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芳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醫(yī)學職業(yè)院校對計算機基礎教學越來越重視,該文提出了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各式各樣的問題,通過對該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使我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更加快步發(fā)展。
關鍵詞:醫(yī)學職業(yè)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8)06-0104-01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培養(yǎng)既掌握專業(yè)知識,又能熟練運用計算機的綜合型人才。我校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是針對醫(yī)學類專業(yè)大專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近年來,在學校領導的重視下,該課程的教師在教學方面做出了許多嘗試改革,但通過調查得知,結果并不理想,計算機基礎教學仍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那么,醫(yī)學職業(yè)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現狀如何?又有些什么對策來解決存在的問題?
1現狀分析
(1)教學內容多,教學學時不足,考核以等級考試為主
我校計算機基礎課程選擇的教材是由劉永生、郭永莉、何蓉主編的《大學計算機教程——醫(yī)學應用基礎》科學出版社,2017.8,該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根據教育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及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白皮書),結合醫(yī)學生實際情況和醫(yī)院信息化建設的特點編寫,適用于云南省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C類(醫(yī)學類)考試。我校學生全部是醫(yī)學類專業(yè)學生,醫(yī)學專業(yè)學習任務重,且只有前兩年時間在校學習,教學學時較緊。目前,我校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安排在大一上學期,總共36個學時。由于課時緊張,教學內容又較多,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的第一、二、三、五、六章進行講解,第四、七、八、九、十章要求學生自修,并通過開設選修課的形式來完成課程教學。學期結束后要求學生參加云南省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C類(醫(yī)學類)考試,并以該考試的成績作為學生的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60%,期末成績再加上40%的平時成績。
(2)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學習目標不明確,自覺性差
我校地處邊疆,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據統(tǒng)計,農村學生比例高達到80%以上。這部分學生人學前基礎相對薄弱。由于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各地區(qū)教育水平也不平衡,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進入我校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雖然高中已經有計算機會考,但是根據在學生中的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計算機會考是靠背題過關,部分偏遠地區(qū)的學生甚至還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這種情況,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若教學起點定得過低,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就不愿意學習,若起點定得過高則會挫傷基礎差的學生的積極性,以至于差生越來越差,學生這種參差不齊的基礎,給整體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
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許多學生只是為了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學生畢業(yè)后不管是就業(yè)或是升學,都離不開計算機考試過級證書的幫助,云南省專升本考試就要求學生必須通過省一級考試。許多等級考試的題目,往往題型相對固定不變,這種為了考試而學習的現狀就導致學生死記硬背,應試心理嚴重,沒有真正把計算機知識靈活運用。
通過多年的上課經驗來看,學生自覺性差也影響著教學的開展。計算機課程基本都是在機房里教學,老師布置了任務后,許多學生草草做一下或是不做,忙著去玩游戲、看影視劇、聊QQ等,學生偏重娛樂的情況,嚴重影響到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3)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滯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采取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講授,教師利用PowerPoint課件授課,并在投影儀里進行操作演示,學生被動地進行學習,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不理想。
我校所選用的教材是“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該教材是針對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自編教材,盡管教學內容不斷更新變化,但教材的相對穩(wěn)定性導致教學內容始終滯后計算機的飛速發(fā)展。另外,部分教師自身的知識也具有一定局限性,跟不上計算機信息發(fā)展的速度,這也是導致教學內容滯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2解決對策
(1)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針對教學學時不足的情況,應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上教師只能講授幾個重要章節(jié)的內容,其他內容就得要求學生自學得以完成,因此,學生獨自獲取知識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除了課堂上,也要鼓勵學生在學校計算機房開放的時候,對所學知識加強練習,結合本專業(yè)多作思考。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在醫(yī)學領域地飛速發(fā)展,各種知識更新較快,學生自學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內容的灌輸。
(2)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針對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現狀,采用分層教學方法。所謂分層次教學,就是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教師有區(qū)別地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區(qū)別地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選擇教法、布置作業(yè),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考”,因材施“分”,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從而達到總體教學目標。
由于分層教學具體實施難度比較大,需要學校大力支持,而且很大程度地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目前正在實驗階段。
(3)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自覺性差可能是對老師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興趣提上來了,學生就會集中精力,認真思考,教學就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第一章認識鍵盤部分內容,僅僅讓學生進行鍵盤練習,就顯得十分枯燥,學生很難產生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我選擇了“金山打字通”來給學生玩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熟悉了鍵盤,鍛煉了指法,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師資培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針對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滯后等現狀,學校借鑒了他校的成功經驗,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的在線培訓學習,跟著名師一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擴展知識,加強自身知識的積累。同時,學校也請校外的專家及本校的優(yōu)秀專家進行相應的知識講座,組織相關教師學習。再者,一些新的教學模式被引入課堂教學實踐中,例如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學校鼓勵教師自己制作慕課、微課等教學素材,以適應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趨勢。
3結語
隨著計算機在醫(yī)學領域的普及應用,醫(yī)學專業(yè)人才對計算機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必須認清現狀,采取措施,加強教學改革力度,為更好地培養(yǎng)醫(yī)學人才,也為提高我校學生的社會競爭力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