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坊 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第一中學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國際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但國際競爭早已不是局限于國家硬實力,國家軟實力也占有相當重的比例。其實在近幾年我國中央許多領導在很多場合都頻繁的強調過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這著實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文化軟實力這一詞匯是由一位名叫小約瑟夫.奈的教授率先提出的。依據(jù)約瑟夫.奈的教授的觀點,國家的實力大致可以劃分為兩種,即硬實力和軟實力。國家硬實力不用過多解釋,大家都十分清楚。國家軟實力是指文化、價值觀念和政策等在內(nèi)的非物質實力。小約瑟夫.奈教授還認為硬實力在國際競爭中的能力范圍和程度終歸是有限的,而只有軟實力才是真正無限的實力。而文化軟實力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國家的軟實力主要來源于三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人民和他國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第二個方面是言行一致的政治價值觀;第三個方面是具有合法性和道德權威的外交政策。
語言的產(chǎn)生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語言產(chǎn)生剛開始是為了滿足和方便人們溝通的需要,即使是在現(xiàn)在語言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語言被賦予了新的意義的同時也具有更加深刻的內(nèi)涵,語言與本地區(qū)本民族文化深深地交融,與本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語言作為本民族文化的基礎和本民族文化的象征,深深地烙在人們的心中。人們對語言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范圍就可以明確表明對該語言所屬民族的感知和認同的范圍和程度??偟膩碚f,在某種領域和意義上某種語言在世界的流傳和使用程度,也就恰好可以充分得展現(xiàn)和說明,某國家在世界上的文化軟實力。
有句古語說得好;國強則語盛。其實不僅國強則語盛,勝語亦可強國。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領略世界各國各民族語言的興衰與變換。如果你細心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某個民族或某個國家語言的變幻起伏都對應著文化軟實力也隨之變換和波折的曲線方程。這深刻的印證了語言對文化軟實力具有鮮明的反作用,但反觀我們國家語言對文化軟實力貢獻出的力量其實還并不明顯,也就是說在語言發(fā)揮作用這一領域上還存在著很大的缺口,同時也反面說明了在這一領域上我們國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個信息還是很讓人心中燃起希望之火的。在近些年中,我們國家在文化軟實力上其實也擁有了很大的進步也做出了很多的成就,但我們不能顧盼自雄。我們應該向更高更宏偉的殿堂邁進,爭取在文化軟實力上做出更大的成績,有更大的進步與突破,讓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能夠占據(jù)更大的比重。但現(xiàn)在說這些只是對未來的美好設想,究竟怎樣增強語言對文化軟實力的作用,才是我們需要解決的燃眉之急。上升到國家層面,首先國家應重視語言的作用,搞好語言教育喚醒國人在心中深處對語言最純粹最純真的感情,毋庸置疑我們國家在這層面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財力和人力是任何國家都無法與之媲美的,這一點我們可以擁有充分的自信。其實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人民群眾,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上攵鳛橹黧w的廣大人民卻沒有在心目中重視語言的作用,國家無論付出多么大的努力也只是起到推動作用。如果廣大人名群眾能在心中真正認識到語言的作用那國家的助推作用就可以發(fā)揮到極致了,那我們提升語言對文化軟實力的作用也就不會遙遠了。
重視語言的作用,重視文化軟實力的作用。當然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視客觀矛盾,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tǒng)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語言定能對文化軟實力起到不可忽視的反作用,文化軟實力定能成為我們國家在國際競爭中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