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化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緒言教學、利用家庭小實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以及融洽師生關系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化學;緒言;實驗;情境;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不是強迫學生學習,而是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有了學習興趣才能驅(qū)使著學生自主學習。我國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也就是說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樂學”,那就需要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濃厚的興趣不但能使學生學習負擔減輕,同時還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讓學生保持著這份學習興趣,對學習能持久保持著求知欲望,是每一個老師的責任及努力的方向。本人在吉林省大安市新艾里蒙古族鄉(xiāng)學校上班,下面就結合自身的化學教學實踐,淺談如下:
一、 充分利用緒言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化學是學生在九年級才接觸的一門學科,他們對化學充滿了新鮮感,為了能讓學生對化學感興趣,上好每一節(jié)課都是關鍵,但如果能很好地利用緒言教學將會是成功的一半。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學生沒有真正了解化學時,他們的眼里化學課應該會有很多實驗,所以在第一節(jié)課就要努力讓學生體會到化學的神奇。例如,課前用集氣瓶分別收集兩瓶氧氣、一瓶二氧化碳,課上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但不要告訴他們是什么氣體,然后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裝有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會發(fā)現(xiàn)一個燃燒得更旺,一個熄滅,然后再將熄滅后并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另一個裝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會看到木條復燃的現(xiàn)象,學生們一定會很好奇這些都是什么氣體。又如,“白紙顯紅字”的魔術,噴泉實驗等。通過以上的實驗讓學生體會到了化學的神奇,初步會對化學產(chǎn)生興趣,但如果想讓同學們對化學一直有興趣,還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程,多做一些有趣的實驗來吸引學生。
二、 充分利用家庭小實驗,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上時間有限,老師組織學生一起做實驗的機會不多,即使是實驗課,小組內(nèi)每一個成員都動手的機會也很少,甚至有的沒機會動手,所以對一些課下學生能自己動手完成的實驗可以留作作業(yè),學生親手做的實驗對得出的結論也會更深刻,這樣做不但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也能增加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新教材的整合也增添了一些家庭小實驗,比較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學化學。比如,在研究蠟燭燃燒的現(xiàn)象及產(chǎn)物分析時,可以讓學生在家自己做實驗,將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燃燒的蠟燭上方觀察現(xiàn)象;還可以自己動手蒸饅頭,用對比的方式蒸兩個饅頭,其中一個放小蘇打另一個不放,從中了解小蘇打的主要成分及性質(zhì);還可以將水壺里的水垢放進小碗里,向里面滴入食醋,觀察現(xiàn)象;如果家里燉魚,可以滴入幾滴白酒和食醋,能夠聞到特殊的香味,等等。對學生自己做的這些實驗老師要及時講解,這樣不但對激發(fā)學習興趣有幫助,還能讓學生對知識理解更深刻。
三、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直接講授空洞的化學知識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煩躁的情緒,甚至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這會對學生學習化學造成心理上的障礙,所以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很關鍵,而創(chuàng)設情境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藝術。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熟練掌握教材知識,找出學生渴望了解的內(nèi)容,針對這些結合新舊知識,設計一些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這樣做一方面幫助學生溫習了舊的知識,另一方面也為新課程提供了學習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例如,在講金剛石、石墨和C60這節(jié)課引課時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有這么一句廣告詞:“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鉆石璀璨奪目、價值連城,可是我告訴你它的成分與鉛筆芯的主要成分石墨是相同的,你會相信嗎?此時學生也會對鉛筆有不一樣的認識,帶著這份好奇,學生自然就走進了課堂內(nèi)容。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也可以真正地為化學課堂增添色彩,也可以使個別枯燥無味的內(nèi)容變得趣味橫生,所以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nèi),盡量多用多媒體教學來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 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很重要的,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融洽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每個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和所受的家庭教育都不同,教師要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學著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包括后進生或者身心有殘疾的學生。有人說教書是一場暗戀,還有人說教書是一種苦戀,無論怎樣,“戀”是關鍵,作為教師我們應盡可能地給予學生愛和關懷,對學生抱有積極的期望,并要信任學生。融洽的師生關系,耐心的輔導,親切的語言,會使學生在擁有愉快心情和積極態(tài)度的基礎上尋求知識。作為化學教師的我們也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真正做到良師益友,這樣學生也會更加深愛老師,當達到一定程度時,會產(chǎn)生情感遷移,由愛老師從而愛學化學。
我們認為大多數(shù)學生身上都潛藏著學好化學的能力,而一部分學生化學成績并不突出,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好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知識的樂趣,才能體會到學習中的快樂,進而主動參與課上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習能力才能取得優(yōu)良的成績。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希望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能總結出更多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皇甫劍.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5):148-149.
[2] 楊陽,孫尚梅.淺談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J].科教文匯,2014(2):181+187.
作者簡介:孫曉超,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