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柏玲
摘要:高職外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能夠調(diào)動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極性。在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上,以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平衡發(fā)展為目標,構建兩種外語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使其在高職外語教學中發(fā)揮較大的作用,為素質(zhì)教育服務。
關鍵詞:高職外語教學;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方法,是英語教師用交際和討論的方式組織教學,以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主動探究,并向?qū)W習伙伴、學習小組或全班同學以各種形式把學習成果表現(xiàn)出來,從而使所有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這種教學方法的有效實施和大力推廣,將會有效地糾正現(xiàn)有外語教學方法的諸多弊端,大幅度地提高高職外語教學質(zhì)量,將對高職外語教學方法的改進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
下面是本人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構建出兩種適合高職外語教學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1、合作學習閱讀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閱讀教學模式:預習課文—思考練習—合作學習—實施評估。
(1)預習課文:在閱讀教學中,有效預習是進行主動學習的第一步,從這時起,學生就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tài)了。
教材中許多的閱讀課文前面都有Pre-reading Questions。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例如有下面一個問題:How can you get on well with your neighbors?
具體的做法是:將學生分組,要求各組討論并由一名學生負責記載以便進行歸納匯報。10分鐘以后請各組代表匯報其討論成果。引導全班給各組評判打分。學生在做這一練習時興趣盎然,氣氛活躍。因為要評判打分,激起了大家的競爭意識。各組同學對問題各抒己見。信息交流方式也各不相同。最終各組的Reporter 凝聚了集體智慧的報告令大家耳目一新。對于這一問題各組均列出了與鄰里相處融洽的一些注意事項:
Dont make much noise when others are having a rest./ If I have to borrow something from my neighbor, I always give it back as soon as I finished./ If my neighbors need help, I will try my best to help them. / If I disturb my neighbor by mistake, I will say sorry to them in time……
從上述答案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單詞與詞組是學生暫時還沒有學過的。但為了清楚表達其含義,他們?nèi)翰呷毫?,獻技獻策,大家一起分析,組織語言,查閱字典,盡量將剛學會的詞匯用于表達自己的認識和觀點,推舉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同學當Reporter,同學之間互幫互助,把自己融入合作學習小組這個整體。通過合作小組形式的集體活動,學生們感到自己學到的不再是一個個孤立的句型、詞匯、語法點,而是從只能會說過渡到了能說想說的東西了,拓展了思路,豐富了知識,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2)思考練習:學生在預習完課文以后,接下來的事不是聽教師講,而是展示思考練習。如:在教(新英語教程)Book II—Unite 2時,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帶,然后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可以留這樣一些思考題:
①What does S.O.S mean ?
②Guess the meaning of phrase “on top of” and “far cry” from the context ?
③Is there anything omitted in the if-clause? Why?
④How is this paragraph connected with the previous paragraph ?
(3)合作學習:第一步是分組討論以上練習題,各組的“主持人”組織本組的同學把思考練習題以合作的形式完成,相互幫助,目的是讓組員把題做對;第二步是教師讓各組的“閱讀者”到講臺上匯報本組的練習結果,對較多學生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可以解答或組織學生深入討論。
(4)實施評估:組員可以用舉手的方法來測評,完成練習任務的進入下一層次的學習,沒有完成的進行差異性回補。
2、合作學習聽力教學模式
合作學習聽力教學模式:分組---思考題---合作學習----二次討論----測試---評定成績。
(1)分配學習小組: 此項工作一般在每學期開始時進行。教師首先確定小組長人選,組長一般固定,必要時每隔一段時間(如一個月、一學期)可適當調(diào)整,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后進生的學習自信心。(2)留思考題:聽音前,教師先留思考題,題目的數(shù)量應與每組組員的人數(shù)基本相同,題目覆蓋面要廣,內(nèi)容要盡量多樣化,在難易程度、考查的側重點上應有一定的層次性,以適應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如在 The “Star Wars” Debate (大學核心英語聽力教程)一課中,有五道思考題,題目如下(其中 Q 代表該題目考查全局, X代表該題目考查細節(jié), N代表該題目較難, Y代表該題目較容易):
①Which speaker supports the Star War Defense System?
Which speaker opposes it? (Q,Y)
②What is the main advantage of laser weapons ? (X,N)
③What are the chief problems of a Star Wars Defense System? (X,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