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燕
摘 要: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所占的分值比例也是不容忽視的,閱讀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都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現(xiàn)如今農村初中生的閱讀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令人堪憂。所以本文就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閱讀能力做出闡述。
關鍵詞:初中生;農村;語文閱讀
閱讀,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看書,它是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活動。閱讀能力是綜合性很強的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lián)系。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目標。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中學生的一種重要能力來培養(yǎng)。
一、農村初中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農村初中學校沒有上規(guī)模的圖書館、閱覽室,圖書種類少之又少。很多還是受捐贈的舊書,時代感不強,實用價值不高,親和力不夠,這無形中就大大影響了學生的閱讀面。
(2)學生閱讀興趣不濃。首先,由于相當數(shù)量的農村學生家長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對子女的課外閱讀采取敵對態(tài)度,他們視課外書為閑書,不許子女浪費時間在課外閱讀上。其次,教材內容缺乏“保鮮”力度,沒能適時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久而久之,學生“沒心機看書”,便是正常事。
(3)教師缺乏正確的閱讀指導。入選教材的文章大都是“名家”之作,容易給學生帶來“非名作不讀”的錯誤思想;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依然左右著整個閱讀教學,把對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圈定在學?!皣鷫Α敝畠龋唤處煹拈喿x教學往往是單打獨斗,缺乏合作交流,學生的閱讀活動也處于放任自流和自生自滅狀態(tài),這就大大挫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就無從談起。
二、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注重積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學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促進者,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良好習慣,充分利用圖書館、閱覽室、網(wǎng)絡媒體等,注重收藏佳作美文等圖書資料,向學生推薦好書,選擇合適自己閱讀的好書,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要求學生閱讀時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讀書筆記,把精彩優(yōu)美的片段和語句摘錄下來,博采讀物的長處,及時消化吸收,學以致用。教師還要經(jīng)常與學生交流閱讀的經(jīng)驗和感受,讓學生盡情體驗閱讀帶來的樂趣。同時,教師還要規(guī)定閱讀的數(shù)量。初中階段閱讀量應不少于100萬字,要求學生背誦優(yōu)秀詩文的數(shù)量,應達到50篇以上。按《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教科書》附錄一的要求,每冊書需要閱讀的名著有3篇,整個初中階段需要掌握的名著就有18篇。這樣一來,再加上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的圖書報刊,閱讀數(shù)量就有了保證。閱讀面廣了,積累多了,學生的文化內涵和底蘊也就豐厚了。
三、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它對提高學生素質、培養(yǎng)學習能力、健全人格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墒?,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我們家長和教師共同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作為家長,應盡可能為子女購買一些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書籍,督促子女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作為教師,更應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首先,把學生課外閱讀納入語文閱讀教學計劃,并給予一定的課時,以確保學生能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籍,從而達到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的目的。其次,成立班級讀書角,讓學生捐書,由班干登記造冊,管理借閱,為學生讀書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再次,精心設計校園文化,讓校園里每一處角落、每一面墻壁、每一個櫥窗都充滿書香。再次,在注重課內閱讀的同時,還要不斷引入“源頭活水”,讓學生更多更好的受到課外讀物的激趣。最后,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成立課外閱讀興趣小組,開辟美文欣賞小專欄,舉辦朗誦比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板報比賽等等,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享受讀書的樂趣。近年來,愛國主義讀書活動、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恩教育等系列活動,掀起了一股股讀書熱潮,這為學生的有效閱讀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四、培養(yǎng)語感,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語感是一種直覺的語言思維現(xiàn)象,是人頭腦中深層言語結構水平的“外化”表現(xiàn),是在長期的閱讀活動和規(guī)范的語言訓練中逐步養(yǎng)成的一種帶有經(jīng)驗色彩的,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領會語言的綜合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語感屬于能力的范疇,語基和它的關系是知識與能力的關系,雖有聯(lián)系,但其區(qū)別還是十分明顯的。我們決不能以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來代替語感訓練,只能在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中實現(xiàn)語感訓練,并不斷培養(yǎng)語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須重視情境創(chuàng)設,讓文字恢復生命,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語言的力量,讓學生在情境中真正有所知,真正有所觸動。葉圣陶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苯虒W時創(chuàng)設出濃郁的語感情境,就能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調動眼、耳、口、手多種感官協(xié)調運作,積極主動地進行相應的課堂活動,從而使語言文字變成鮮明形象映在腦海中,成為“有生命的實體”,為進行語感訓練創(chuàng)設最佳條件。
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一項長期而又艱辛的過程。只有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并且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中合.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1年07期.
[2] 常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