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劉佳 趙婷(通訊作者)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風濕性疾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有風濕性疾病的患者會出現(xiàn)高熱、關節(jié)疼痛或者關節(jié)炎等,患者會出現(xiàn)過敏性皮疹,并伴有比較明顯的血白細胞升高癥狀,會使患者的多系統(tǒng)受累,風濕性疾病的致病因素目前尚不明確,并且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和實驗室表現(xiàn),所以在對風濕性疾病患者進行診斷和治療時,必須要排除患有感染性疾病、其他結(jié)締組織疾病以及惡性腫瘤患者[1]。為了研究血清鐵蛋白在風濕性疾病診斷及治療中的價值,我們選取了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療的患者110例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選擇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療的患者110例進行研究,其中觀察組患者55例,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有24例,他們的年齡在21歲~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3±1.6)歲,均為風濕性疾病患者,對照組患者55例,男性患者有33例,女性患者有22例,他們的年齡在20歲~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2±1.8)歲,均為其他結(jié)締組織疾病患者,包括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jié)炎、干燥綜合征,以及結(jié)締組織病等患者。
采取化學發(fā)光法對所有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進行檢測[2],并對兩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平均值和升高頻率進行檢驗,并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對風濕性疾病患者進行治療,研究血清鐵蛋白在風濕性疾病診斷及治療中的價值。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軟件包處理,利用平均值±標準差(±s)的方式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血清鐵蛋白平均值為(7764±5368)μg/L,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平均值(536±387)μg/L(P<0.05),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其中18例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低于5倍正常值,37例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高于5倍正常值,12例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超過15000μg/L;對照組患者21例血清鐵蛋白水平為正常,22例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低于5倍正常值,12例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高于5倍正常值,對照組未見血清鐵蛋白水平超過1500μg/L的患者。采取糖皮質(zhì)激素對風濕性疾病患者進行治療,所有風濕性疾病患者均治療有效,并且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越高,所需的糖皮質(zhì)激素劑量越大。見表1與表2。
表1 兩組患者血清鐵蛋白的平均值以及升高率對比
表2 風濕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與糖皮質(zhì)激素使用量之間的關系
在本次研究中,對風濕性疾病患者進行治療時,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越高,所需要的糖皮質(zhì)激素劑量也就越大,其中血清鐵蛋白水平最高的一例患者每天所需的糖皮質(zhì)激素甚至超過了110mg,這說明風濕性疾病的患者血清鐵蛋白水平對于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
通過本次的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血清鐵蛋白水平升高對于風濕性疾病患者的診斷具有非常明顯的價值,特別是當患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超過1500μg/L時,對于排除其他類型的炎癥性疾病意義重大,并且對于臨床治療也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血清鐵蛋白水平的檢測有助于指導對患者的治療,值得在臨床上進行廣泛的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任傳永,徐亮,宣丹,等.血清鐵蛋白在風濕性疾病診斷及治療中的價值[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6,15(6):682-685.
[2]謝婷,潘家華,張雪.C-反應蛋白、血沉、乳酸脫氫酶及血清鐵蛋白聯(lián)合檢測對兒童發(fā)熱待查病因診斷價值的探討[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5,17(9):950-955.
[3]陳屮,張鐵,王萍,等.血清鐵蛋白檢測輔助診斷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14,28(4):20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