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晨,王曉晶
(沈陽城市建設(shè)學(xué)院,遼寧沈陽 110167)
長久以來,美國夢一直是美國文學(xué)中最流行的寫作對象。隨著美國的成立,它作為一種精神應(yīng)運而生。這種精神鼓勵著一代又一代美國人民,并且暗示著美國將成為最發(fā)達的國家。如今,美國已是超級大國,然而,美國夢是否依舊?其實,在1931年被首次提出的美國夢,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含義?!读瞬黄鸬纳w茨比》則在相應(yīng)的時代書寫了美國夢的幻滅。為此,本文將從《了不起的蓋茨比》概述入手,探究《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的象征性,并對《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美國夢的建立以及美國夢的破滅展開研究。
蓋茨比遇害年齡在“三十一二歲”。盡管蓋茨比的生命歷程較為短暫,不過從其整個的活動經(jīng)歷能夠讓人洞悉追求“美國夢”到夢想破滅的經(jīng)歷。
第一階段,是蓋茨比年少時,其早年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其父親的只言片語來找到美國夢的影子:“杰米是注定要出人頭地的。他總是定出一些諸如此類的決心。你注意沒有他用什么提高思想?”另外從“時間表”與“個人決心”——“不要浪費時間去沙特家,每周讀有益的書或雜志,每周儲蓄5元……”可推斷出:出生在中西部農(nóng)民家庭的他,在少年時期,雖過著清貧的生活卻對自己的成長提出了——自律、勤儉、刻苦的要求,可見他志向的遠大。這與清教徒最初來到美洲時的“美國夢”是一致的。
第二階段,要從17歲開始。那個時候的他步入了社會,將名字改為“杰伊·蓋茨比”。之所以改名的原因在于,蓋茨比從內(nèi)心無法認同自己有一雙務(wù)農(nóng)的雙親,對雙親無法提供給他想要的富裕生活也感到痛恨,蓋茨比將自己視為“上帝的兒子——這個稱號,如果有什么意義的話,就是字面的意思——因此他必須為他的天父效命,獻身于一種博大、庸俗、華而不實的美?!鄙w茨比認為人應(yīng)當(dāng)追求金錢,讓他產(chǎn)生這種想法和觀念的原因便是一個年輕人為了生活勤工儉學(xué),不過旁人對此并未加以稱贊,反而是對其鄙視有加。由此使得蓋茨比認為,唯有擁有了大量的金錢和財富,方才是成功的人生。
第三階段,就是在蓋茨比加入軍隊期間,他對黛西產(chǎn)生了狂熱的愛戀。黛西在蓋茨比眼中是完美無缺的。不過在黛西得知蓋茨比身無分文時,便無情地離開了蓋茨比,轉(zhuǎn)而嫁給湯姆這個有錢人家的子弟。蓋茨比對于金錢的力量深信不疑,對于愛情也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因此可以說,蓋茨比的悲劇命運是注定的。在蓋茨比為了所謂的愛情,而甘愿替黛西承受一切時,此時的黛西卻聽任湯姆將車禍嫁禍給蓋茨比。當(dāng)蓋茨比魂歸天國時,此時的黛西已經(jīng)與湯姆修好,并結(jié)伴出游。蓋茨比幻想的“美國夢”無情地幻滅了。這便是一個追求金錢、處處逐利的社會所一手造成的人間悲劇。
《了不起的蓋茨比》用蓋茨比的死亡來象征了美國夢的破滅,而美國夢的破滅也是有著一定的原因的。
通過對象征手法的運用,將使文學(xué)作品具備更為深厚的內(nèi)涵。如若一部作品未能運用象征手法,則其文學(xué)影響力將十分有限。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中,作者通過象征手法的運用,揭示了“美國夢”幻滅的創(chuàng)作主題。在這里,作者提到了一盞綠燈。而蓋茨比與黛西見面時,也曾提到一盞綠燈:“你家碼頭總有一盞通宵不滅的綠燈”,蓋茨比說,他每一刻都在為黛西守候,這盞綠燈就是黛西給他的愛的夢想。在以上這段話里,這盞綠燈依舊象征著蓋茨比的夢想,這盞綠燈又小又遠,似乎是縹緲而又不可及的。所以即便是蓋茨比為了黛西在奔跑,在追尋,而黛西所給予他的愛的幻想依舊是蒼白的、幼稚的、容易遭到愚弄的,預(yù)示了蓋茨比早晚會破碎的夢,也預(yù)示了終究走向破滅的美國夢。
