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凱
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是一種基于混合學習理論而進行的英語教學改革實踐。從另一個層面上講,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也是大學英語適應教學環(huán)境復雜化的有益性嘗試。因此,我們應該從教學改革的角度審視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所涉及到的如下問題。
大學英語混合式設計的理論基礎是混合式學習理論。混合式學習理論是一種泊來品,所謂的“混合式”學習是英語“Blending Learning"的漢譯。印度學者以列舉的方式談及了“混合式學習”的外延,其外延包括:面對面的教學以及實時的E一Learning和所謂的自定步調(diào)的學習。在國內(nèi)研究“混合式學習”的研究者中,何克抗教授對于“混合式學習”的界定得到了眾多研究者的認可。他認為,混合式學習整合了面對面教學優(yōu)勢與在線學習的優(yōu)勢,目的是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與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旌鲜綄W習既能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1]從這一段有關“混合式學習”的界定中可以得知這樣的事實:首先,混合式學習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這就正如上邊界定中所談及的那樣,混合式學習是傳統(tǒng)學習(面對面學習)與以在線學習方式為核心的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整合。因此,探討混合式學習的問題,既要有對傳統(tǒng)學習理論的繼承,也要有對現(xiàn)代學習理論的拓展。其次,混合式學習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核心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凡是可以用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切學習方式、途徑、方法都可以納入到混合式學習的研究之中。其次,混合式學習是教學方式的綜合性。正如句中所講的那樣,教師的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職能都可以在混合式學習中得到充分地體現(xiàn),從而使教師由傳統(tǒng)的角色向現(xiàn)代角色的轉化成為了一種可能。
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是大學英語教學適應現(xiàn)代復雜化教學環(huán)境的一種必然。因此,混合式教學設計背景的探討是本次研究的另一個重要議題。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的背景,可以簡單地分為理論背景和實踐背景兩個核心組成部分。
首先,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理論背景。混合式教學設計在某些大學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客觀的教學事實,因此,這種理論背景的構成還可以分為指導理論與實踐的理性總結兩個層面。對于前者而言,由國外引入的混合式學習理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后者而言,各地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混合式教學設計的經(jīng)驗性總結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混合式精讀教學利用慕課來講授新課,可以節(jié)約課堂寶貴的時間,也能促進教師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慕課是課文重點與難點的整理,包括課文導入、課文理解、長難句解析、詞匯學習和文化欣賞幾個部分,每一知識點后緊跟若干節(jié)點練習,用以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觀看視頻,基本上能對課文知識有一個大致的把握。[2]這是一段研究者在談及混合式英語教學優(yōu)于傳統(tǒng)課堂英語教學的理性總結,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混合式教學設計在其英語教學實踐中表現(xiàn)出來的優(yōu)點。因此,作為一種理性總結,這樣的實踐經(jīng)驗也可以納入到本次談及混合式設計的理論背景之中。
其次,混合式教學設計的實施背景?;旌鲜浇虒W設計的實施需要理論背景的支持,同樣也離不開實踐背景的參與?;旌鲜皆O計的最大特點是融合了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教學各自的優(yōu)點。因此,在實踐的層面上,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課改的實踐成果,都是構成其實踐背景的重要因素。例如,上邊提及的英語慕課以及在此還尚未提及的英語微課、網(wǎng)絡教學平臺等,都是實施混合式教學設計的實踐背景。
大學英語混合式設計實踐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或者說,混合式英語教學設計需要老師們仔細考慮以下幾方面的教學安排:
