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祥
摘 要:課間活動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結合小學課間活動開展實踐,分析了花樣跳繩在課間活動中的運用現(xiàn)狀,探討了開展花樣跳繩運動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花樣跳繩;小學生;課間活動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如何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全面發(fā)展是學校教育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課間活動作為學校生活的重要內容,是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和快速成長的關鍵時期,開展多樣化的課間活動能夠調動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有效提高課間活動的質量與效果,保障小學生的健康成長。跳繩是我國的一項傳統(tǒng)運動形式,對于運動場地、運動器材等方面的要求不高,具有容易操作、技術簡單、參與度高的特點,同時對于提高小學生身體柔韌性和靈活性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刺激他們的骨骼生長,培養(yǎng)良好的身體平衡感。當前,花樣跳繩活動已經在部分中小學課間活動中廣泛開展,起到了豐富學生生活、緩解學習壓力、提高學生體質的重要作用。但是現(xiàn)階段花樣跳繩在小學課間活動中的運用仍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種種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去面對和解決。
一、花樣跳繩在小學課間活動中的運用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花樣跳繩是一種融合舞蹈、音樂、體育等多種元素的新興運動項目,具有較高的體育鍛煉價值?;犹K在進入小學課間活動后,得到很多學生的青睞,成為一項重要的體育鍛煉項目。但是當前花樣跳繩在課間活動中的開展尚未走上正規(guī),一方面花樣跳繩運用的普遍性不高,時間缺乏連續(xù)性,另一方面活動形式創(chuàng)新程度不高,無法真正吸引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課間活動主要有正搖個人短繩或反單搖跳、集體長繩、跑字跳等形式,學生的跳繩水平也處于起步階段。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學校管理者對于課間活動的時間和頻率不夠重視,導致花樣跳繩運動缺乏時間保證。同時,部分學校缺乏專業(yè)師資力量,花樣跳繩一般由體育教師擔任指導,由于缺乏專門的技術訓練,在練習和活動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技術支持,跳繩花樣也受到一定的局限。
二、花樣跳繩在小學課間活動的實施對策
(一)創(chuàng)新花樣跳繩運動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鍛煉
在課間活動中開展花樣跳繩運動,需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調動其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成為這項體育運動的主體。首先,教師要針對花樣跳繩的動作要領和運動形式進行多樣化的編排和組織,讓學生對這項傳統(tǒng)運動感到耳目一新,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其次,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身體條件和特長為不同學生選擇適宜的跳繩形式,真正讓學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去。第三,教師還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充分發(fā)揮組織者、管理者的作用。
(二)制定花樣跳繩活動計劃,培養(yǎng)學生堅持運動的習慣和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但受年齡特點的限制,他們也很容易喪失興趣,注意力不容易長期保持,也很難主動堅持一項運動。針對這一特點,教師要針對花樣跳繩活動的開展制訂詳細的開展計劃,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習慣和運動興趣。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花樣跳繩進入課間活動的重要價值,并積極向學生介紹和宣傳參與這項運動項目的意義。其次,教師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了解學生在鍛煉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時疏導學生的學習障礙。第三,要將跳繩運動納入學生的考核體系中,將學生的參與情況、運動成績等予以記錄,在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劃中予以參考。
(三)開展多樣化的競賽活動,促進花樣跳繩項目的實施
花樣跳繩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具有競技性的特點。為提高學生的跳繩技能,學校和教師方面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競爭中提高運動技能,發(fā)展身體機能,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一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內開展各種比賽活動,讓學生之間、班級之間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原則進行競爭,提高學生對花樣跳繩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內形成選拔機制,選擇在花樣跳繩方面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去參與各種公開競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
(四)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技術水平,保證花樣跳繩活動的高效開展
針對當前體育教師在跳繩教學和跳繩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學校要加大對教師的專業(yè)化培養(yǎng),幫助體育教師加深對跳繩知識的了解,提高體育教師的跳繩技能和教學技能,為開展花樣跳繩運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學校方面還要針對花樣跳繩需要的各種場地、設施、時間等做出統(tǒng)籌和合理安排,確保體育教師和學生能夠無障礙地開展這項活動。此外,學校方面還要根據(jù)不同班級、不同年齡的學生來設置差異化的花樣跳繩項目,既要符合學生的身體發(fā)展特點,也要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心理需求,使這項運動獲得良性發(fā)展。
總之,花樣跳繩運動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運動習慣、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在課間活動中開展花樣跳繩運動要根據(jù)學校和學生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運動形式,豐富學生的參與體驗,為小學生帶來更加豐富的學校生活,培養(yǎng)小學生堅持運動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李佳佳.推廣花樣跳繩進入小學大課間活動的創(chuàng)新嘗試[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92-93.
[2]時杰.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在課間體育活動中推廣花樣跳繩的可行性[J].運動,2015(24):61-62.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花樣跳繩”引入農村小學陽光大課間活動的實踐探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51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