“灰燼山谷”在本書中發(fā)揮著關(guān)鍵的象征作用。“這是一個灰燼的山谷——一個離奇古怪的農(nóng)場,在這里,灰燼像麥子一樣生長,長成小山小丘和奇形怪狀的園子……堆成一個灰蒙蒙的人,隱隱約約的在走動,而且已經(jīng)在塵土飛揚的空氣中化為灰燼了?!睆纳蕦W(xué)的角度來看,灰色通常讓人產(chǎn)生心理壓抑的情感,而且灰色是一種欠缺生機的色彩。通過對灰色這一色彩的渲染,代表了美國精神世界的狀況,表現(xiàn)為人的空虛精神,上流社會的膚淺,同時也暗示了蓋茨比所看重和追求的“美國夢”根本無從實現(xiàn)。
造成美國夢最終破滅的因之一,便是無論人的夢想如何高尚,但同彼時美國社會的發(fā)展?fàn)顩r已經(jīng)相互背離,甚至可以說是充滿著荒誕的意味。換句話說,曾經(jīng)被世人奉為箴言的富蘭克林以及卡耐基等人的話在金錢至上主義的社會背景下變得孱弱無力,同時,夢想的變質(zhì)讓美國夢也必然歸于消亡的境地。以往主張個人通過卓絕奮斗進而獲得成功的觀念已經(jīng)墮落為絞盡腦汁、不擇手段、不問是非的對金錢的攫取和占有。在蓋茨比看來,只要有了足夠的金錢,便能夠獲得所追求的一切。在這種價值觀的驅(qū)動之下,蓋茨比想方設(shè)法地獲取金錢,但他并沒有想到的是,金錢并非代表了一切。同時,在感情生活方面,蓋茨比視黛西為理想的愛侶,但他未能看清黛西的本質(zhì),因而這種感情生活也是注定會失敗的。黛西對于金錢和享樂十分看重,不過她自己的能力無法承載起自己的夢想。作品中主要角色夢想幻滅的原因還在于社會階級的限制。在當(dāng)時美國的上流社會中,階級意識已經(jīng)深入骨髓,來自社會底層的蓋茨比不管如何積累財富,但根本不會為上流社會認可。即便蓋茨比宴請了難以計數(shù)的名流,卻在下葬子日,只有他的父親、尼克以及帶貓頭鷹眼鏡的先生出席,那些蓋茨比苦心交納的名流一個也沒有到場,就像作者透過作品所說的那樣:“當(dāng)初是哪些人接受了蓋茨比的款待,他們對一無所知的主人又報以了何等微妙的敬意”?湯姆在對待梅特爾的態(tài)度上,一直保持著上流社會所享有的特權(quán),一旦感到自己的權(quán)威遭到挑戰(zhàn),便會毆打梅特爾。蓋茨比在物質(zhì)生活上能夠讓黛西收益頗豐,但蓋茨比卻無法讓黛西獲得尊崇的社會地位,因而最后還是遭遇被黛西無情拋棄的結(jié)局。在作品的尾聲,蓋茨比之父親掏出了舊書---《生仔卡西迪》,在書的封底位置,記載著蓋茨比童年的時間表。這一情節(jié)堪稱是整部作品最讓人為之動容、也最為深刻的一個細節(jié)。在全書第七章的開篇,蓋茨比解雇了仆人,并重新審視了金錢的意義,黛西代表著美好的生活,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事物對于蓋茨比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
在美國,人人都忙于追逐金錢。為達到這一目的而不擇手段,不過在財富實現(xiàn)不斷增長的同時,多數(shù)美國人的精神世界變得空洞。因此可以說,彼時的美國社會缺失了信仰,因而造就了類似于蓋茨比的悲劇。這部小說對于當(dāng)下的我國社會也有著重要的借鑒和警醒意義,在物質(zhì)水平提高的今天,社會公眾必須保持精神世界的充盈,如此方才不會成為金錢的俘虜。
[1]高文遲.《了不起的蓋茨比》黛西姓名的文化意蘊[J].語文建設(shè),2017(3X):31-32.
[2]劉慧梅,陳懇.《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炫耀性消費——休閑視角下的解讀[J].湖北理工學(xué)院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7,34(4):24-29.
[3]顏健生.試論《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人物身份博弈[J].重慶科技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7(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