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璐
摘 要: “此”字本身并無“小”義,但以“此”為聲符的字常有“小”義,表現(xiàn)“小”的方面又各有不同,具體表現(xiàn)為數(shù)量少、形體小、程度輕、質(zhì)量差、地位低等?!按恕睘槁暦1怼靶 绷x這種現(xiàn)象也許可以從音韻方面作出解釋。
關(guān)鍵詞: 形聲字 聲符表義 “此”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出六書理論,其中對(duì)形聲的定義是“以事為名,取譬相成”。一般來說,形聲字由形符和聲符組成,形符表義,聲符表音,各司其職。但有許多形聲字的聲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表義,且同一個(gè)聲符在不同的字中可能表達(dá)了相同或相似的意義。
“此”的本意是停止,后引申為表示近指的代詞?!墩f文》:“此,止也。從止,從匕。匕,相比次也?!绷至x光《文源》:“匕即人之反文。從人,止。此者,近處之稱。近處即其人所止之處也?!贝撕笥忠隇楸頃r(shí)間的“今”義和作為副詞的“乃;則”義等。“此”從未有過表示“小”的義項(xiàng),但以“此”為聲符的字卻常有“小”義,但表現(xiàn)“小”的方面又各有不同。下面將按不同意義將例字分類,并從不同方面依次論述以“此”為聲符的字有相當(dāng)于或類似于“小”的意義。
有些字表示數(shù)量少,如“些”、“貲”等。
“些”意為少許,一點(diǎn)兒?!稄V韻·麻韻》:“些,少也?!彼涡翖壖病稘h宮春·立春日》:“卻笑東風(fēng)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p>
“貲”意為罰繳財(cái)物,《說文·貝部》:“貲,小罰以財(cái)自贖也。”《睡虎地秦墓竹簡(jiǎn)·秦律十八種·關(guān)市》:“為作務(wù)及官府市,受錢必輒入其錢缿中,令市者見其入,不從令者貲一甲。”又《效律》:“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庇纱丝梢姡百D”用為犯了小錯(cuò)后繳納罰款,由于罪行不重,相應(yīng)的罰款數(shù)量也較少。另外,“貲”在漢代還指對(duì)未成年人所征的口賦錢?!墩f文·貝部》:“貲,漢律,民不繇,貲錢二十二?!敝祢E聲《通訓(xùn)定聲》:“七歲至十四歲不任徭役,出貲錢二十三,所謂頭錢是也?!迸c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所需繳納的口賦錢較少。由此兩點(diǎn)可歸納,“貲”有繳納少量財(cái)物的意義。
有些字表示形體小,如“柴”、“髭”、“觜”、“鈭”、“鮆”等。
“柴”意為小木散材。《說文·木部》:“柴,小木散材?!毙戾|系傳:“散材,謂不入屋及器用也?!薄稄V韻·佳韻》:“柴,薪也?!薄抖Y記·月令》:“乃命四監(jiān),收秩薪柴,以供郊廟及百祀之薪燎?!编嵭ⅲ骸按笳呖晌鲋^之薪,小者合束謂之柴。心事炊爨,柴以給燎?!?/p>
“髭”意為嘴邊上的胡須?!夺屆め屝误w》:“口上曰髭。”《玉篇·髟部》:“髭,口上須。本作頿?!薄稑犯?shī)集·相和歌辭三·陌上?!罚骸靶姓咭娏_敷,下?lián)埙陧??!蔽宕铎稀恫≈懈袘选罚骸耙苟ξ逅?,朝髭半染霜。”嘴邊上尤其是嘴上面的胡須一般都比較短小。
“觜”意為鳥嘴。《廣音員·紙音員》:“觜,喙也?!鼻宥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角部》:“觜猶 猶,銳詞也。毛角銳,凡羽族之咮銳,故鳥咮曰觜?!薄段倪x·張衡〈東京賦〉》:“秦政利觜長(zhǎng)距,終得擅場(chǎng)?!崩钌谱⒁C曰:“喻七雄為斗雞,利喙長(zhǎng)距?!兵B嘴一般尖而細(xì),與一般獸嘴比起來要小。另,“觜”又可意為貓頭鷹之類頭上的毛角或角尖端。《說文·角部》:“觜,鴟舊頭上角觜也?!倍斡癫米ⅲ骸敖酋?,‘萑下云‘毛角是也。毛角,頭上毛有似角者也?!薄读鶗省?dòng)物二》:“觜,角銳耑也?!迸c前面的鳥嘴義項(xiàng)一樣都是形容尖而細(xì)的物體。
