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莉
摘 要:選修課應該怎么上?選修課《才女李清照》中,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主持,教師參與,大家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分工講解,分享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自主學習,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文章作者是這樣上選修課的:嘗試著改變之前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不大包大攬,讓學生掌控課堂;在教師引導的前提下,學生講自己想講的東西,讓學習真正發(fā)生。
關鍵詞:選修課;《才女李清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7-24
作者簡介:蔣 莉(1991—),女,江蘇豐縣人,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
這是高一年級選修課《才女李清照》的第四節(jié)課——
課堂上,一個男生走上講臺,今天可是他的主場——因為今天輪到他給大家上這節(jié)選修課,他已經期待已久了!
雖然是第一次上臺,但是他一點兒也不怯場。為了調動大家的情緒,他還提前安排了一個小品,小品主要再現了李清照和趙明誠婚后的斗茶情形。這雖然只是一堂課的引子,但是他準備得相當充分,選演員、寫劇本、租服裝、排練劇情,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選修班的小伙伴們也很配合,都愿意出一份力,積極性很高。參與表演的學生雖然不是專業(yè)出身,也沒有什么表演經驗,但是他們的表演生動有趣。學生們興趣極高,個個看得津津有味。于是,他乘機在多媒體上分享了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一文中曾追敘她婚后屏居鄉(xiāng)里時與丈夫賭書的情景:“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既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這是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夫妻賭書斗茶,意趣盎然。一句“甘心老是鄉(xiāng)矣”便寫出他們情投意合、安貧樂道的夫妻生活。這堂有趣的選修課不僅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了才女李清照的才氣與幽情,也提升了大家的文學修養(yǎng)。一堂課下來,我?guī)缀鯖]說幾句話,可是很顯然學生們收獲良多,并沒有因為缺少我的直接參與而打折扣,反而更加精彩。
選修課到底該怎么上?
在給高一學生上選修課《才女李清照》的時候,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為我在學生時代就對李清照很感興趣,所以當學校進行課程建設,鼓勵大家申報選修課程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想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李清照、愛上李清照。之前學校選修課程中并沒有《才女李清照》這門選修課,所以上課的時候我沒有教材,也沒有現成的教案。試想不同班級的學生從自己原來的班走進我的課堂,沒有書,沒有具體目標,沒有提前的預習,沒有具體的任務,一堂課下來如果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講,顯然效果不會太好。為此上課之前我思考了很久。
選修課到底該怎么上?怎么提高學生的興趣,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土壤呢?我思來想去,為什么不從改變教學方式入手呢?——讓學生掌控課堂。
一方面,這么做是有學生基礎的。我們學校的選修課都是學生自主選擇的,選擇這門課的學生要么是本身就了解李清照,喜歡這個人或者她的詞,要么就是對李清照很好奇,想要進一步了解這個人。學生掌控課堂,自己去講,有興趣、有底子。
另一方面,這么做是有理論基礎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師不應該替學生說他們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他們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讓學生講?!边@更為我提供了充分實踐的理由,李清照是學生喜歡或者好奇的人,能讓學生有很多話講。
選修課的前幾節(jié)課是我自己上的,因為一上來就讓學生上課我擔心他們無從下手,我想先給他們把思路鋪開,給他們留夠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放開手,讓他們自己走。我一改平時語文課上的上課風格,選擇了“百家講壇式”的上課方式,很顯然他們對這種新的模式很受用。在上了幾堂課之后,我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學生們。剛開始他們有點猶豫,但是在我進一步說明情況后,當堂就有幾個學生報名要講講李清照的故事。我把這幾個學生召集起來,聽了他們各自的想法,并讓他們各自回去搜集資料,給自己的課定個主題,并圍繞這個主題按照自己喜歡的形式來上課。
上第一節(jié)課的男生是個不愛說話的小伙子,但是平時做事很有條理,所以在他申請上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我立馬就答應了。我在課前對他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進行了細致的輔導,最終他自信地走上了講臺,而且課堂的表現也是十分精彩。后面幾課時我把時間都留給了學生,大家一起出謀劃策,相互探討、合作,課堂效果比我一個人單獨講要好很多。“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fā)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yǎng)而后可以實現?!碧招兄倪@句話也許對選修課同樣適用,學生因為感興趣所以聽,因為要自己上所以要研。原來選修課還可以這樣上。
選修課不同于必修課,它有更大的自主性,因此也給了學生更充分的空間, “一言堂”并不是好方法,讓學生自己掌控課堂,在老師引導的前提下,講自己想講的東西,讓學習真正發(fā)生,選修課為什么不可以這樣上?
參考文獻:
[1]康 震.康震評說李清照[M].北京:中華書局,2007.
[2]沈祖棻.宋詞賞析[M].北京:中華書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