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仲元 任昊
【摘 要】大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思想道德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時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與思想層次,甚至對其人生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也會產生影響。盡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挑戰(zhàn),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將挑戰(zhàn)轉化為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機遇與動力,科學分析沉著對應,從根本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探索出適合當代高校發(fā)展的需要、符合大學生思想素質提高的道路。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質量提升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理論基礎
(一)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理論
通過不同的方法將零散的事物相互融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整合,并形成一個具有價值的整體,以此實現(xiàn)信息資源共享與合作。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內容、信息相互集中作為一個整體,建立起一支高效率、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影響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主要有,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與網絡環(huán)境,這些都會為當代教育產生重要影響。日益復雜化的社會環(huán)境,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都不斷發(fā)展,這些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每位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當某些客觀因素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摩擦時,就會產生一些矛盾,學生就會變得迷茫,沒有具體的奮斗方向。因此,教師除了要教會學生相關知識,還應激發(fā)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向著更加光明的方向發(fā)展,對教育力量進行整合,是提高教育質量與教育方法的主要途徑。
(二)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論
每種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形式與特點,但事物本身也具有獨立性,特點是任何一件事物的生存基礎,也是其今后發(fā)展的條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專業(yè)的教育有著本質的不同,它更注重對人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屬于人本化教育,具有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利用一切宣傳教育資源與傳播手段,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貫徹落實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還可以借鑒、推廣與宣傳培養(yǎng)核心價值觀的經驗與方法。學校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各種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好人好事的氛圍。除此之外,宣傳與普及中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道德文化,加強誠與信的宣傳,做人做事的根本就是誠信,每個人都應講誠信,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誠信;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yī)生的誠信;以民為天、造福百姓是官員的誠信。只有各行各業(yè)都都形成講道德講誠信的良好風氣,這個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繁榮發(fā)展。
(三)價值認同理論
個體或者組織在相互交流交往的過程中,對某一價值觀形成統(tǒng)一的評價或者一致的認可,這就是價值認同理論,也可以是在追求某一目標與原則時形成統(tǒng)一的信念。在當前的日常生活或者社會活動當中所形成的價值取向,這就是對社會價值妥協(xié)與接受的態(tài)度與信念。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認同理論,就是教師與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中,兩者對教育價值、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都可以保持一樣的認可與看法,教師愿意講解,學生樂于接受,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當中,提高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素養(yǎng)的積極態(tài)度。價值觀認同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也是提高這一教育效率的關鍵。教師與學生在價值認同觀念上形成一致的看法,讓學生打從心底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共同向最終的教育目標前進。
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優(yōu)化教育內容
教育工作的具體體現(xiàn)就是教育內容,教師在面對多樣化與復雜化的教育內容,應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選擇與優(yōu)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時,還應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與教育任務的完成。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應將形象性、思想性與目的性相互平衡,不能過于功利化,也不能嘩眾取寵,淹沒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標與目的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保證專業(yè)知識、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都能夠全面發(fā)展。教育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教師所使用的生活化素材應源于生活卻又不超越生活,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講學生所思所想所憂所慮之事的道理,進而提高這門課程的意義與效率。
(二)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當前的大學生受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存在一定差池,因此影響了教育的實效性。相對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直接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偏差,出現(xiàn)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不相符的情況。因此教師必須堅持科學的教育觀念,將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關鍵,在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強化教育的質量。還可以為學生制定科學的發(fā)展計劃,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出思想在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
三、結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針對大學生所進行的一種教育人、培養(yǎng)人的活動,并以此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引導其今后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正確的理論基礎作為支撐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關鍵,長此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向著正確的方向的發(fā)展,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為國家與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高素質、高文化的全面發(fā)展人才。
作者簡介:方仲元(1994-),男,漢族,籍貫:河北衡水,學歷:本科,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步兵學院石家莊校區(qū)。
參考文獻:
[1]堅持立德樹人 強化思想引領 全面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J].馮剛.思想教育研究.2015(03)
[2]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努力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J].馮剛.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2)
[3]淺談如何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A].劉雪.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七)[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