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勝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與課改的進行,信息技術在日常教學中開始得到廣泛有效的運用,逐步更替了陳舊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師生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已經(jīng)逐步形成了研究性學習、互動化學習的形式,信息技術的逐步應用提高了教學的效率與實效性,使之成為現(xiàn)代化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研究知識、探索知識的有力工具。針對在農村中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素質這一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語文;信息技術
一、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運用信息技術之必要性
(一)陳舊教學模式之不足
在以往的教學中,農村中小學的語文課堂只單單依賴著“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和語文老師的一張嘴”進行語文教學,這種模式在科技不發(fā)達、教學資源匱乏、學校設施普遍不完善的情況下的確發(fā)揮過十分積極且明顯的作用。然而在科技發(fā)達,信息技術運用廣泛的今天,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與現(xiàn)代化發(fā)展實在顯得“格格不入”。如今的語文教學如果依舊依賴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必定會導致教學質量低下,教學效率不高,語文教學內容無法緊跟時代腳步等一系列問題,可見一改陳舊教學,加快信息技術進入農村中小學課堂尤為必要。
(二)現(xiàn)代教學模式之優(yōu)勢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整個社會經(jīng)濟建設速度的加快,大部分地區(qū)的學校開始逐步加快了信息化建設步伐,現(xiàn)代化教育逐步進入農村,信息化課堂也開始成為一種流行?,F(xiàn)代的教學中引進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必要的知識背景,使知識點更加形象而具體,并且為老師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為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教學奠定了基礎技術。
二、如何在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
(一)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
陳舊的教學模式下,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效率低下,在大多農村小學中,這種模式的影響重大,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能運用的教學資源少之又少,只有課本上的知識,沒辦法為學生拓寬視野。而在如今的學習生活中,可以用到的資源逐漸增多,語文教師應該把握住現(xiàn)代化科技發(fā)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合理改善陳舊的教學模式,使課堂逐步變得信息化、現(xiàn)代化、高效化,讓學生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會學習與思考,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例如:語文老師在教授《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課前自己梳理這首古詩的脈絡,查閱資料,提前做好PPT,合理正確地利用好多媒體,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促使語文課堂多樣化、豐富化,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更好地體悟語文的魅力,發(fā)現(xiàn)學習語文的樂趣并拓展學生的視野及思維。
(二)正確利用信息技術
1.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谡Z文教學中興趣也十分重要?,F(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語文教學的進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氛圍,為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先進的設備和眾多的教學資源。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實現(xiàn)了眾多資源的共享,使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亦為拓展學生的視野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氛圍。因此,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語文知識時應該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不斷為課堂增添樂趣,利用信息技術資源共享的優(yōu)勢,不斷豐富課堂內容,在教學中參考多種教學方案,查找多種教學資源,并將之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中小學生對未知世界和知識的渴求,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自主性,有效地將課堂與信息技術相聯(lián)系。
例如:語文教師在教授《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時,在課前可以去網(wǎng)上查閱資料并搜索圖片,在課上用多媒體投影展示給學生,利用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求知欲和對知識的探索欲望,進行高效有效的語文教學,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2.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景
中小學生的最大特點是喜歡直觀具象的東西,樂于接受各種新鮮的事物,在中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求知欲與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確立正確的教學目標,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景,利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促使語文教學輕松進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
例如:語文老師在教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關于這種題材的資料,在課上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并讓學生自己抒發(fā)自己的見解與思考,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設更好的學習情景和良好的條件、氛圍。
綜上所述,在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必不可少的,且其帶來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它的運用不僅為教師提供了更好更優(yōu)的教學資源,更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學習條件和環(huán)境。但是,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做到“適當、適中、適量”,明確信息技術只是為教學提供資源,只能作為輔助工具,不可過分依賴,一定要合理運用。
參考文獻:
[1]曹文兵.讓語文教學煥發(fā)生命的活力:提升中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語文建設,2014(3).
[2]劉建霞,耿磊.找準問題癥結做好教學銜接: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策略淺談[J].學周刊,2013(3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