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春玲
摘 要?數(shù)學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師開啟學生心智、促進學生思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的基本控制手段。只有處理好課堂的有效提問,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方法的交流、經(jīng)驗的分享,才能使課堂呈現(xiàn)出繽紛的色彩。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有效問題;優(yōu)化提問;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3-0209-01
一、捕捉“三種”契機,提升提問時效
(一)當學生的思維發(fā)生障礙時,及時提問
學生的思維發(fā)生障礙的地方,往往是教學重點所在之處。在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要通過采用鋪墊性、輔助性的提問,降低坡度,減小難度,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知識,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二)當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模糊”時,及時提問
所謂思維“模糊”,就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存在著片面性。教師在學生思維產(chǎn)生“模糊”時,應采用反問或點撥性提問能引起學生反思,培養(yǎng)學生深入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運用正確思維規(guī)律,全面辯證地看問題的能力。
(三)當學生思維缺乏深度時,及時提問
由于學生受閱歷水平的限制,他們對問題往往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只停留在一般或淺層次的認識水平上,滿足于一知半解。這時教師要及時提問,步步探究,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向縱深拓展。探究性的提問,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提高思維水平。
二、加強“四大”認識,提升提問素養(yǎng)
(一)重新認識課堂提問的功能
在傳統(tǒng)教學中,課堂提問的主要功能就是如何讓學生的思維更好地跟著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思路走下去,如果長此以往,學生對老師課堂所提問題,就不再運用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通過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和分析,而是猜測教師想要的答案是什么。這樣就使得課堂提問所起的作用就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課堂提問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簡單成了知識的搬運過程。這種提問,嚴重地束縛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這是有悖于新課程的。因此,必須對課堂提問的內(nèi)涵有一個新的認識。
(二)重新認識設計問題的角度
新課程理念要求設計問題的角度要有所創(chuàng)新。課堂提問由低到高有六個水平:知識(回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據(jù)統(tǒng)計,目前教師課堂提出的問題屬于第一第二水平占80%,而其中要求學生回憶(或掌握)知識點的問題占到80%中的60%,與之相對比的是第五第六問題微乎其微。由此可見,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所提的問題多屬“低水平”的,而缺乏高水平認知的問題,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問題。而恰是后者最能啟發(fā)誘導學生的,也是促使學生形成新型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點。因此,課堂提問的設計必須注意從思維的深度、廣度和密度上設計問題,竭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課堂氣氛活躍。
(三)重新認識回答問題的評價
新課標要求我們對回答問題的評價要有新思維。學習不是簡單地由外到內(nèi)的轉(zhuǎn)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體驗知識和感悟知識的過程。教師不能簡單地按照自己或課本中的邏輯來對學生的理解做出非對即錯的評價。教師應當要鼓勵學生質(zhì)疑,從不同的角度、多層面、多渠道地分析問題,獨辟蹊徑。
(四)重新認識課堂提問的調(diào)控
課堂提問要注重藝術性。提問時要注意哪些細節(jié),提問中可能出現(xiàn)哪些問題,怎樣解決?這些情況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考慮好并做好充分準備,以便教學中及時調(diào)控,實現(xiàn)師生和諧互動。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要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強調(diào)師生互動的過程性。同時,要改變過去教學中直接告訴學生結論的簡單做法,教師應成為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掌握正確的探究方法的促進者。另一方面問題提出后,對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反應、回答應有充分的估計并事先想好應對的策略。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既要精心分析教材、設計課堂問題,考慮問題的設計表述是否清晰,語言是否簡明易懂;同時更要花主要精力去分析學生情況。
三、具體操作方式
(一)加強問題情境的優(yōu)化,提升提問實效
所謂問題情境,指的是一種具有一定困難的、需要學生克服的帶有啟發(fā)性的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一種問題情境,能使學生的思維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tài),能促使他們?nèi)ブ鲃铀伎肌⑷ヌ剿?。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個性、水平存在差異,教師要針對這些差異,創(chuàng)設不同的任務情境。如果提問對象是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提問應多以認知性問題為主,直問直答。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提出問題。對尖子生可適當“提高”,對普通學生可逐步“升級”,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可適當“降級”,滿足不同胃口的需要,從而使“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二)加強提問策略的優(yōu)化,提升提問實效
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fā)思維、發(fā)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提問應掌握火候,選準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說,提問要注意:①置問于教材的關鍵處。②置問于教材的疑難處。③置問于教材的矛盾處。④置問于教材的含蓄處。
(三)加強提問方式的優(yōu)化,提升提問實效
課堂提問要因題而異、因人而異,在方法上力求靈活多樣,不能使用一種固定模式,這就是“大體須有之,定體則無之”。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掌握更多的提問藝術,并不斷優(yōu)化提問的方式。提問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①開放式提問;②突破式提問;③比較式提問;④猜測式提問;⑤啟發(fā)式提問等。
總之,我們教師要學會善問、巧問,才能誘發(fā)學生的“內(nèi)驅(qū)力”,只有充分發(fā)揮提問的教學功能,使課堂提問具有更多的靈活性和有效性,才能最終促使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才能讓課堂真正的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