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莉 趙明
何謂“寫話”?張中行先生在《作文雜談》中指出,寫話“不過是把想說的話寫下來罷了”。也就是說,寫話是“書面”形式的口頭表達,是口頭表達的文字記錄。“寫話”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書面語表達目標中使用的概念,旨在提醒教師:低年級“寫話”就像學生平時朗讀課文、學習生字那樣平常。
一、低年級學生寫話的要求
萬事開頭難。低年級孩子的書面語言學習剛剛起步,識字量、詞匯量少,書面語言儲備有限,寫話時必然捉襟見肘,即使是初步理解和積累的部分,要達到能運用的水平,也還要有一個過程。所以要實現從隨意的口頭表達到規(guī)整的書面表達,是不小的一道坎。以低年級孩子智力因素的發(fā)展水平,要躍過這道坎,絕非輕而易舉??梢?,寫話教學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要切實解決低年級寫話這一重點和難點問題,必須明了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低年級寫話的要求有三條。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首先,在寫話整體方法引領上,清晰地告訴我們:要從情感切入,而非從技巧上著力。以章法和技巧訓練為核心是我國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一大特點。它的講究并非完全不必要,但過分追求則會阻礙學生的自由表達。教師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使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其次是內容上引領,一要引導學生寫自己想說的話,二要引導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三要學生寫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寫話時樂于運用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這一條目標指向兩個方面:一是在方法引領上,要引導學生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二是在習慣養(yǎng)成上,要從一年級開始就引導學生養(yǎng)成積累、運用的習慣,夯實學生的語言基本功。教師要做的工作是“放長線釣大魚”,幫助學生完成積累,指導學生隨時運用內存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感嘆號。
強調“根據表達的需要”,再次把引導學生自由表達放在顯著的地位。重申低年級寫話就是表達,把自己想說的話,想象中的事物,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寫下來。同時,引導學生夯實語言基本功,正確使用最基本的標點符號。
這三條目標指向明確,引導教師放手教,學生輕松學。教師對每一個目標,都要心中有底,了然于心,教學起來才能游刃有余。
二、低年級學生寫話的有效策略
那么,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寫話呢?筆者認為,宜分步訓練,循序漸進。
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指出:“寫話訓練要‘亂中求序,分步訓練。低年級的寫話訓練必須有詳細具體的訓練系統(tǒng)、由淺入深的訓練層次,才能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循序漸進地提高寫話能力?!币虼耍處煹膶懺捴笇б杏媱?,有目的,做到分層推進,循序漸進。
根據日本山根熏和我國張鴻苓、孫炳銓等學者的有關觀點,筆者大體勾勒出低年級學生寫話階段的特征:在識字、寫字、說話和初步閱讀的基礎上,從口述到筆錄,連詞造句,開始會寫1~3個句子,并連句成段(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句群);寫作內容比較淺顯,表達的意思十分簡單。根據這一階段特征,低年級寫話的訓練層次大致如下: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理清低年級寫話的幾個層次:
1.從說到寫,說寫結合
說話是一種口頭語言的表達方式,是寫話的基礎和前提。平時說話不完整,寫話也不會完整。低年級小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句子結構形式的把握正處在培養(yǎng)、發(fā)展、提高的階段,說話常常不完整、不連貫,不能準確地表達意思。我們應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注重言語的規(guī)范。他們對“句”的概念比較模糊,因此,首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在頭腦中有“完整句”的印象,“誰(什么)干什么”“誰(什么)是什么”“誰(什么)怎么樣”。這樣由淺入深地進行,也就是先說后寫。
此外,不論是一年級還是二年級,說話的要求都要高于寫話的要求。
2.由易到難,從句子到句群
低年級寫話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年級主要加強詞語和句子訓練,讓學生掌握實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句子訓練要求是:句子結構完整,句子要通順(指代明確,詞語搭配得當等),并能規(guī)范使用標點。二年級主要加強句子和句群訓練,句子不僅要完整通順,還要注意句子和句子之間語氣連貫,有條理。二年級須掌握九種句群結構,即連續(xù)結構、遞進結構、因果結構、轉折結構、并列結構、主從結構、點面結構、總分結構、概括與具體結構等。
這樣對寫話教學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既避免了重復訓練,或落入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也可以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螺旋上升,一步一步夯實語言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qū)教育科學研究所 江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
□責任編輯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