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安樹
利川市建南鎮(zhèn)黃金小學 湖北利川 4454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泵绹逃业谒苟嗷菡f,教師的任務不在于教授知識而在于對學生進行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對教師的要求,陳至立早就說得明明白白:“只有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式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彼?,我們教師必須樹立符合時代需要的改革創(chuàng)新的習作理念,并努力到習作教學中去實踐、去探索、去提高、去總結。作文教學如何貫徹落實這一課標精神呢?語文教師如何放飛學生習作呢?筆者是這樣做的。
不少小學生談作色變,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無材料可寫。因此,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解決寫作素材的問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體驗生活,開拓素材來源。詩仙李白不親臨江城,他能寫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樣的千古名句嗎?學生們禁錮在教室里,禁錮在書本里,每次習作縱然搜腸刮肚又哪來的好詞佳句呢?要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必須解放學生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開拓視野捕捉素材,尋找活水。我激勵學生參加一切可以參加的活動,向學生推薦富有兒童生活情趣的電視廣告,“祖國各地”、“世界各地”等欄目,鼓勵學生看“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等一些新聞片、專題片。
小語教材中每冊都編排了六——八次習作,每次習作都有要求,但有些要求脫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師如果機械地按教材行事,學生不僅寫不出好文章,而且多種心理障礙會越來越嚴重。我在教學實踐中采取了這樣的策略:注重學生個體的差異,力求滿足不同層面的學生對習作學習的需求,對作文教材實行改造,變多項要求為單一要求,實行“難度分化,多元評價?!绷曌饕髮懸患l(fā)生在家里的既有意義又有趣的事,還要求把事情經(jīng)過寫具體,還要寫清楚怎么有意義又有趣。部分學生面對此類題目頗為棘手,這時就可以采取變通手段,對那些習作水平稍高的學生,讓他們照要求寫,對那些感到棘手的學生,則可以降低標準,化小難度。難度分化了,評價多元了,學生的習作勁頭自然就提起來了。
許多的人推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寫作文要有創(chuàng)意,這固然很好,但創(chuàng)造和模仿又豈能截然分開呢?胡適先生說:“凡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的人必善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決不能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只是模仿到十足的一點點新花樣?!惫湃艘舱f:“一切所謂創(chuàng)造都從模仿中來?!薄坝浀门f句子,便是新文章”,“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沒有《金瓶梅》的借鑒,何來《紅樓夢》,就是毛澤東的詩詞,也多見模仿的影子。既然偉人都在模仿,我們何不大膽嘗試?況且小學生受思維方式,表達能力等的限制,習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加上課業(yè)負擔偏重,測試壓力又大,不少學生是“要我寫”而非“我要寫”,寫作積極性不高。在教學中,我激勵學生熟背優(yōu)秀范文,鼓勵學生借用他人的好詞佳句大膽仿寫。
以往的作文訓練,以至考試,更多的是采用命題作文的形式,這種做法有它一定的好處,比較容易統(tǒng)一評價尺度,但對學生造成的負面效應是不容我們忽視的。學生之所以認為習作難,沒興趣,是因為長期以來都是老師說什么,學生聽什么,老師說什么學生寫什么,學生完全變成了被動接受者,思維被禁錮,靈性悟性被冰凍封存,寫出來的文章沒有童心,沒有童聲,沒有童趣,難免干癟無味。古代就有不少的學者主張訓練學生寫作要經(jīng)過“先收后放”的過程,讓學生大膽的寫。對于小學生,他們有自己的天空,他們的頭腦中有著千奇百怪的想象,不拘形式的寫想象,就是鼓勵學生暢想未來,對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人工修剪,根據(jù)自己的審美情趣,創(chuàng)造出心中的理想生活。
“將課外練筆納入到寫作教學要求的范圍中”是新課改的一個亮點,過去,我們更多地關注課內作文的訓練量,課外練筆往往被視為額外的補充。實際上,沒有課外練筆這個環(huán)節(jié),作文教學的質量單靠課內作文支撐是難以提高的。實踐告訴人們:任何一種能力的提高,都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反復的訓練,只有加大訓練量,增多練筆的機會,學生的寫作水平才會一步步地提高。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牢記這樣一句話:“日記是治療害怕作文的一副良藥,用作文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我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周記,讀書筆記,學生不受約束,放開思路,想說就說,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老老實實寫下來。學生消除了恐懼心理,寫起來得心應手,無憂無慮。
在教學中,為了以讀促寫,我著重做了以下工作:1.班級設立“圖書角”,讓學生把自己的書帶來,經(jīng)過篩選,陳列在圖書角里,供大家閱讀;2.要求學生每周讀通,讀懂兩篇文章,可摘錄好詞好句,還可寫讀后感,張貼于《學習園地》中,供大家欣賞;3.利用每周的“讀報講報”時間,讓學生自由展示,可一人讀書讀報,也可兩人以上合作讀書讀報,我和大家一起賞析,遇到好的語段,我還和學生一起朗讀,背誦。學生在沒有過任何思想壓力的前提下,盡情享受著讀書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