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龍
摘 要: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重要內(nèi)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在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見一斑,但是在我國的中學物理教學中,存在著“重知識、輕方法;重講授、輕動手;重結(jié)論、輕過程;重機械訓練、輕實質(zhì)體驗”的問題。長此以往,實驗教學將會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因此,提高物理實驗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務必要認真解決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物理;有效學習;教學策略
物理是集實踐性和理論性于一身的基礎課程。它承載著人類探索自然規(guī)律、走向文明和進步的光輝歷程。隨著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它滲透到了生產(chǎn)、生活、高科技等領域。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
高中物理實驗及其教學是物理課程和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當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那就是:實驗教學的重視與加強,實驗設備的添置與更新,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在物理實驗教學的課堂上,經(jīng)??梢钥吹揭恍┮姽植还值默F(xiàn)象,試舉三例:
現(xiàn)象一:媒體實驗就是學生通過媒體“看實驗”。過去的實驗“看黑板”,如今的實驗“看錄像”、“看投影”。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一些原本可以讓學生動手做的實驗卻用多媒體來展示,被稱為是“現(xiàn)代技術的運用”。
現(xiàn)象二:程式化實驗,雖然學生動手,但以單純的機械操作為主。學生根據(jù)教師講解的實驗目的、器材、步驟,像做廣播操那樣,按照規(guī)定的程式進行操作,去獲取教師(或書本)所要求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或?qū)嶒灲Y(jié)果),而不需要去考慮實驗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去做,更不必考慮實驗中可能會存在什么問題,以及需要如何去解決。
現(xiàn)象三:試題實驗,就是學生用筆“做實驗”。由教師編制的大量實驗試題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而且挫傷了學生動手實踐的積極性,使實驗教學在“應試”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這些現(xiàn)象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那就是“重知識、輕方法;重講授、輕活動;重結(jié)論、輕過程;重機械訓練、輕實質(zhì)體驗”。長此以往,學生實驗學習的積極性必然會受到壓抑,實驗教學也將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
二、有效學習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豐富教學的內(nèi)容。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主要是進行“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傳承的過程,但是當前大多數(shù)物理教師并不是以此宗旨進行教學。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地倡導其學術的權威,認為學生的學識遠遠比不上老師,所以當學生提出一些創(chuàng)新觀點就馬上扼殺了,這樣大大打擊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需要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內(nèi)容,在教學的時候就需要棄其糟粕,然后取之精華,真正引導學生去了解物理思想以及物理的本質(zhì),進而引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二)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物理實驗課程的實踐性教學一定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的作用。在教學過程當中,要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主次關系。教師在物理實踐上需對學生提供一定的幫助以外,還需要時常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從學生反饋的信息與學生進行強烈的互動。學生對于教師來說是更加年輕的群體,教師可以用時下流行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這樣可以進一步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從而保證學生更加愿意將對學習中的看法和問題告訴學生,然后將自己對物理實驗課程的心得告訴教師,將自己某個方面的理解與教師進行共同的探討,從而保證教與學可以很好地融合為一體。這樣方便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此外,還可以通過組合法、類比法、替代法以及歸納法等,教學方上則可以采用延伸法和借題發(fā)揮法等等。這些方式需要教師對實驗課程有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師在講授物理學的時候,可以形成一種研究和探索問題的風氣。
三、應給學生提供科學探究的材料和時間使探究得到有效保證
首先,如果科學的探究沒有足夠的科學探究材料,那么在比較短的時間里面就很難組織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有些教師提起了探究活動的動力,但是也無法讓學生之間進行展開深入探討。為了讓課堂探究更加有效,探究的材料要在探究之前準備好,有的要用到實驗室器材,則需要教師去準備;有的用到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則需要學生去準備。如在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中,老師準備好每一組上的彈簧測力計、量筒,讓學生準備好小瓶及配重,配重可以是硬幣、橡皮泥或小石子。讓學生準備材料的好處是,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并不神秘,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科學探究并不是高深莫測,就如同小孩子過家家,可以用常見的物品完成,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
其次,在科學的探究過程中,學生要有更多的時間去實現(xiàn)自己的想法,如果發(fā)現(xiàn)了錯誤,則需要預留一些被錯誤耽誤的時間,并準備一些時間進行思考。讓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討論,學生在親歷探究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經(jīng)歷失敗和成功過后的興奮。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科學的本質(zhì)和精神。某一些科學的探究,讓學生走了很多彎路,但是遭遇挫折和失敗,學生到最后雖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學到了很多知識,豐富了自己的實踐能力。
隨著科學水平的不斷地提高,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學。因此,高中物理課程的改革同時也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教學的方式,這就意味著物理教師會提出更高更好的要求。物理教師需要樹立對于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教學理念,不能再局限于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真正打破過去那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創(chuàng)新能的作用。加強學生物理教學實踐,掌握系統(tǒng)扎實的基礎知識,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可以培養(yǎng)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