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陽市岷江東路逸夫學校 尹紅梅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綜合性學習是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相并列的一個項目,自課改以來,成為語文教材不可缺的一個板塊。它體現(xiàn)為一種學習方式,表現(xiàn)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讀寫聽說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溝通、課堂學習與時間活動的緊密結合,以其開放性、實踐性和探究性,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綜合性學習既是新課改的亮點,又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新課題,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新難點。語文“綜合性”的寓意有兩點:一是聽說讀寫融于一體,尤其是把寫作與口語交際滲透于綜合性學習之中,中心內容是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二是突出學習過程中的探究性,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篩選信息與研究問題的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一般采用這幾步教學。
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個活動階段應該做什么。我的基本原則是:教師精心設計學習情境,學生明確任務,有組織、有章法地開展活動。具體操作可參照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中有關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建議進行。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探究,發(fā)掘利用生活中的語文學習資源,讓學生自主開展活動,千萬不能人本主義,越俎代庖。新教材中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開放性以及面向生活、面向實踐的引導性、示例性和可選擇性等特點,它與閱讀教學有著顯著的區(qū)別,要矯正過于依賴課本和把課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閱讀教學上的傾向。如果把語文綜合性學習單元當作課文中的選文放在課堂并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這就完全背離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質特點。如在教授七下綜合性學習《孝親敬老,從我做起》時,我就提前布置任務,先征集活動方案,讓學生自主匯成方案,然后自由組合小組,收集資料,每組自己設計活動主題,最后每個小組分享體會與感受。讓學生明白“孝親敬老”的真正含義,在現(xiàn)實生活中施行。
目標在活動過程中,在不斷生成中,從一定意義上講,過程即目標。因此,不能把學習活動的過程僅僅當作實現(xiàn)目標的途徑和手段,而要發(fā)掘活動過程的教育價值,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言行及時評價、激勵和督導。例如,九上“走進小說新天地”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單元,其中有一項“小說人物大家談”的主題活動。開展這一主題活動,決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看看名,而是如同課文的要求那樣,要學會梳理小說情節(jié),試著從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小說主題?!彼?,在指導這一活動時,一定要關注學生在“喜好選擇”“與小說主人公對話”“感想”等的具體活動過程中的投入、體驗和表現(xiàn),調度、引導學生走進名著,心靈貼近主人公,在與小說人物“相識、相知、相交”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的獨特體驗、感悟、遐思……學生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表現(xiàn)、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言語方式,這正是要達到的活動目標。教師的責任就是在活動過程中給予引導、激發(fā)、鼓勵,而不能僅是在活動結束后來篩選優(yōu)劣。
以上就是我在新教材的《綜合性學習》中的教學點滴,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不斷改進,獲得新的體驗,把《綜合性學習》教學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