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榆林日報社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網科技的發(fā)展,新媒體逐漸興起并快速擴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傳統(tǒng)媒體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也使其面臨著革新圖存的現實困境。尤其是地市黨報在受眾市場“被需要”的信息內容也不斷呈下降趨勢。面對這一局面地市黨報必須要與時俱進,“洗心革面”、勵精圖治,以壯士斷腕般的決心和毅力獲得新的發(fā)展。
在新時期,地市黨報必須要與時俱進,可以通過網報融合的形式,來吸引更多的大眾。因此,地市黨報必須要建立自己的新媒體傳媒平臺,要有自己的網站、微博、微信、頭條號、抖音號及客戶端,更好地為受眾服務,吸引受眾,使受眾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閱讀,并且大大提升了內容傳播的速度,為讀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加強了與讀者之間的互動,拉近了黨報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吸引更多的受眾。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地市黨報都建立了自己的新媒體矩陣,影響力不斷擴大,但許多報社仍將新媒體當作一種紙質版的補充,并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新媒體發(fā)展上,這只是一種簡單的相加,距離“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目標還相距甚遠,這一思想和現狀必須改變。
相對新媒體而言,地市黨報這種傳統(tǒng)媒體的傳播渠道是比較單一的,影響力還遠遠不夠。因此,在融時代背景下,要想做大做強地市黨報,就必須要拓展傳播渠道,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受眾。這就需要把握好這一新機遇,線上線下兩條路走,建設報紙公共閱讀電子屏,做好線上線下傳播,并且還要進一步穩(wěn)定鞏固發(fā)行、閱讀終端渠道。公共閱讀電子屏正面可以觸摸屏技術,采用多畫幅滾動技術,可以顯示氣象、交通、快遞查詢、交通違章查詢等服務信息,背面可以宣傳企業(yè)形象,既擴展了廣告?zhèn)鞑テ脚_,也擴大影響力。同時要有免費WiFi功能、雨棚等設施,讓受眾樂意為電子屏消費較多的時間。
讀者是地市黨報發(fā)展的重要力量,為了能夠留住讀者,必須要將“新聞+服務”轉為“服務+新聞”,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滿足不同讀者和客戶的需求。與此同時,還要多開展一些線下活動,增強與讀者的黏合度,提高社會效益。例如,可以舉行讀者互動活動、公益活動。同時,還需要為讀者搭建相應的互動平臺,呈現媒體的互動性,提升地市黨報影響力[1]。
在新時期,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的優(yōu)勢,被越來越多的個人用于自媒體的發(fā)布。但自媒體受眾的信任度并不高。與此相反,地市黨報可以重點發(fā)揮自身公信力高的優(yōu)勢,與自媒體競爭。
地市黨報發(fā)行的時間比較久,自身權威性和受眾信任度高。融時代下,地市黨報要繼續(xù)發(fā)揮自身這一優(yōu)勢,并以此為突破口,提升自身競爭實力。要堅持內容為王,加強內容建設,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權威性,要從信息來源的權威性層面發(fā)揮地市黨報的公信力作用。利用自身的政治、人才、資金等優(yōu)勢,通過記者深入調查核實,贏得受眾的信賴與支持,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地市黨報的發(fā)展是離不開受眾支持的,為了提升受眾的忠誠度,減少受眾流失,就必須要對受眾的真實體驗進行分析。尤其是在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更要以受眾為中心,建立自己的大數據庫,通過對受眾信息的綜合匯總和精準分析,對受眾進行“畫像”,實行新聞產品的精準投送,保證所發(fā)布的新聞信息滿足受眾的需求。同時也要做好市場調研,細化市場需求,走近受眾,虛心聽取他們的真實想法和意見,將受眾變成粉絲,增加用戶量。
雖然新媒體蓬勃興起,但并不是說紙質報紙就已經沒有了生命力。新媒體雖快但缺乏一定的深度。地市黨報的紙質版可以以新聞內容深度為突破口,利用本身就具有專業(yè)新聞資源優(yōu)勢,對新聞的價值進行衡量,深挖新聞內容,提升新聞的價值。例如,在編輯處理新聞過程中,必須要對其進行客觀理性的分析,并且還要呈現新聞的真相,保持新聞的真實性、可靠性,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受眾對新聞事件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了角,在滿足大眾深入解讀需求的同時,也能使其更加客觀地看待新聞事件,實現新聞真正的價值。地市黨報的紙質版只有做好這樣的定位,擴大報紙自身優(yōu)勢,才能夠在新時代開辟出新的發(fā)展道路,提升自身競爭實力[2]。
總而言之,在融時代,地市黨報要通過不斷擴展傳播渠道、舉辦線下活動等辦法提升地市黨報影響力。為了更好的生存發(fā)展,地市黨報還需要與時俱進,加強報網融合、明確分工,注重社會大眾的體驗和需求,而且還要不斷地市黨報紙質版的質量,發(fā)揮自身權威、真實的特點,深挖新聞內容,彌補新媒體新聞深度缺失,發(fā)揮地市黨報獨特優(yōu)勢,實現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