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8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在《人民日報》撰文,就“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做了深入闡釋。他指出:課堂是教育的主戰(zhàn)場,從課堂的戰(zhàn)略地位和現實課堂的問題出發(fā),確定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課堂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渠道,在某種程度上說,課堂教學模式基本決定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課堂不變,教育就不變;教育不變,學生就不變,課堂是教育發(fā)展的核心地帶,只有抓住課堂這個核心地帶,教育才能真正發(fā)展。所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在于采用有效的教學模式。
一、我院高職學生生源構成及特點
1. 我院在校生生源構成
近三年,我院招生主要有單獨招生 、中高職貫通培養(yǎng) 、三校生對口升學和普通高考四種形式。單獨招生和中高職貫通培養(yǎng)錄取學生占學生總數的54.45%,此類別錄取的學生基礎比較差,其學習意識、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及學習動力方面比較欠缺。由于各專業(yè)通過單獨招生和中高職貫通培養(yǎng)錄取的學生人數達不到開班的人數,所以,在教學時往往與參加了全國統(tǒng)一考試和三校生高考錄取的學生混合編班,導致一個班級的學生生源結構復雜,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參差不齊。
2. 高職學生特點
(1)文化課底子薄,心理問題較多。一方面,由于考取高職院校的文化課分數要求低,部分學生因達不到本科線而被迫選擇了高職院校,這部分學生學習成績差、學習效能較低。另一方面,學生選擇高職院校及專業(yè)是父母的意愿,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入學后心理上有許多的矛盾和不理解,產生各種心理問題,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能。
(2)自身素質與高校要求不適應。學生由于平時學習成績不好,產生較多的心理矛盾,使得他們的自身素質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但高職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并不比本科院校低,進而使高職院校學生對學校的制度要求、教學要求、學習活動要求等有著不同程度的排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會陷入下一惡性循環(huán)中。
(3)學生心理問題突出,學習習慣差。高職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對自己的未來打算缺乏明確的目標,有的學生不敢去思考或有意識地回避這些問題,缺乏作為青年人那種對知識渴求、進取的精神。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沒有明確的計劃,不會考慮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基本上都是被動式上課。
二、高職傳統(tǒng)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1.教師方面
首先,部分教師照本宣科,教學方法單一,師生、生生互動不足;部分課程教學內容陳舊,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部分教師過分強調了自身的權威,壓抑了學生的個性。最后,由于招生形式類別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師“一刀切”式教學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2.學生方面
首先,學生學習缺乏目標和動力,上課睡覺、上網玩游戲現象普遍存在。其次,學生曠課、請假現象嚴重。最后,“虛假學習”和“游離學習”現象普遍存在,課堂教學效果差。
三、翻轉課堂教學概述
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創(chuàng)建相關教學視頻,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視頻的方法學習新知識,課堂上在教師的組織下完成相應的項目和任務的一種教學方式。
該教學模式直觀地反映了翻轉課堂課前、課中兩個模塊,強調了兩個交互平臺中教師、學生在課前和課中的主要活動。翻轉課堂改變了師生角色,同時也創(chuàng)建了新的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深化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角色定位;翻轉課堂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生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搭建了更廣闊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實現了學習效果的最大化;同時,翻轉課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學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
四、對分課堂教學模式
對分課堂是張學新于2017年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是把課堂時間一分為二,一半留給教師,一半留給學習進行討論。實質上,它是在講授和討論引入一個心理中的內化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講授內容吸收之后,有備而來地參與討論。對分課堂通過對內化和吸收過程的強調,實現了講授法和討論法兩大教學模式的整合。對分課堂把教學在時間上清晰分離為三個過程,分別為講授(presentation)、內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討論 (aiscussion),對分課堂也可簡稱為“ PAD 課堂”。
五、翻轉課堂與對分課堂整合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yōu)閹熒拥慕M織者、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從被動知識的接受者變?yōu)閷W習活動的主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因材施教的問題。但同時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存在部分教師制作視頻、課堂組織、提出問題能力不足,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濫竽充數,課堂中無法提出有效的問題。
對分課堂將課堂分為講授和討論兩部分,解決了師生、生生互動交流,提高了學生交流、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同時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不太可能,教學效果好但效率低。
翻轉課堂與對分課堂整合教學可以解決學生學習主動性差、濫竽充數、效率低的問題,同時有利于解決因材施教問題,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學習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劃分為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翻轉課堂與對分課堂整合教學模式將教學分為課前和課中兩部分:課前,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平臺觀看視頻,師生、生生相互討論,有針對性地做練習,主要解決知道、領會層次的教育目標;其他層次教育目標都通過課堂教學中的講授、討論、反饋等環(huán)節(jié)來完成。這充分發(fā)揮翻轉課堂與對分課堂的優(yōu)勢,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2]張學新.對分課堂:中國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3]張曉彬. 翻轉課堂及其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5(2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