混合式教學的關鍵在于英語教學實踐與現(xiàn)代教學背景的融合。但是,教學與背景整合發(fā)生的前提卻是課程的教學任務。因此,只有整合了不同類型課堂教學的任務,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混合。例如,運用詞匯微課,既要讓學生掌握特定詞匯的語音,又要讓學生明確這個詞匯相關的語法,以及詞匯在運用中彰顯的文化意義。因此老師們在操作與Disadvantaged相關的混合式教學設計時,既要使學生知曉該詞前后詞綴的語法意義,又要使學生明確“弱勢群體”與漢語“殘疾人”一詞在意義內(nèi)涵上的細微差別。
學習需求決定學習方式。因此,混合式英語教學設計需要整合不同的學習需求。對于大學英語而言,有的學生需要參與英語書面語的學習,有的學生需要參與英語口語的交際訓練,還有的學生需要準備參加四六級英語考試,有的學生需要準備參加研究生的入學考試。雖然在此不能窮盡當代大學生所有的學習需求,但上邊所提及的各種英語學習需求卻可能集中在同一個學生的身上。因此,無論是精讀課程,還是口語講解;無論是四六級考試,還是準備考取研究生,老師們只有把這些學習需求整合在一起,才能確定在教學設計中要混合什么。
在某種程度上,混合式教學設計是對大學英語具體教學過程的一種安排與規(guī)劃。因此,雖然混合式教學設計大多要體現(xiàn)在這種規(guī)劃與安排上,但它對教學過程的規(guī)劃與安排卻要涉及到對教學方法的思考與整合。雖然在混合式英語教學實踐中,老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改變,但這種改變卻需要教學方法的支撐。因此,混合式教學設計,不僅是對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所以,研究者在談及這個問題的時候,對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點進行了這樣的總結:
雖然混合式教學還不是一對一的教導,但結合網(wǎng)絡資源和平臺的教學方式,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端和不足。由于課前和課后的教學任務,可以明顯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發(fā)展學生自學能力的新模式,對大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有深遠的影響。[3]因為不是面對面的學習,所以在混合式英語教學設計中應該重點思考如何實現(xiàn)教法與學法的最佳配置問題。
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雖然不能等同于具體的混合式教學,但是,混合教學的實現(xiàn)卻要依賴于教學設計的規(guī)劃與安排。因此,大學英語的混合式設計也需要依據(jù)其指導的混合式教學實踐及其所得的客觀教學效果進行評估與改革。對于混合式教學設計的評估而言,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因為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因此,評估其教學效果的評估實踐也需要傳統(tǒng)評估理論與現(xiàn)代評估理論的結合。這也就是我們所提倡評估理論的混合的內(nèi)涵所在。對于傳統(tǒng)教學評估而言,它比較側重對教師所實施的“教”進行評估;對于現(xiàn)代評估理論而言,它又擅長對學生的“學”進行客觀評估。因此,把兩種評估理論進行混合,無疑是最客觀而又科學地評估大學混合式英語教學的效果。從而使從事混合式英語教學的老師們能夠正確地評價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而保證在正確評價的基礎上,思考如何改革這種混合式的教學設計。
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的評估結果也有多個方面的應用。下邊就從兩個核心的應用對此進行客觀地分析:
首先,對專業(yè)理論的檢驗與補充。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的理論淵源是混合式學習理論。因此,對其教學設計及其實施效果的評估可以視作是混合式教學理論的檢驗與補充。特別是對于在評估中所總結的那些已經(jīng)被認可的經(jīng)驗,它極有可能會作為一種新的理論結論補充到混合學習理論體系之中。
其次,教學效果的評估。混合式教學設計究竟會對大學英語教學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這需要依據(jù)一定的評估依據(jù)進行判定。因此,結合這些教學效果的評估結論可以客觀而又公正地評價混合式教學設計及其產(chǎn)生的教學效果,從而為改革目前的混合式教學提供參考依據(jù)。
總之,作為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而存在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及其相關問題的探討,雖然它涉及到的教學問題不止上邊所提及的這些,但上邊所提及的問題卻是這諸多需要關注問題的焦點。因此,結合具體的個案對其進行了逐一的解析,以期實現(xiàn)促進英語混合式教學發(fā)展的基本目的。
[1]李皓,趙倩.大學英語口語的混合式教學設計[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11).
[2]鄒玉婷.大學英語精讀課混合式教學設計與研究[J].海外英語,2017 (10):1.
[3]謝彩華.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UBD設計模式在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海外英語,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