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樹華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各類教育的重視度和關心度越來越高。過去很多人的關注點都只集中在學生的成績上,對于高中生而言,高考分數(shù)就是最重要的學生測評標準。但在新時期人們對學生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重視度與日俱增,非常注重學生個人整體實力的發(fā)展。高中班主任在日常業(yè)務開展中非常重視學生的德育,這是時代的必然也是人們的新需求。筆者試圖對此展開研究,促進我國高中教育發(fā)展。
一、班主任與德育之間的關系
學生若想得到德育方面的全面提升,教師一定要有較高的師德。班主任是學生生活中和學習中接觸最多的人,可以說班主任的師德對于學生來說將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一方面班主任的良好師德將對學生產(chǎn)生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德育素質(zhì)。另一方面,師德也對教師本身產(chǎn)生一定的激勵作用和約束作用。事實上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成功與否,是與班主任素質(zhì)和能力有著一定關系的。沒有教師的以身作則就難以實現(xiàn)真正的德育。德育并不是一種技術性的問題,它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修養(yǎng)為基礎,然后再結合各種手段來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因此,學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重視班主任的重要性,要為學生選擇師德良好的教師作為班主任,并能緊密結合學校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從而促使德育工作的質(zhì)量能得到全面提升。
二、創(chuàng)建友好和諧的班風
任何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都要以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前提。高中班主任想要在班級中成功開展德育工作,就要以“對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的營造”為支撐。從班主任的角度來說,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與學生的接觸時間引導學生積極創(chuàng)建和諧的班風,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關系發(fā)展。例如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班主任常常會面對學生之間的糾紛問題,甚至是嚴重的爭吵和打架斗毆,影響了和諧的班級氛圍。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以依據(jù)實際情況,在班級中開展“和諧班風”的建設活動,積極開展“和諧班風建設”的主題活動,或者與其他班級展開團體競爭活動,促進班級的內(nèi)部團結。如果發(fā)生需要教師進行及時調(diào)節(jié)的問題,教師一定要及時合理的進行矛盾的化解、不能回避矛盾,以免學生之間的矛盾擴大化。再如,有些學科的學習難度可能相對較大,因此大部分學生都存在對該學科學習失去信心的時候,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應該及時的與學生進行溝通,防止這種消極的情緒在班集體中蔓延。具體來說,班主任可以從本科目的新學期教學開始之前,為學生做好心理建設工作,當然這種建設工作是需要一定技巧的,不能片面強調(diào)該學科的學習難度,應該將語言疏導與心理疏導相結合,為學生減輕心理壓力,同時結合任課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依據(jù)學生的特點對該學科的教學方式予以合理的建議,促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靈活性的提升,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三、新時期下高中班主任對德育和管理工作的措施
1.善于多設班主任參謀助手,培養(yǎng)建設優(yōu)秀班干部隊伍。
班干部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選拔一支精明能干的班干部隊伍,對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級管理中,比較忌諱的是班主任一人說了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班級缺少風格和特點,班主任與學生的關系容易變成對手的關系。如何變對手的關系為助手的關系呢?這是班主任工作的技巧所在。我認為首先班主任要有多設助手的想法,要使每一名班干部成為助手,要把每一名學生當作助手。每名學生在班級中都負責一定的事情,大家都為班級負責,給以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用民主管理的方法,這有利于班級的管理。
2.積級引導學生參與,充分發(fā)揚民主。
高中生更愿意在同學中表現(xiàn)自己,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體驗自己的能力,比在小學和初中時更在意自己的學校和班級?;谶@一點,我們應該因勢利導,發(fā)揮學生的這種優(yōu)勢,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班級的管理和建設,做班級的主人。班級有事班主任應多學生商量,多征求學生的意見,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級性,也可解脫班主任一些無謂的瑣事,形成良好的班風。比如: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存在影響班級形象、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的現(xiàn)象,教師要講明其要害后征求學生如何解決再予以實施,要比老師直接批評這些同學、限制這些事情發(fā)生的效果好得多。我現(xiàn)在所帶班級的一名學生原來在課堂上和自習時不遵守課堂紀律,喜歡睡覺、講話。對此,我沒有嚴厲的批評他,而是對其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這位同學逐漸認識到自身的錯誤行為給班級帶來的不良影響,并誠懇地給我說:老師,我不能給您和同學們臉上抹黑,讓別人瞧不起咱們班。自此,該同學在課堂上能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認真上自習。
3.指引學生改變思維方式。
班主任應強化和學生的溝通,明確和掌握學生最新想法,強化師生之間的溝通,增加彼此間的關系。對學生思想上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相應地解決,提倡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念,形成虛心請教別人的習慣。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得出的結論不一樣,這種觀點同樣適用于教育管理。對待學生教育問題上,班主任要試著以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看待學生,找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適當指導,讓學生感受到尊重及欣賞,以提升他們學習的自信心。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學生的調(diào)皮往往讓班主任傷透腦筋,為此,班主任應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于學生管理中耐心細致。此外,班主任還要讓學生了解到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形成思想上的高度認識。
德育是當代教育提倡的教育模式,是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品德基礎。因此,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極具現(xiàn)實意義,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