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立
(重慶市渝北區(qū)重慶一中寄宿學校 401120)
物理課程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教師更多注重的是習題的講解與演練.之前已經有文章討論過相關的話題,但大多數(shù)主要是圍繞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來談的.那么本篇文章將主要從兩個方面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相對應的改進策略建議來談一談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
1.注重以教師教材為主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講授為主,講解基本概念,進行習題練習.一方面有利于學生接受更多有效的知識點,也有利于更好地掌控整個課堂,合理安排教學時間.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生被動性接受知識并不能真正促進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中缺少學生的積極參與會直接影響整節(jié)課堂的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基礎概念比較繁多,一味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只會增加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例如滑輪、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概念.如果缺少實圖展示,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會比較困難.
2.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枯燥,基本上不換方法,只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知識,而忽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培養(yǎng).有的學生基本上沒有主動參與過課堂活動,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也是似懂非懂.課堂是師生共同的平臺,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作用,有必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會讓學生感受不到物理學科的魅力與奧妙,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性能力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3.缺少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版塊之一,但很多老師在教學中基本上不組織學生參與實驗,有的學生甚至從沒有進過實驗室.缺少實驗教學,一方面是因為有的學生教學資源有限,并不能夠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物理實驗器材的缺乏,只能夠讓學生通過教材書上的圖解進行理解;另一方面是因為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缺少系統(tǒng)性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計劃,很多教師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實驗教學部分基本上一帶而過,只要求學生記住重要的實驗注意事項.
4.忽略物理情感教育
物理情感教育也是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忽略的一部分,有的教師只強調學生能夠取得優(yōu)異的考試成績.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xiàn)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xiàn).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意識到物理科學精神的重要性與偉大性,同時也應該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科的發(fā)展需要勇于投身科學實驗的人才.學科的發(fā)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無數(shù)前人的艱辛努力與積極創(chuàng)新所創(chuàng)造的.
1.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翻轉課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首先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豐富教學內容,盡可能的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真正融入到物理學科之中.其次教師應該認真了解研究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能力,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指導計劃與教學目標.最后教師應該與學生多溝通交流,進一步增進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做好學生對教學的反饋工作,加強教學反思與教學改進,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2.豐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豐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首先可以運用生動有趣或者與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的例子導入課堂,活躍課堂氣氛.例如《杠桿》教學中,老師可以按照學習小組的劃分,給每組分發(fā)一塊已經釘有九個普通釘子和一個螺絲釘?shù)哪景?,讓同學們用羊角錘等生活中的常見工具進行拔釘子比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另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復雜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探究.
3.重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重視實驗教學,一方面教師應該制定完善的實驗教學計劃與教學設計.有的教師把學生帶入實驗室之后完全不管不顧,讓學生自行操作.也有的教師提前將實驗結果告知學生,從而影響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實驗教學設計既要考慮教材內容的編排,在學生已學知識點的基礎之上進行實驗教學指導.另一方面教師也要考慮到學生整體的學習情況,強調詳細的實驗步驟與實驗注意事項,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體會實驗的嚴密性與準確性.
4.重視物理精神的傳遞與培養(yǎng)
物理科學精神是物理學科發(fā)展的精髓.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相關的物理學家,在與全班同學分享的過程中,增加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識與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比如愛因斯坦和玻爾的爭論,普朗克對于新概念的忐忑,玻爾茲曼用熱運動解釋分子模型時的爭辯等等.物理精神除了探索精神之外,最主要是勤于思考.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全是被教師牽著走,很少主動進行思考.在思考與探索的基礎之上,才能夠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初中物理教學中,目前存在的問題課堂仍舊是以教師教材為主,而忽略學生能力的發(fā)揮;教育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枯燥,很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忽略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忽略培養(yǎng)學生物理精神等等.要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發(fā)展,首先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拉近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其次應該豐富課堂內容的廣度與深度,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再者應該重視實驗教學部分,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最后應該培養(yǎng)學生物理科學精神.
參考文獻:
[1]魯后君.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科學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0).
[2]趙斌.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科學探究[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S2).
[3]湯清修.初中物理教學關鍵問題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