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語文教學中的提問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語文教學提問中,要重視提問的內(nèi)容和形式;要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回答和思考;對學生回答的問題,要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的長處,并及時加以引導和鼓勵。
一、幫助每一個學生順利答問
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是最活躍的課堂。學生在學習中非常喜歡發(fā)言和回答老師的提問,由于語文學習和數(shù)學不同,數(shù)學提問一般都具有唯一性,會就會,不會就是不會,學生一般都不敢隨便發(fā)言??烧Z文就不同了,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看法去回答問題,因此,語文課堂上的發(fā)言會非常踴躍,但有的學生并不是按老師的提問去回答問題。這就給教學提問帶來許多問題。在語文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區(qū)別和不同的學習習慣,會導致學生不同的學習行為和不同的學習結果。根據(jù)我們的調查,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能主動發(fā)言,并能很好地回答問題的學生占76%以上;喜歡回答問題,但回答不對或基本不對的占20%;只有5%左右的學生不敢回答問題,也不知道回答什么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去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過程。要幫助他們在課堂上不僅能大膽發(fā)言,而且能很好地回答問題,就需要老師鼓勵和引導他們克服膽怯心理,實行跟蹤教學。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相似,他們面臨的問題有些是共性的,有些存在差異性。教師要具備“問題意識”,平時注意用理性的思維去反思自己的課堂,搜集學生的困惑,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釋疑解惑。
成語素有古代文化的“活化石”之稱,幾乎囊括古代漢語的各種語言現(xiàn)象。因而文言文的教學可以從成語入手,適當而靈活地運用成語來輔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知識,進行橫向遷移,由此及彼,舉一反三。這樣利用新舊知識的遷移,文言文與成語相互對舉,可以使文言教學化難為易,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而較高的自信心會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情感,從而會提升他們學習的幸福感。
二、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實施
(一)建立“課堂教學”檔案
教師可以針對某篇課文、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生成的問題,整理、收集學生面臨的需要教師進行誘導的問題。然后以“問題庫”、“導問單”、“釋問卡”等形式,建立“課堂教學”跟蹤檔案。
“問題庫”主要是搜集、梳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與課文密切相關的、能助推學生心智發(fā)展的疑難問題?!皩枂巍眲t是指教師為解決“問題庫”中的疑難問題而設計的一系列具有啟發(fā)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般用于“分層誘導”教學環(huán)節(jié)?!搬寙柨ā笔腔胤耪n堂釋疑結果,幫助教師進行自我評價的有效手段。
“課堂教學”跟蹤檔案的建立,可以依據(jù)課文類別,從“字、詞、句、段、篇”等方面加以歸納、整理。
(二)實踐“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1.適時等待
教育就是要尊重受教育學生的天性和意愿,并使他們感受到人性的尊嚴。在課堂“答問”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學會“適時等待”,細心加耐心等于成功??缭绞浇虒W,既讓學生傷了自尊,又拋棄了“學困生”。
【案例】 第八次認讀“知”
《七彩論語》課上,仲老師出示了這樣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币髮W生認讀這句話時,有個別學生一直出錯,有一個學生到了第七遍還是不能讀準,學生的腦海中只保留“zhī”的讀音。老師并不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會讀了就放棄,而是問他:“你是如何理解這里的‘知字的?”果然,學生開口了:“‘知就是‘知道的意思。”問題的癥結終于找到了。在教師引導、同學互助的基礎上,學生理解了字義,都能成功地讀準了字音。這時,仲老師還相機借用孔子的話激勵學生:“孺子可教也!”
雖然,這只是一個字的讀音問題,但在課堂上或許要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才能讓“學困生”茅塞頓開。我們教師要時時刻刻維護學生的尊嚴,要學會“適時等待”。等待是一種成功,等待是一種花開!
2.分層誘導
問題是引導學生向縱深學習的一盞“指路明燈”。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比較深奧,不適合“學困生”回答,可以采取化難為易的方法,將問題進行分解,逐層引領學生。
【案例】《槐鄉(xiāng)五月》
課堂上,我出示句子先讓學生讀一讀這句話:“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xiāng)都浸在香海中了。”然后,我拋出一個問題:“整個槐鄉(xiāng)都浸在香海中了”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主動發(fā)言,但也還有少數(shù)學生不敢發(fā)言。一個學生迫不及待地說:“我知道。就是說槐鄉(xiāng)特別香?!笔茄?,槐鄉(xiāng)香到什么程度,該如何讓學生體會“浸”字的精妙?
我為了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回答,我采用想象誘導法,感悟句子內(nèi)涵。學生理解了“浸”字的意思,同時我化解問題,降低難度:“如果小石塊代表村莊,水代表槐花的香氣,‘整個槐鄉(xiāng)都浸在香海中了是什么意思?”有個學生不加思索,脫口而出:“這句話是說整個槐鄉(xiāng)都被槐花的香氣淹沒了”。
最后,運用不同方式,表達閱讀感受。“一花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币虼?,在課堂上我不失時機地追問:“還可以怎么說?”“這句話是說整個槐鄉(xiāng)都被槐花的香氣包圍了。”“這句話是說整個槐鄉(xiāng)都彌漫著槐花的香氣。”……
分層誘導,能點燃學生的智慧火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分層誘導是一種分解,也是一種智慧。
三、結語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形式和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利用提問可以引導學生的思考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問一方面可以幫助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思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建國路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