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國棟
摘 要: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價值意義在于:打造語文高效課堂,可以促進教改的深化;打造語文高效課堂,可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可以促進教師的成長。打造語文高效課堂應當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的職業(yè)習性和永恒追求。
關鍵詞:語文;高效課堂;價值
打造高效語文課堂是語文教學的切入點、關鍵點,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突破口。打造語文高效課堂應當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的職業(yè)習性和永恒追求。
一、打造語文高效課堂,可以促進教改的深化
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低效無效的課堂教學現(xiàn)象普遍存在。重復、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屢見不鮮,一味追求新理念、新模式,給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教學方法把握不準確,運用不恰當,難免劍走偏鋒,收效甚微。面對這樣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我們必須更進一步加強課堂教學改革,以教學改革的深化促進高效課堂的打造。
1.打造趣味的課堂
當前,很多學生缺少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原因在于我們仍然打著教改的旗幟重復著傳統(tǒng)的老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老師,要想方設法讓課堂充滿趣味性,使學生感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如教《黔之驢》一文,我們可以建議學生閱讀柳宗元的其他寓言故事《蝜蝂傳》,從而讓學生加深對作者憤世嫉俗的人生態(tài)度的再認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把乏味的課堂變成了生動有趣的語文天地。
2.打造靈動的課堂
靈動的課堂就是讓學生動起來,不再死氣沉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動起來的課堂更加精彩,也只有讓學生動起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才能有效實施,才能讓學生學以致用。語文來自生活,這給語文教學提供了活學活用的契機。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能結合真實的生活實際有自由發(fā)揮的余地,讓他們認識到語文即是生活,從而增強語文學習的信心。要讓學生動起來,教師一定要把好提問這一關。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提問關乎課堂的總體設計,關乎課堂教學的成敗,體現(xiàn)著教師的教學策略以及教育思想。因此,課堂提問時機要選準,正如孔子所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問題設計要新穎,難度適宜,符合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知水平,具有啟發(fā)性、引導性,力求“一石激起千層浪”。提問不一定很具體,可以聽,可以說,可以讀,可以寫,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情感,使語文能力得到訓練、提高即可。
3.打造詩意的課堂
語文本身充滿了詩情畫意,打造詩意的課堂完全有可能,更能吸引學生情緒高昂地參與其中。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堂常常是教師自信滿滿,熱情洋溢,學生興高采烈,身心愉悅。要打造詩意的課堂,老師要有詩人一般的激情,老師的激情可以感染學生,引領學生走進文章,走近作者,讓師生之情與文章、作者之情融為一體,產生或喜悅、或悲傷、或豪放、或婉約的情感體驗,真正有了心靈感動和思想的碰撞,激發(fā)表達和學習的欲望。為此,教師就要做足功課,把課堂設計成為一首具有動態(tài)美的詩歌。語文學習的內容林林總總、包羅萬象,從格言諺語到寓言故事,從清詞麗句到鴻篇巨制。無論是對散文、小說,還是詩歌、戲劇的學習探討,都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自始至終充滿詩情畫意。教師要講得精美,讀得入情,恰當引導學生體驗和感悟文章的情感美、思想美、語言美、結構美,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二、打造語文高效課堂,可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教育教學的終極目的在于培養(yǎng)人格健全、情感豐富、知識全面的高素質人才。圍繞這一目標,打造高效課堂應該本著明確的指向。高效課堂就是要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要使學生為自我發(fā)展、為社會發(fā)展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使每個學生明白:我學習是自我發(fā)展的需要,而不是為他人的評價和家長喜歡而學。只有學習目標明確,才有可能發(fā)揚懸梁刺股、囊螢映雪的刻苦學習精神。在這一前提下,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的提高、提升才是順理成章的。語文能力即是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高效語文課堂當然不是對這四種能力的簡單重復,而是“日日新”的潛移默化。高效語文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在聚精會神地聆聽中體會語文的韻味;高效語文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在暢所欲言地敘述中領略語文的情感;高效語文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在賞心悅目的閱讀中感悟語文的魅力;高效語文課堂就是要讓學生在自由快樂的寫作中品味語文的風采。
三、打造語文高效課堂,可以促進教師的成長
在打造高效課堂的大背景和大氛圍下,教師們對備課會更加扎實認真,對教法與學法的選擇更加重視,對學情的了解和掌握會更加細致,教學反思會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在打造高效課堂的大背景和大氛圍下,教師們相互聽課與評課無疑會成為一種常態(tài),由原來的疲于應付、隔靴搔癢無疑會成為自覺行為與無話不說。
打造高效課堂可以使教師切實消除課堂教學中的無效勞動,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實惠。通過提高課堂的實效性,最終沖破傳統(tǒng)課堂的束縛,形成探究、合作、民主、對話的教學氛圍,大力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鑄造一支科研型的教師團隊。
當然,教師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y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更新專業(yè)知識,不斷提高專業(yè)技能,這樣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鄭海生.淺談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新策略[J].新課程學習,2012(9).
[2]易正偉.關于語文高效課堂實施策略的理性思考[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S2).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課題《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0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