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盈
(天津生物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天津 300462)
中藥檢測技術在我院中藥專業(yè)屬于專業(yè)核心課程,開設此課程的目的主要是使學生掌握中藥顯微鑒定及理化鑒定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勝任中藥檢驗崗位相關工作。為提高專業(yè)教師的教學水平,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針對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對中藥檢測技術課程進行說課設計。
中藥檢測技術是中藥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在學生第三學期開設,共64學時。先修課程有無機及分析化學、中藥識別與應用技術,后續(xù)課程有中藥檢驗崗位綜合實訓。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對中藥進行顯微鑒定和理化鑒定,從而能夠勝任中藥檢驗崗位相關工作。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中藥顯微和理化鑒定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掌握中藥顯微鑒定和理化鑒定的一般程序以及基本操作技術,學會《中國藥典》中規(guī)定的中藥的常規(guī)檢測方法。技能目標: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藥品標準和藥品檢驗管理制度,學會處理各種數(shù)據(jù),書寫并出具檢驗報告,初步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具有查閱文獻、獲取知識的能力。素質目標:培養(yǎng)學生以科學、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從事中藥檢測工作,樹立“依法檢驗”“質量第一”的觀念,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創(chuàng)新精神,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品質。
本課程依照中藥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目前企業(yè)對高職人才的需求,以項目教學為主線,在每個項目中,依據(jù)工作過程進行任務驅動,形成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理論知識為背景,以技能訓練為重點的課程結構,強調教、學、做一體化,實現(xiàn)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與企業(yè)要求零距離對接。
采用董怡主編的醫(yī)藥高等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示范教材《中藥檢測技術》作為本課程的教材。該教材重點論述了中藥檢測基礎知識、中藥鑒別技術、中藥檢查及浸出物測定技術和中藥含量測定技術4個方面的內容,以2015年版《中國藥典》為依據(jù),以中藥檢驗工、中藥調劑員等相應職業(yè)資格要求為導向,以藥品相關企業(yè)崗位需求為主體,將工作內容設計成相關聯(lián)的學習項目,每個項目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建立工作任務與知識、技能的聯(lián)系[1]。
以中藥專業(yè)中藥檢測技術課程標準為依據(jù),設計了4個項目,共21個工作任務。項目一為中藥檢測基礎知識,包括中藥檢測的依據(jù)、中藥檢測的內容、中藥檢測的程序3個工作任務。項目二為中藥鑒別技術,包括根和根莖類中藥的鑒別、皮類中藥的鑒別、藻類和菌類中藥的鑒別、葉類中藥的鑒別、全草類中藥的鑒別、花類中藥的鑒別、果實類和種子類中藥的鑒別7個工作任務。項目三為中藥檢查及浸出物測定技術,包括雜質檢查、水分測定、灰分測定、重金屬及有害元素檢查、農(nóng)藥殘留量測定、黃曲霉毒素測定、浸出物測定7個工作任務。項目四為中藥含量測定技術,包括中藥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檢測技術、中藥薄層色譜檢測技術、中藥氣相色譜技術、中藥高效液相色譜技術4個工作任務。
高職學生具備當代青年學生的特點,年輕有朝氣、活潑好動、樂于學習和接受新思想,動手能力強。但有的學生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對中藥的顯微鑒別和理化鑒別理解吃力,導致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教學方法和手段必須有助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fā)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理念。本課程針對不同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
3.1.1 任務驅動教學法 本課程將傳統(tǒng)學科體系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4個教學項目,圍繞項目組織和開展教學,項目下設工作任務,使學生直接參與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任務的實施,學習過程成為人人參與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活動過程,注重的不是最終結果,而是完成任務的過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實現(xiàn)教、學、做一體化。
3.1.2 案例教學法 將有關中藥檢測的案例與教學內容自然結合,例如在花類中藥的鑒別學習中,通過對“金銀花與山銀花事件”的導入,組織學生利用網(wǎng)絡查找資料,分析案例,展開討論,對比現(xiàn)行金銀花和山銀花的藥品標準對金銀花進行檢測。通過案例教學,運用中藥檢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1.3 觀察比較教學法 對于顯微特征相近、品種復雜或偽品較多的中藥材及飲片的鑒定,可以采用觀察比較法,如洋金花、金銀花粉末特征的比較。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可以總結出易混中藥或正品與偽品的鑒別要點。通過觀察→比較→總結→點評的方式,達到鑒別藥材真?zhèn)蝺?yōu)劣的目的。
3.1.4 角色扮演教學法 讓學生扮演藥品檢驗人員,將真、偽、優(yōu)、劣的樣品同時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對這些樣品按規(guī)范的程序進行抽樣、鑒別、復核、填寫檢驗記錄,出具檢驗報告單。檢驗記錄必須數(shù)據(jù)原始、真實,內容完整、齊全,書寫清晰、整潔。整個過程以學生獨立工作為主,教師加以提示、引導,教師對檢驗過程及檢驗記錄和報告做出評價。這種方法讓學生在學到中藥檢測技術的同時,樹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增強職業(yè)素養(yǎng)。
