳承著歷史、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價值,蘊涵著巨大的教育意義。承載著濃厚文化、歷史、傳統(tǒng)的校園環(huán)境能夠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價值觀,使他們很容易受到感染,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理性思考,主動提升自我,尋求進步。所以教育者必須高度重視校園環(huán)境建設,注重校容校貌,同時大力倡導舉辦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一個舒心美麗的校園,陶冶學生的情操。
4.2.2 要注重開發(fā)高校制度層面的隱性教育資源,主要是指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
在學校學生會受到學校各種制度的規(guī)范約束,比如,校園基本守則,學生住宿管理條例,學校衛(wèi)生監(jiān)管條例等等,積極合理的學校管理制度對高校大學生道德實踐活動起積極的推動鞏固作用。因此,在高校制度建立中,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依法自律的高尚品德。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高校要積極為學生提供一些有利條件,開辟渠道,接受民主的教育和實踐,讓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提高大學生行使民主權利的能力。
4.2.3 要注重開發(fā)高校精神層面的隱性教育資源
校園文化、師德,同窗之誼等,這些可貴的品質對學生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一種良好的校園精神文明所能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這種隱形的精神文明具有廣泛性、自覺性和滲透性,充滿了正能量,會對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規(guī)范約束著他們的行為活動。
4.2.4 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發(fā)展隱性教育
在信息時代,網絡占據著高校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大部分,利用互聯網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互聯網信息傳播非???微博、微信、QQ,幾乎每個大學生都在使用的交際平臺,所以進行隱性教育是一個不錯的機會。這種網絡影響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有機會處于平等地位,能極大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從而產生積極的影響。
4.3.1 高校教育者必須在思想行為方面樹立好榜樣
教育者不僅需要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和豐富的教育經驗,還要要及時學習新東西,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技能,科學利用網絡教育學生,運用互聯網進行隱性教育實踐,研究探索學習。
4.3.2 發(fā)揮高校大學生的主體性,并不斷促成大學生同齡人之間產生積極影響
學生作為高校的主體,需要具備自主思考和自主實踐的能力,敢于發(fā)現,敢于創(chuàng)新。同齡人之間通常互相學習,相互鞭策,進步是非??斓?高校要經常開展學生間交流互動活動,加深同輩人之間的交流。
4.3.3 注重通過實踐來獲取隱性教育
長期規(guī)范有序的校園、社會實踐活動有利于隱性教育的開展。常言道,實踐出真知,實踐讓高校大學生能夠親身融入一個社會生活氛圍中,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開闊學生的視眼,長智慧,增見識。社會實踐讓學生真切地去感受情感價值態(tài)度,長久處事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從而形成自己正確獨特的思維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陳萬柏,張耀燦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 段鵬飛.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中隱性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實現途徑[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03):51-54.
[3] 賈鳳珍.SWOT分析視角下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研究[J].大觀周刊,2011(02):61-62.
[4] 倪先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隱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J].北京教育,2007(07).
[5] 方菲菲.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與前景探析 [D].安徽:安徽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