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庚戌
摘 要: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小學語文教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直以來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所在。但教師不知如何教,學生不知如何寫,寫作文成了最讓學生頭疼的一件事,成了困擾小學語文教師的一塊心病。作者認為,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歸根結底就是要解決好“無米之炊”和“有話說不出”兩個問題。
關鍵詞:作文;語文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來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積累,也就沒有了創(chuàng)作的源泉。為什么小學生對于寫作文普遍存在畏懼心理呢?究其原因之一,就是“無米之炊”的問題。學生不知道寫什么,頭腦一片空白,沒有寫作的素材,當然覺得作文難寫了。為了完成任務,只得胡編亂造,寫出來的文章也就得不到教師的認可。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積累生活中的素材,積極尋找寫作的“米”。
(1)寓教于玩,教師幫助學生搜集生活中的素材。作文教學中,教師正確有效的指導,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寫出好文章。在小學三年級的第一次作文教學中,就是要學生寫一次游戲。對游戲,同學們很有興趣,同時,現(xiàn)代生活裝備——智能手機也被派上了用場。我把學生做游戲的過程拍攝了視頻,寫作時,我把視頻投射到屏幕上,再指導學生觀察。這樣,教師有了可講解的素材,不再泛泛而談;學生既有了游戲活動的體驗,又有了寫作的興趣,寫起文章來自然有話可寫了。
(2)留心觀察,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寫日記是記錄生活與練筆的很好方式,教師要督促學生養(yǎng)成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學會觀察事物,學會搜集生活中的寫作素材自然界的花草蟲魚,風霜雨雪,人世間的生產(chǎn)、生活,喜怒哀樂,等都可以寫到日記里。觀察時要善于抓住特點,講究方法,觀察要仔細,記錄要具體。解決了素材的問題,學生寫作時腹中有物、心中有法、情有所感,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3)參與社會活動,開闊學生視野,增強生活體驗。寫作是有感而發(fā)的,沒有真情實感,就成了無病呻吟;沒有生活實踐,就成了無本之源。所以,應多組織學生參與社會活動,增強創(chuàng)作體驗,仔細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是非美丑。
有了可寫作的素材,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寫出來的文章內容空洞,語言匱乏,語病很多,這種現(xiàn)象在小學作文中普遍存在。因此,小學寫作教學還要幫助學生解決“茶壺煮餃子——有話說不出”的問題。
(1)加強閱讀教學,拓寬寫作思路,提高表達能力。寫作和閱讀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充分說明了閱讀對于寫作的重要意義。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在閱讀中,學生學會了修辭手法、描寫方法、記敘方式等寫作技巧,感悟所了解的生活,產(chǎn)生情感共鳴,獲得思想認同。同時,閱讀教學中,又能幫助學生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把優(yōu)美的詞句摘錄下來,提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增強寫作功底。
(2)說寫并重,先說后寫,循序漸進。語,即說;文,即寫。所謂語文,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會說且會寫的能力。說與寫都是交流的需要,加強說話的訓練,對寫作有非常有大的幫助,意義巨大。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養(yǎng)學生說與寫的能力。比如,我在訓練學生關于人物語言與人物提示語在作文中的布局時,就會截取一些優(yōu)質的視頻片段,反復播放,然后讓學生模仿練習,先練說,后練寫。教師也可以將自己在生活中拍攝的素材,呈現(xiàn)出來,指導學生從拍攝角度去觀察思考,把看到的事物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先說后寫。經(jīng)過一段時間反復練習,學生的寫作水平會有質的飛躍。
(3)詞句積累,字斟句酌,準確表達。寫文章時,有時候學生寫出來的句子總不能準確表達自己想說的那層意思,語言古板、毫無美感,所以,要讓學生多積累優(yōu)美詞句。還有,要加強修辭手法分運用。運用修辭手法,會使文章語言優(yōu)美、表達得當、形象生動。
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不斷豐富視野,廣泛積累,勤于練筆;更需要教師有效的指導,打破時間與空域的限制,并把它貫穿在整個語文教學中。
[1]張 坤,楊鯤鵬.作文,這樣來撥動讀者的心弦[J].寫作(上旬刊),2017(3).
[2]單文華.快樂作文教學淺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