“鈭”意為一種短釜?!墩f文》:“鈭,鈭錍,釜也?!倍斡癫米ⅲ骸扳堝C,斧之一種也,疊韻字?!惫痧チx證:“鈭錍,短斧也?!?/p>
“鮆”意為刀魚?!墩f文·魚部》:“鮆,飲而不食,刀魚也?!薄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磅T鮆千斤?!睆埵毓?jié)正義:“鮆,刀魚也?!钡遏~一般體長(zhǎng)18~25厘米,體重10~20克,為小型洄游魚類。
有些字表示程度輕,如“疵”、“玼”等。
“疵”意為缺陷;缺點(diǎn)?!兑住は缔o上》:“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标懙旅麽屛模骸按?,瑕也?!薄俄n非子·大體》:“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爆F(xiàn)有成語吹毛求疵,意為吹開皮上的毛,尋找里面的毛病,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diǎn),也謂指摘細(xì)小的毛病。由此可見,“疵”的意義偏向于指小缺點(diǎn)。
“玼”意為玉石上的斑點(diǎn)?!稄V韻·支韻》:“玼,玉病?!薄墩滞āび癫俊罚骸矮u,玉病。與疵通?!薄尔}鐵論·晁錯(cuò)》:“夫以璵璠之玼而棄其璞,以一人之罪而罪其眾,則天下無美寶、信士也?!庇址褐溉秉c(diǎn)?!逗鬂h書·宦者傳·呂強(qiáng)》:“夫立言無顯過之咎,明鏡無見玼之尤。”明焦竑《焦氏筆乘·韋莊詩(shī)》:“獨(dú)以一語之玼,終損連城之價(jià)?!迸c“疵”相似,“玼”也偏向于指小缺點(diǎn)。
有些字表示質(zhì)量差,如“啙”、“呰”等。
“啙”意為弱;劣。《說文》:“啙,窳也,闕。”段玉裁注:“其形則從此,從吅,此亦聲。”《方言》卷十:“啙,短也?!薄稄V韻·薺韻》:“啙,弱也?!薄稘h書·地理志下》:“楚有江漢川澤之饒……故啙窳偷生,而亡積聚。”顏師古注:“啙,短也。窳,弱也。言短力弱材不能勤作,故朝夕取給而無儲(chǔ)偫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浙西海濱之人謂物楛窳亦曰啙。音子詭切?!?/p>
“呰”意為弱;劣。《史記·貨殖列傳》:“(楚、越)地執(zhí)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無積聚而多貧?!迸狍S集解引應(yīng)劭曰:“呰,弱也?!?/p>
“啙”、“呰”似可通用。
有些字表示地位低,如“紫”、“佌”等。
“紫”是由藍(lán)色和紅色調(diào)和而成的顏色?!墩f文·糸部》:“紫,帛青赤色?!倍斡癫米ⅲ骸扒喈?dāng)作黑?!薄墩撜Z·陽(yáng)貨》:“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焙侮套ⅲ骸翱自唬褐?,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而奪正色?!眰鹘y(tǒng)文化中,只有青赤黃黑白這五色為正色,其他顏色尤其是由五色混合而來的顏色,被稱為間色,與正色相比地位低下。
“佌”意為?。槐拔??!稜栄拧め層?xùn)》:“佌佌,小也?!薄都崱ぜ堩崱罚骸皝眨∫??!薄洱堼愂骤b·人部》:“佌,小皃也。”《詩(shī)·小雅·正月》:“佌佌彼有屋。”毛傳:“佌佌,小也。”《管子·輕重乙》:“佌諸侯度百里。”
有些字表示柔弱義,如“雌”、“姕”、“胔”等。
“雌”意為母(鳥)?!稜栄拧め岠B》:“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薄墩f文·隹部》:“雌,鳥母也?!薄对?shī)·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庇纱菩粤x又引申為柔弱?!独献印返诙苏拢骸爸湫郏仄浯?,為天下溪?!蔽涸幢玖x:“守雌,不求勝也?!薄痘茨献印ぴ馈罚骸笆枪适ト耸厍宓蓝Т乒?jié)?!备哒T注:“雌,柔弱也?!北扔鞯腿?。《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愿與漢王挑戰(zhàn)決雌雄?!?/p>
