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為群
夸美紐斯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事任何活動都需要有興趣作支撐,否則活動的效率則難以提高。
“三圓”趣味教學法的亮點、“趣”點,就在于整堂課學生充分的動態(tài),通過各種弧線跑、曲線變向運球的動作練習,節(jié)奏緊湊,新鮮感強,不時處于興奮狀態(tài),勇于挑戰(zhàn)自我能力;于寬嚴結合,激趣互動中,圓滿實現(xiàn)教學目標。
1.練習名稱:罰球弧附近運球上籃
2.練習方法:排成縱隊于罰球區(qū)左邊第一分位點處,開始時沿著罰球弧用右手運三次球后上籃,熟練后再換成左手運球上籃。
3.練習目的:此教學方法適用于那些籃球初學者,動作簡單、易掌握,并且繞著半圈運球完成動作,有挑戰(zhàn)性,學生喜歡,新鮮感強,動作可選擇練習方法多。
4.注意事項:
4.1 運球時(拍三次球),必須沿著罰球弧半圓推進,不能踩進圓圈里面,身體向圈內傾斜,重心要內移,拍按球的外后部??上冗M行右手運球上籃,熟練后再換成左手運球上籃(如圖1)。
圖1
4.2 對基本功差的同學,可先不繞圈,站在罰球區(qū)右邊第一站位點,采用直接三步(不運球)上籃或者拍一次球上籃。
4.3 對那些運球推進點小的同學(矮小或女生),允許用右手拍四次球上籃。
4.4 在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術后,可在籃球弧線與端線交點處做為起點運球上籃,不斷提高運球上籃的難度。
4.5 亦可在三分線與端線起點處,沿著三分線運球5——6次至罰球線旁邊切入上籃,不斷挑戰(zhàn)運球上籃的難度。以上方法亦可同時輪換于學生的左、右手運球上籃(如圖2)。
圖2
練習名稱一:圓圈運球追逐
1.練習方法:四人一組持球于圓圈外四個點上,老師發(fā)出信號后,沿順時針方向快速運球,并盡可能用手輕拍打前面同伴的臀部。再發(fā)出第二次信號后,即急停轉身變方向運球,繼續(xù)追趕前面同伴,如此反復變換方向運球,不斷完成老師發(fā)出的信號動作。該繞圓圈運球追逐練習,要求學生不斷在快速運球中,完成左右手的急停變向運球,并且還要追趕同伴,可以分成多個小組,同時在三個圓圈進行(如圖3)。
2.練習目的:此練習方法包含了運球快速移動及變身運球技術,實用面廣,動作難度大,刺激、富有挑戰(zhàn)性,綜合素質練習效果好。對學生的急停、變向轉身,快速反應提出更高要求。
3.注意事項:
3.1 運球者重心要降低,身體向圓圈內傾斜;
圖3
3.2 運球時,拍按球的后外側部,球落點盡量靠近圓弧線;
3.3 急停變向時,外拉球向外轉同時換方向,球落地后即換手運球;
3.4 運球拍打前面同伴時,必須輕拍,同時要控制好自己的球速。
練習名稱二:移動盯人防守
1.練習方法:五人一組位于圓圈線上五個點處,聽到起動信號后,五人圍繞圓圈慢跑,當聽到停止的信號,立即跑向最近持球的隊友做出防守動作,哨聲再響后,五人又繞圓圈慢跑,如此反復練習(如圖4)。
圖4
2.練習目的:在移動中尋找防守目標,不斷提高個人的反應、判斷、防守能力。此教學方法趣味性濃,易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注意事項:
3.1 慢跑中聽到信號后,要馬上找到自己最近目標點,而不是跑向遠端目標,及時做好防守動作;
3.2 不能同時一個目標有兩人爭搶,后來者必須馬上尋找沒有防守的目標;
3.3 靠近持球者后要不斷原地微跳步,張開手臂,做好橫向防守動作。
練習名稱:中場運球上籃
1.練習方法:分成兩組,每人一球站在中線圓圈的兩邊,各距離中圈二米處。開始運球后沿著中圈用左手運球,經(jīng)過半圓后換為右手運球,沿前場罰球弧圈右邊運球上籃,上籃后再自己搶球從場外運球到對面排隊,準備下一次的換方向運球練習(如圖5)。
圖5
2.練習目的:此練習方法是通過弧線跑運球,既能練習學生變向跑的技術,也能檢驗學生左、右手變向運球的綜合能力,學生練習起來興趣濃,積極性高,效果好。
3.注意事項:
3.1 女生三步上籃起點一般是在運球到罰球線時再拍一次球后即跨步上籃。
3.2 學習此練習前提必須是先學會左右手運球。
3.3 如果要求最后左手上籃,開始必須是用右手沿右邊圓弧運球。反之,則是先左手運球,最后右手上籃。
3.4 兩個對面的同學必須同時起動,運球各自繞過中圈,否則,容易出現(xiàn)碰撞。
練習名稱二:運球——傳球切入——接球上籃
1.練習方法:分成兩組,每人一球站在中線圓圈的兩邊,各距離中圈二米處。開始運球后沿著中圈用左手運球,經(jīng)過半圓后即傳球給處于罰球線附近的隊員,沿前場罰球弧跑進接球上籃。再從場外運球到對面排隊,準備下一次的換方向運球練習(如圖6)。
