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淇
摘 要:初中語文是課程教學的重點學科,它對于夯實學生的基本功,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據(jù)調查顯示,初中生語文學習最難的部分就是閱讀,他們很難找到答題的要點,在語言的表達上也有很多不足。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必須全面創(chuàng)新,走出以往單一教學方法的不足,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實施授課,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科學對策
近年來,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訴求,不符合現(xiàn)代化教學的規(guī)律。要使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提高教學的效率,就必須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設定課程目標,提出更具層次感的教學計劃,尤其要在學生課外閱讀上下工夫,通過積累讓他們的閱讀量得到提高。以往的初中閱讀教學過于枯燥,課堂缺乏互動性,灌輸教學也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厭學情緒。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不斷探索,在反思中實踐和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雖然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走出了以往程式化教學的套路,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足。教師的教學思想相對落后,課堂以教師為主,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較少,且忽視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另外,語文教學缺乏真情實感,很難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創(chuàng)造思維,只知道讓學生死記硬背和沒有情感的閱讀,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文章的深刻理解,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對策
為了解決上述提到的,我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閱讀教學必須全面革新,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探索有效的閱讀學習模式。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過去的語文閱讀課堂,基本上都是以教師為主導,他們占據(jù)著主動地位,喋喋不休的按照固定的套路,從課文背景入手,介紹作者和講解文章,然后引導學生總結中心思想,再一步步的得出標準答案。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無法被激發(fā),他們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根本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營造寬松、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多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時間,讓他們主動挖掘課本的內涵,調動他們的感官系統(tǒng),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化閱讀思維,樹立他們正確的學習思想。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質量,擺脫單一教學的不足,就必須通過科學的方法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氛圍之中。對此,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技術,用現(xiàn)代化手段把學生帶入學習的情境中,鼓勵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例如,在教學契科夫《變色龍》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一個視頻,先帶學生走進變色龍自然生活的情景中,通過帶入讓他們了解變色龍會隨環(huán)境變化而變化顏色的特點。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夠被激發(fā)出來,通過情境的營造讓他們更好的去學習。
(三)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好習慣
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提高學生的成績,不僅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要求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長期的積累提高閱讀能力。對此,教師要有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記筆記的習慣,在閱讀中看到好的句子、詞匯都要用筆記錄,久而久之,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都會得到延展,并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四)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文學作品中皆留有“空白”,讀者有多少種不同的理解,文章就有多少個空白點,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給學生填補“空白點”的過程。為此,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來激發(fā)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欲望,師生共同來填充這些“空白點”,從而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獲得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與體驗。筆者在教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時,讀到課文中“他臉上黑而且瘦,己經不成樣子,穿一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這段文字時,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思考:“孔乙己的長衫為何不見了?”很顯然,課文沒有直接交代這個問題,筆者的提問卻令當時的課堂氣氛變得相當活躍,學生都積極地思考爭相來填補老師提出的“空白點”。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要全面創(chuàng)新,走出傳統(tǒng)單一教學的模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實施授課,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進行學習,并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積累中不斷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楊文球.談如何做好初中語文外國文學的教學[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1-3.
[2]徐文凱.信息技術你搭臺名著閱讀我唱戲——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探索[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06):8-9+81.
[3]于燕.新課程標準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0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