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關鍵詞】 小班;幼兒;焦慮;分類;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28—01
一、幼兒分離焦慮情緒的分類
1. 依依不舍型。依依不舍型這類幼兒在與家人分別時總是依依不舍,嚴重的則會死纏爛打,要么緊緊扯著家人的衣服不放,要求自己跟著家人回家,要么則雙手緊緊環(huán)著父母的脖子,要求家人留在身邊一起聽課。這類小朋友不會哭不會鬧反而很會撒嬌,要么對媽媽說著甜蜜的話,要么是緊緊依偎在父母懷里,真的要分離時會反反復復詢問父母什么時候過來接他。
2. 悶悶不樂型。悶悶不樂型的幼兒雖然不愿離開自己的家長,但是知道自己即使大聲哭鬧,爸爸媽媽仍然還是會送自己去上幼兒園,于是他們就停止了“反抗”,但是他們的內心里還是不高興、不開心,甚至有的幼兒在幼兒園內很聽話乖巧,到了家里卻會在睡夢中突然驚醒,大聲喊著“不要去幼兒園”。這一類的幼兒知道父母送自己來就會分離,而且十分清楚分離時的抗議幾乎沒有作用,所以他們選擇放棄反抗,不哭不鬧。但是在與家人分離后經常一個人玩一個人學習,愁眉苦臉悶悶不樂,顯得很孤單。
3. 大哭大鬧型。大哭大鬧型的幼兒經常是一到達幼兒園的門口就開始情緒大變,一旦看見老師或者一踏入教室就開始大哭大鬧,他們聽不進去包括父母在內的任何人的勸說,這類幼兒在和家人分離時候的表現(xiàn)十分夸張,有時候未必是不想分開,可是在分開之時總是大聲哭鬧大聲嘶吼,待與父母分離之后也會恢復正常,與各位同伴嬉戲打鬧無異他人。他們就是通過這種表現(xiàn)來挽留家人的分離,可是效果未必如償所愿。
二、幼兒分離焦慮情緒產生的原因
1. 基本需要的缺失。兩三歲的幼兒總是要面臨一些獨立生活的問題,即從一直生活而又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融入到陌生而又未知的幼兒園環(huán)境。對于常處于幼兒時期的孩子來說,從未離開過家庭生活的他們將要到一個十分陌生充滿未知的環(huán)境中生活,一定會產生不安全感,因此入園時候的焦慮情緒就由此產生。這是幼兒的完整人生旅途中第一次要獨立感受挫折,獨立經受心理孤獨的成長,首次在生理上進行獨立生活,因此難免情緒受到影響,產生了不安、沉默、悲傷、哭泣、打鬧等現(xiàn)象。
2. 依戀的缺失?!耙缿偈且粋€人尋求且希望與另一個人或環(huán)境能夠保持親密聯(lián)系的傾向”。幼兒在家中的依戀就是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人,從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邁進陌生又充滿未知的幼兒園,開始集體的生活環(huán)境,失去了一直習以為常的依戀對象,幼兒心理和生理的落差就會產生分離焦慮情緒。
3. 家長的負面影響。家長也會產生焦慮情緒?;诩议L產生該情緒的研究發(fā)現(xiàn)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憂慮擔心產生的,當孩子第一次離開家進入幼兒園中開始獨立生活時,許多家長會在心里問:我的孩子在幼兒園能吃飽嗎?我的孩子比較文靜會受其他小朋友欺負嗎?等等疑慮會困擾家長。第二個原因是家長過高要求幼兒造成的疑慮,我的孩子在園內表現(xiàn)令老師滿意嗎?我的孩子能回答好老師提出的問題嗎?由于這些擔心和疑慮,自己的情緒受到影響,會不自覺地在家中或者在領幼兒回家的路上詢問幼兒,使幼兒不知不覺被影響。
三、解決幼兒分離焦慮情緒的對策
1. 家庭對幼兒正確疏導。幼兒從出生一直以來都是生活在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中,形成了依戀,一旦離開了家庭就會產生不安全感。所以,在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前家庭中的心理疏導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幼兒出現(xiàn)分離焦慮情緒的時候,家人可以采用“梯度入園”的形式,使幼兒漸漸地接受陌生的幼兒園,在幼兒將陌生的園內環(huán)境變成熟悉的環(huán)境形成新的依戀,家長則可以不在進行園內陪伴。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幼兒的分離焦慮情緒難以控制的時候可以采用“延遲入園,準時接園”的方式,以免造成幼兒內心的恐慌和焦慮情緒的加重。
2. 教師進行有效引導。教師在與幼兒交流過程中應該使用夸獎贊揚的語氣,使幼兒在園內真正感受到被老師關注被老師關心;教師還應該極力營造一種溫馨的環(huán)境多表達對幼兒的喜愛之情,使幼兒入園如回家;還應該多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他們不再過多地關注父母什么時候來接他們。
3. 幼兒園應探索管理新模式。當前形勢下的幼兒教育形勢復雜多變,焦慮情緒產生的原因很多,應該結合幼兒心理與生理發(fā)展發(fā)育的規(guī)律和狀況,著力探索一種新的幼兒園管理模式。比如,可以舉辦“家教式”幼兒教育,教師可以進入家庭中對幼兒進行指導活動等。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