圖6
2.練習目的:此練習方法通過繞圓弧線運球,傳球、切入上籃,一氣呵成,綜合技術要求高,對運球長傳快攻打下良好的基礎;兩個半籃同時進行練習,氣氛濃,易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效果好。
3.注意事項:
3.1 過中線后注意長傳球的方向和力度,跟進要及時。
3.2 女生如果傳球力量不夠,可運球過中線后拍一次或二次球再傳球跟進上籃。
3.3 回傳給切入上籃的球要傳到位,可單手側傳或雙手下手傳球。
3.4 為了提高同伴上籃的成功率,回傳球的同學可以站在罰球線與三分線相交點處傳球。如果要加大回傳接球的難度,傳球者可位于罰球線第二分位線與邊線交接點或端線底角處傳球。
3.5 此教學方法必須是左手先運球,最后是右手上籃,反之,則右手運球,左手上籃。
練習名稱一:全場三圓運球——傳接掩護上籃
1.練習方法:甲乙兩人一組各位于三分線和端線交點處(甲持球),兩人同時(甲運球)起動后,在罰球圓頂附近甲把球傳給插上的乙,乙向前運球繞過中圓再傳球給跟進插上的甲,甲運球上籃,乙搶后再繞罰球圓運球回,返回方法同前,此方法適合一定層次的水平學生(如圖7)。
圖7
2.練習目的:該練習包括了運球、傳球、掩護配合的綜合技術,強調兩人的協(xié)調配合,傳、接球的方法、力度,吸引力強。通過練習,能促進學生掩護配合動作的進一步提高。
3.注意事項:
3.1 甲第一次與乙交匯時用右手運球,低手或球彈起時輕傳球,切忌用力傳球;
3.2 兩人每次交匯時,接球同伴必須跑傳球者運球手的一側(外側),傳球者把球傳出后貼近插后跟上,否則,容易出現(xiàn)碰撞。
3.3 兩人的全場移動,盡量貼近三個圓圈走,這樣難度會加大,練習效果會更好。
3.4 練習時如果甲最后是右手上籃,回來乙必須是左手上籃;如果前去時運球者是用右手運球,回來時就必須是左手運球。
練習名稱二:全場S形運球——傳切上籃
1.練習方法:排成縱隊站在罰球線與端線交匯點,開始時用右手運球繞過罰球圈左邊的障礙物,換左手運球繞過中圈旁邊的障礙物,馬上傳球給處于罰球線與邊線交匯處的同伴隊員,沿弧線跑進接球上籃,再用同樣方法返回(圖8)。全隊進行準備活動時,也可借助三個圓圈S形跑進練習,易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一種很有趣的熱身方法。
圖8
2.練習目的:通過全場弧線、曲線的運球跑進、傳切上籃練習,不斷加大籃球傳、切綜合技術難度,激發(fā)學生練習的熱情,充分的展示自我,促進學生傳球技術進一步的提高。
3.注意事項:
3.1 右邊開始運球,經(jīng)過三個圈運球、跑進,傳切,最后右手上籃,反之,則是左手上籃,要求同學們的變向運球,長傳跟進要一氣哈成。
3.2 通過中線后的傳球要到位,跑動跟進及時;負責回傳球的同學不能等球,要積極移動,主動接球?;貍髑蛞m中,恰到好處。
3.3 如果是兩邊同時進行練習,注意控制兩邊隊員的起動時間,及跑進線路,防止互相碰撞。
3.4 對初學者,可先從中場運球繞半個圈后傳球,跟進接球上籃。
以上八種籃球選項課堂中的“三圓”趣味教學方法,是從個人的簡單運球上籃,到半場的變向運球上籃,最后是全場的兩人各種配合運球、傳球切入上籃,先易后難,從淺到深,循序漸進,靈活多變,各種層次的學生在輕松自在的環(huán)境氛圍中玩有所獲,學有所得。學生通過這些方法的練習,體會到了“三圓”教學的益處所在,不少人的籃球技術大大提高,能從簡單的三步運球上籃,到各種變向運球、全場的移動、傳切配合。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充分利用籃球場上的資源,挖掘、探索“三圓”中的各種教學方法,能改變以往的那種沉悶氛圍、機械式的教法,易于激發(fā)學生熱情,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促進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高。
[1]李燕強.試論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8(02).
[2]趙院生.高中體育教學中籃球游戲的創(chuàng)編原則探析[J].成才之路,2012(05).
[3]姜文霞.趣味籃球對初中生基本身體素質及鍛煉態(tài)度影響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4]毛富民.趣味教學法在高中籃球課題中的運用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