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普 陳海燕
【摘要】目的 對早發(fā)CHD臨床危險要素進行研究,以及對預后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方法 選擇在本院確診且進行醫(yī)治的CHD患者150例,按照患者的臨床診治結果和患者的年紀,將之分成兩組,各75例患者。同時對早發(fā)冠心患者者的臨床危險要素進行研究,對其和預后的關聯(lián)性展開詳細的探究。結果 經(jīng)過對2組患者的臨床危險要素的研究可以得知,患者存在高血壓、吸煙現(xiàn)象、TC、TG和纖維蛋白與血紅蛋白等狀況,這些均是臨床危險要素,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早發(fā)冠心病。而經(jīng)過Cox回歸模型開展詳細研究后,可以得知吸煙現(xiàn)象、TC、TG和纖維蛋白與血紅蛋白,就是早期冠心病預后的影響要素。結論 早期冠心病的臨床影響要素有許多,一定要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還應當對那些高危害的危險要素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方法來干預。
【關鍵詞】早期CHD;危險要素;預后;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risk factors of early CHD and to analyze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prognosis. Methods 150 cases of CHD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he age of the patients,with 75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the clinical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ea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tudied,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prognosis was investigated in detail.Results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wo groups of clinical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learn that patients had high blood pressure,smoking,TC,TG and fibrin with conditions such as hemoglobin, these are the clinical risk factors, will lead to early onse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patients.After a detailed study of Cox regression model, it was found that smoking phenomenon,TC,TG and fibrinin and hemoglobin we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gnosis of ea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ea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we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it. In addition,the risk factors of high risk should also be targeted for intervention.
【key words】Early CHD;Dangerous elements;The prognosis;Correlativity
冠心病的簡稱是CHD,臨床主要是由于患者脂質代謝不正常,在患者正常的動脈內(nèi)膜中積累,隨著積累時間的不斷增加,體積慢慢擴大,進而在患者身體中產(chǎn)生白色的斑點,臨床方面也將之稱作動脈硬化,伴隨斑點的大范圍堆積與形成,造成患者的動脈管腔縮減,造成血流不順,從而造成心絞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了較大的
影響[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確證且進行醫(yī)治的CHD患者150例作為本次調查研究的對象,按照患者的臨床診治結果和患者的年齡,將其分為早發(fā)組和對照組,每組分別7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患者的年齡范圍38~73歲,平均年齡(42.2±5.2)。150例患者中包含飲酒史、吸煙史和家族遺傳病的共有110例。
1.2 研究方法
首先,應當對將會導致患者早發(fā)CHD的危險要素進行對比性研究。其次,對早發(fā)CHD患者的臨床危險要素及其預后的相關性展開研究。主要方式就是對2組CHD患者開展隨訪工作,并把2組患者在住院階段以及隨訪過程的MACC狀況進行詳細的記載與研究。其中,MACC的狀況中需要包括患者的死亡、重新血運重建和患者產(chǎn)生的非致死性的疾病等。若隨訪過程產(chǎn)生終止的現(xiàn)象,就要求把最后一次的隨訪點作為終止時段。在隨訪過程患者引發(fā)其他病痛死亡,就要求把重視隨訪的時段當做死亡時間。而針對隨訪達到48個月任然存活的患者,就應當終止隨訪。隨后,就要求采取Cox回歸模型來多有患者在出院之后的預后所導致的影響的部分危險要素展開研究與
研究。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造成兩組患者的臨床危險要素進行對比。見表1。
3 討 論
CHD是因為患者身體受到了很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而發(fā)生疾病,近些年來已經(jīng)成為臨床的多發(fā)病、常見病[2]。經(jīng)過此次的研究不難看出,早發(fā)組中患者的吸煙史與家族遺傳史均很高,可以看出上述原因是誘發(fā)CHD的危險要素。經(jīng)過對2組患者的高血壓狀況進行比較,可以得知,高血壓的得病率和患者的年紀是正比關系;另外,當患者的年紀低于40歲時,吸煙是患者出現(xiàn)早發(fā)CHD的重要危險要素,這和此次的研究結果大致相同[3]。而針對早發(fā)CHD的患者,除了需對各項危險要素采用集中干預的方式外,還需針對高危因素實施針對性的干預策略。針對存在CHD家族史的患者,需要強化對控煙宣傳以及合理飲食的醫(yī)治,加強針對CHD的防治,減少發(fā)病率,完善預后[4]-[5]。
綜上所述,早期冠心病的臨床影響要素有許多,一定要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對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應采取適當?shù)拇胧┘訌姼深A。
參考文獻
[1] 馬智萍.早發(fā)冠心病臨床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02):19-21.
[2] 王善榮.早發(fā)冠心病臨床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01):66-67.
[3] 黃 覬,錢海燕,李志忠,張京梅.35歲以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特征對預后判斷的意義[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05):446-448.
[4] 鄭 宏,張麗莉,李艷華.早發(fā)冠心病臨床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3,30(03):382-384.
[5] 況志彬,何春蓉,周 艷,劉 川.早發(fā)冠心病血運重建后臨床危險因素及其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 37(09):817-821.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