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陽
文言素養(yǎng)是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組成部分,是每個高中生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之一。然而,就高中生文言文學習的客觀事實來看,由于文言文與白話文有一定程度的差異,高中文言文又有內(nèi)涵豐富和語言簡練等特點,使得高中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并且在解讀其意義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分歧,導致高中生對于學習文言文不是很感興趣。因此,針對這些現(xiàn)象,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學習效率就成了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研究專題。
在高中文言文學習過程中,背誦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背誦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容,體會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內(nèi)涵,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所以,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就是從熟讀到能夠背誦出來,這對于提高學生文言文的翻譯和理解等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在背誦文言文的過程中,不能死記硬背,要講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一、抄讀法
學生在背誦文言文的過程中,利用抄讀法對文言文進行背誦,需要學生的眼、口、手、心等綜合運用。學生的眼睛看文言文的字、詞以及句子,嘴巴需要朗讀相對應的字、詞以及句子,心里還要想著怎么更好地理解這些字、詞以及句子。在背誦文言文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很好地綜合利用眼睛、口、手以及心等方面的作用,從而將文言文熟記于心。
二、累進法
這種文言文背誦方法就如同滾雪球。先讀文章的第一句,接著讀文章的第二句,再接著將第一、二句一起連著讀出來,最后將第一、二句一起連著背誦出來,以此類推,學生通過一兩句到最后的三十句或者更多經(jīng)過慢慢的積累,逐漸將整篇文言文背誦出來了。
比如,教師在講解完《蜀道難》時,可以利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將全班學生分為好幾個學習小組,以比賽的形式給小組成員安排背誦任務,哪個學習小組背誦得最快并且最完整,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文言文的積極主動性,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言文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學習效率。
三、化整為零
這種方法先通讀整篇文言文,將其看做是一個整體籠統(tǒng)地讀完,有點像囫圇吞棗,然后,把整篇文言文分解成若干意義段落,再對每個不同意義的段落進行熟讀,進行背誦即可;通過意義段落的分解,學生可以清晰地知道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寫作思路,使學生對整篇文言文所描寫的人和事物等方面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學生接著根據(jù)整篇文言文的發(fā)展脈絡,根據(jù)實際生活的邏輯和事情發(fā)生的前因后果,將整篇文言文連貫起來,使得文章的中心主旨更加清晰。當學生熟讀文言文之后,可以快速地記住文言文當中的每個句子。另外,學生背誦文言文時,可以采取分段背誦的方法,將每個段落熟讀,接著將每個段落連貫起來就是整篇文言文了。
四、照看譯文背誦法
在背誦文言文的過程中,學生使用照看譯文背誦法,主要是將文言文通篇翻譯成白話文進行背誦。比如,學生在背誦《阿房宮賦》的過程中,首先將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接著根據(jù)翻譯的現(xiàn)代漢語,將這些現(xiàn)代漢語返回古代漢語,
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將翻譯出來的文言文恢復到原本的文言文。學生這樣翻譯和恢復多次之后,不僅提高了文言文翻譯的能力,促進學生比較古今詞法與句法之間的差別,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背誦文言文的速度,對于剛剛開始學習文言文的學生而言最為簡單易懂。
五、三抓法
三抓法指的是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以文章的自然段為單位來實行三抓法進行學習。比如,學生在背誦《燭之武退秦師》時,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內(nèi),先抓住本段中的“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這一中心思想,接著文章講述了燭之武是如何說服秦伯的,最后,燭之武成功地說服了秦伯,使得秦國和晉國都退兵了,鄭國幸免于難,鄭國的百姓避免遭受戰(zhàn)爭的疾苦。利用三抓法可以對背誦文章起到連貫性作用,將整篇文言文全部連接起來,為學生的背誦起到提示的作用。學生根據(jù)文言文的寫作順序進行背誦,可以有效提高背誦文言文的效率和質(zhì)量,更加深入地理解文言文的內(nèi)涵以及作品的寫作背景。
綜上所述,與白話文進行比較,文言文更加講究韻律,對于聲韻的要求較高,而白話文就像平時說話一樣,沒有那么高的要求,能夠被選入到高中文言文教學目錄當中的文章,一定都是內(nèi)容比較優(yōu)質(zhì)、朗朗上口的優(yōu)秀文章。在高中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朗讀和背誦經(jīng)典名篇,這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高中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語感也非常重要。教師還應當注重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結構層次,幫助學生快速熟悉和理解文章脈絡,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進而提高文言文學習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