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當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需求。所以教師就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歷史學習的過程當中有所提升,拓展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高中歷史,合作學習,選擇,應用
引言:
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還能夠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拓展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意識,有效的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本文就以高中歷史合作學習內(nèi)容的選擇與應用來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高中歷史合作學習內(nèi)容選擇原則
(一)難易適中
歷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由于教學方式上的認知偏差,使得合作學習無法真正的運用到,教學當中,學生不能夠很好的根據(jù)歷史的知識點來進行學習和提升,從而無法提高歷史學習的效率和質(zhì)量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記憶時,不能夠很好的使學生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生也不能夠很好的把握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來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提升,再加知識點過于簡單。教師根本不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生自己一看便會不能夠很好的,將合作學習發(fā)揮到極致。
(二)開放性
合作學習具有,較強的開放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投身到歷史合作學習環(huán)境當中。由于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使學生的思維固化,無法真正的將合作學習的精髓使學生正確的掌握。所以教師要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并且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和探究,靈活的運用歷史教材提煉相對應的知識點,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開放性學習,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
二、高中歷史合作學習內(nèi)容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歷史知識學習時,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在教師的正確指引下配合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使每一個學習小組都聽從教師的引導來進行相對的歷史題目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有效的教學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各個學習小組還原課程內(nèi)容的情景,來提高參與積極性,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可以利用多媒體來進行輔助教學,增強學生的投入熱情,并且創(chuàng)設課程的過程當中要根據(jù)環(huán)境和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來進行多元化操作,使歷史事件能夠更加深刻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提高學生的感觸,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體驗感增強,學生才能夠更好的進行歷史知識學習和記憶。例如教師在講解《獨立自主和平外交,了》這節(jié)課時,其中萬隆會議是這一節(jié)課的重要知識點。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小區(qū),學習邀請幾個小組來模擬萬隆會議的現(xiàn)場,通過分角色扮演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研讀課文來進行角色深入探討和學習,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二)組織學生辯論
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當中,眾多的歷史人物以及歷史事件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爭議,教師可以在授課的過程當中將一些具體的歷史事件,如隋唐大運河,荊軻刺秦王等這一些經(jīng)典性的案例來引導學生進行分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能夠?qū)κ虑榈陌l(fā)展及經(jīng)過和社會背景來進行學習。并且將另一組學生針對的消極影響來進行探討,并且兩組互相進行辯論,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通過辯論來全面的了解經(jīng)典歷史事件背后的深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積極的進行自我完善和拓展。教師在組織辯論賽的過程當中要進行細致耐心的引導與學生作為教學的基礎來進行學習和老師學生能夠時刻保持活躍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解《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這節(jié)課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并提出儒家思想在當今社會當中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來進行探討。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儒家思想的內(nèi)涵,并且根據(jù)探討的內(nèi)容來進行深入的挖掘。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學生能夠通過探討更好的掌握學習技巧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提高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學生在娛樂當中進行學習和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當中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性的學習熱情,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群山.淺析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科技資訊,2014,31:133.
[2]劉薇薇.高中歷史多媒體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5,35:178.
[3]田國春.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歷史多媒體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6:194.
[4]劉靜靜.新課改理念下高中歷史課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6,33:3.
[5]王秀玲.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素質(zhì)教育[J].學周刊,2012,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