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利洪 高冉
(新疆軍區(qū)總醫(yī)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我國是乙型肝炎病毒攜帶人口大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國發(fā)病率極高的慢性傳染病,其患者免疫功能變差遷延難愈導致病情惡化使肝臟長期受累發(fā)展為肝硬化,以至于患者生活受到嚴重干擾[1]。為了解血清學本次研究針對2015年4月—2017年4我院收治的38例患者采取療法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行治療,通過對乙肝血清標志物與肝肌纖維化的程度相關性,以此了解肝纖維化的進展彌補肝組織病理學檢查的局限性。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3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將39例患者按照輕重程度分為輕度組和重度組。其中輕度組25例患者以及重度組14例患者。參與研究的39例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臨床診斷要求。輕度組25例患者年齡區(qū)間23.5~68.3歲,平均年齡(42.45±12.19)歲,男14例,女11例。重度組14例患者年齡區(qū)間20.8~70.3歲,平均年齡(39.32±12.24)歲,男9例,女5例;兩組39例患者性別組成、年齡區(qū)間、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取兩組39例患者清晨靜脈血使用ELISA對血清標志物以及HBV-DNA水平檢測。然后利用放射免疫法對39例患者PCⅢ、CⅣ、LN、HA進行檢測。
本研究統(tǒng)計39例患者的所有數(shù)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如PCⅢ、CⅣ、LN、HA水平以及血清標志物等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表明,輕度組25例患者血清標志物為Hbs Ag(+)、HBsAb(-)、HBeAb(+)、HBeAg(+)、HBcAb(+),重度組為重度組14例患者血清標志物為Hbs Ag(+)、HBsAb(-)、HBeAb(+)、HBeAg(+)、HBcAb(+),輕度組25例患者HBVDNA水平、PCⅢ、CⅣ、LN、HA水平均明顯低于重度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
慢性病毒性肝炎由于致病因素作用、機體免疫功能失調等諸多因素導致肝臟功能長期受累。醫(yī)學領域不斷研究對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發(fā)展進展,以此為臨床診斷以及研發(fā)制備具有強效抑制病毒的復制和高耐藥基因屏障藥物以控制病情進展[2-4]。
通過研究肝纖維化四項指標中發(fā)現(xiàn)其隨著肝損害嚴重程度而水平升高。陳瓊和陳蓉[2]研究表明肝臟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受致病因素等影響受損可導致透明質酸水平變化,通常情況下由于內皮細胞、肝臟成纖維細胞對透明質酸的攝取作用使其水平較低,隨著內皮細胞和成纖維細胞損傷越嚴重其表達水平越高。透明質酸與肝纖維化呈正相關關系已被作為判斷肝纖維化進展的重要指標。層黏連蛋白的水平與Ⅳ型膠原同樣受到肝基底膜膠原影響,作為肝基底膜的主要成分大分子糖其與炎癥水平的發(fā)展關系密切,也是臨床中判斷肝纖維化的信度較高的指標。本次研究表明四種肝纖維化表達水平在輕度、重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水平表達水平不同,其與肝損害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關系。四項指標都可反應肝纖維化的進展,四種肝纖維化指標的變化與壞死程度、炎癥反應、肝纖維化關系密切。
綜上所述利用乙肝患者的血清學監(jiān)測指標和肝纖維化綜合檢測可判斷患者的病情進展,可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依據,也為臨床研究具有高耐藥屏障和多作用靶點的藥品提供理論依據,有利于臨床以合理的治療方式改善患者肝功能病理改變,利用血清標志物、肝纖維化指標的測定在早期用藥可阻止和逆轉肝纖維化。
表 兩組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對比(±s)
表 兩組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對比(±s)
組別 n 透明質酸 層黏蛋白 Ⅲ型前膠原 Ⅳ型膠原 HBV-DNA觀察組 25 201.18±36.14 150.48±41.51 129.77±38.74 87.38±25.63 1.14±0.24對照組 14 443.24±44.16 229.68±44.19 196.21±38.54 181.08±28.12 2.68±0.41 t 7.4043 6.8135 6.7704 5.6213 4.2613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參考文獻】
[1]龔世梅,舒發(fā)明,馮全生.中藥聯(lián)合抗病毒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研究概述[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6,12(9):69-71.
[2]陳瓊,陳蓉,曾藝馨,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DNA載量與血清及肝纖維化標志物的關系[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7,27(15):3487-3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