3.1.5 演示教學法 演示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教具,或通過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教學方法[2]。例如在介紹粉末標本片的制作時,教師可以將制作粉末標本片的全過程錄制成視頻,一邊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邊講解操作注意事項。在學習薄層色譜法操作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分步演示薄層板的制備、點樣、展開、顯色等過程,使學生能夠在學中做、做中學。
3.1.6 翻轉課堂教學法 在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分析教學目標,研究哪些內容適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將選取的內容制作成時長不超過十分鐘的微課,發(fā)布至網(wǎng)絡平臺。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成果交流,如知識競賽、實踐操作、技能比拼等。教師根據(jù)每堂課的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點評總結,并指導學生及時回顧教學資料。例如學生在課前利用網(wǎng)絡對雜質檢查微課進行學習,課堂上學生按照微課中提到的方法對中藥飲片進行雜質檢查,并計算雜質含量。在學生實踐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并根據(jù)學生對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和打分。
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圖片形式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展示藥材及飲片的組織構造及粉末特征,可以把圖片進行放大,或做成立體的圖形,使學生對某一復雜的結構更加容易理解,從而正確快速地認識顯微特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我們還錄制了多個教學視頻,包括顯微鏡的使用、粉末標本片的制作、中藥雜質檢查、中藥水分測定、濕法制備薄層板、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的使用等,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對相應的操作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在實訓過程中,如果學生忘了操作步驟,也可以打開手機中保存的相應視頻,掌握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以保證操作的準確性。在教學場地方面,利用校內實訓中心開展項目教學,讓學生感受到真實的崗位環(huán)境,為以后盡快融入工作環(huán)境奠定基礎。為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教師可通過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與學生在課后建立多種形式的廣泛聯(lián)系,不僅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還能盡快解答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的疑問。
將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分項目進行考核,再將項目考核成績與期末考核成績相結合,得出學生最終成績。將理論評價與實踐評價相結合,每個項目的考核成績由知識、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組成,采用筆試、口試、實踐操作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以項目二中藥鑒別技術中的花類中藥的鑒別——金銀花的顯微鑒別為例,說明教學的組織安排。
第一步,課堂導入,布置任務:導入“金銀花與山銀花事件”,要求學生利用網(wǎng)絡查找“金銀花與山銀花事件”,一探究竟,查找資料時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中國藥典》自1963年版開始收載金銀花,其植物來源是什么?1977年版《中國藥典》在金銀花標準中增收的3個植物來源分別是什么?2005年版《中國藥典》為什么將金銀花和山銀花分列,植物來源分別是什么?2015年版《中國藥典》中金銀花和山銀花的植物來源分別是什么?金銀花和山銀花的性味歸經(jīng)、功能主治、有效成分有何區(qū)別?金銀花和山銀花可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鑒別?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資料后,學生明確實訓任務為金銀花的顯微鑒別,實訓目的為會制作粉末標本片以及能找出金銀花的顯微鑒別特征。
第二步,查閱藥典,認識顯微特征:學生查閱最新版藥典,找出金銀花的顯微鑒別要點,通過圖片認識顯微特征。
第三步,制訂計劃:教師協(xié)助學生對金銀花的顯微鑒別制訂詳細的工作流程:(1)檢查上次清場情況。(2)檢查顯微鏡狀態(tài)。(3)制作金銀花粉末標本片。(4)在顯微鏡下觀察金銀花顯微特征,拍照,上傳班級微信群,建立資源庫。(5)根據(jù)記錄,書寫檢驗報告。(6)清場,簽字確認。
第四步,組織實施:教師指導學生按照工作流程對金銀花進行顯微鑒別。
第五步,檢查評價: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金銀花顯微特征,拍照,上傳班級微信群,教師根據(jù)工作過程和成果對每組學生打分,并開展競賽,以上傳至微信群中的顯微照片的時間給予不同的分數(shù),以此調動學生準確快速找到顯微特征的積極性。最后,對學生的原始記錄和檢驗報告進行評價。
中藥檢測技術課程設計理念強調教、學、做一體化,課程內容安排以企業(yè)相關崗位要求為依據(jù),符合職業(yè)教育要求。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注重學生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己朔绞蕉鄻踊?,并以競賽方式開展,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1]董怡.中藥檢測技術[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
[2]張桂芳,賴小平.藥用植物學“蘭科”的說課設計[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14):2251-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