“姕”意為婦女柔弱之貌?!墩f文·女部》:“姕,婦人小物也?!眹?yán)可均校議:“物當(dāng)作弱,形近而誤?!薄洱堼愂骤b·女部》:“姕,婦人好貌也。”《廣韻·支韻》:“姕,婦人貌?!?/p>
“胔”同“瘠”,意為痩?!都魡T》:“膌,瘦也,或作胔?!薄稘h書·婁敬傳》:“今臣往,徒見羸胔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zhēng)利?!鳖亷煿抛ⅲ骸懊h讀曰瘠。瘠,痩也?!泵餍旃鈫ⅰ堕喫问繁O(jiān)門鄭俠上流民圖有感》:“魃鬼愁人囿生杞,羸胔量澤野棄子?!?/p>
除此以外,以“此”為聲符的字還常有貶義,王筠在《說文句讀》中提到:“此第指字聲言,蓋從此聲者,多有可惡之意?!鄙鲜霾簧倮侄紟в匈H義,除這些字外,還有一些以“此”為聲符但意義與“小”無太多關(guān)聯(lián)的字也帶有貶義。如:訾意為不想使其上級(jí)滿意?!墩f文·言部》:“訾,不思稱意也?!庇挚梢鉃樵g毀;指責(zé)?!抖Y記·曲禮上》:“不茍?chǎng)?,不茍笑。”陸德明釋文:“訾,毀也?!边谝鉃閰捠常帮摗?。《集韻·支韻》:“飺,或作呲?!薄额惼た诓俊罚骸斑?,嫌食也?!斌d意為鳥獸殘骨,也指肉未爛盡的死人骨?!墩f文·骨部》:“骴,鳥獸殘骨曰骴。骴,可惡也?!蓖躞蘧渥x:“若曰,謂之骴者,以其可惡而命之名也?!币苍S貶義是由“小”的意義引申而來,在此不過多探究。
由上述例字可見,“此”作為聲符確實(shí)帶有“小”的意義。但如一開始所說,“此”字本身并沒有任何義項(xiàng)與“小”有關(guān),出現(xiàn)這種情況也許可以從音韻的角度稍作探究。上述例字絕大部分在中古屬精母/清母支韻。而支韻屬三等韻,是帶有i介音的細(xì)音。與其作為聲符所帶意義相近的“小”字、“少”字中古都屬小韻,小韻也屬三等韻,是細(xì)音。另外也可從反方面論證,與“此”相反,以“厷”為聲符的字常有“大”的意義。如“厷”、“肱”、“宏”、“紘”、“竑”、“汯”、“雄”等,這些字中古大多屬于登韻和耕韻。登韻一等韻,耕韻二等韻,都是洪音。還有其他帶有此義的字,如“大”字中古屬泰韻“多”字中古屬歌韻,泰韻和歌韻也都屬一等韻,是洪音。所以我推測(cè),“此”作為聲符帶有“小”義可能與讀音有關(guān)。但這個(gè)推測(cè)還缺乏實(shí)質(zhì)性證據(jù)。
綜上所述,以“此”作為聲符的字常帶有相當(dāng)于或類似于“小”的意義,包括數(shù)量少、形體小、程度輕、質(zhì)量差、地位低、柔弱等義,除此以外也常含貶義,可能是從“小”義引申而來。但“此”本身不含“小”義卻能作為聲符讓整字帶有“小”義的原因還未可知,可能與此聲字幾乎都為細(xì)音有關(guān)。
參考文獻(xiàn):
[1]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huì).漢語大字典[Z].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
[2]段玉裁.說文解字注[Z].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3]陳彭年等.宋本廣韻[Z].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4]丁度等.宋刻集音員[Z].北京:中華書局,2015.
[5]班固.漢書[Z].北京:中華書局,2012.
[6]胡平生,張萌.禮記[Z].北京:中華書局,2017.
[7]釋行均.龍龕手鏡[Z].北京:中華書局,2005.
[8]郝懿行.爾雅義疏[Z].北京:中華書局,2014.
[9]揚(yáng)雄.方言[Z].北京:中華書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