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錦州市義縣地藏寺滿族鄉(xiāng)學校 劉志鋼
初中生由于心理不穩(wěn)定、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不同步、對家庭的高度依賴等,很容易產(chǎn)生不健康的心理,使他們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慮,會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因而更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
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心理障礙已成為初中生身心健康的頭號大敵。而我們的家庭是與學生成長密不可分的,而恰恰很多家長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很多父母只重視子女的成績,只關心子女的身體健康,存在著重智輕德,重身體鍛煉輕心理保健的誤區(qū)。個別家庭,不僅不能意識到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且面對子女的反常行為往往采取粗暴簡單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則在孩子成長中面臨的各種生理、心理問題時不能及時地給予指導和幫助,導致子女產(chǎn)生心理障礙。
例如:考試焦慮癥
[個案]“我現(xiàn)在一拿到試卷,腦子里就一片空白。”小彤從小成績優(yōu)異,可進入九年后,成績一降再降,一心想考重點高中的她一直都在自我加壓的情緒下緊張學習??倧土曢_始后,她每次拿到試卷,腦子就一片空白,數(shù)理化公式模糊不清,以前會做的題現(xiàn)在也不會做了。她說:“我覺得自己無顏面對父母,還不如死了算了?!?/p>
[應對]每個學生都有考試焦慮癥,只是程度因人而異,顯然小彤是得了典型的考試焦慮癥。這時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耐心鼓勵。家長應該先接納孩子的緊張焦慮,傾聽孩子說說他的擔心與不安,為他減壓。孩子也可以找一個親密朋友,把種種委屈都發(fā)泄出來。
當孩子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時,父母總是更加責難孩子不認真,不努力,甚至打罵孩子。結果造成的惡果是:子女怕學習,在學校與同學關系不好,對老師的教育反感;在家里與父母的關系更是一團糟。有些學生因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最終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與家長最初的愿望背道而馳。
那我們家長應該怎樣關注和面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呢?
第一,解決問題,培養(yǎng)應對問題能力。
每個學生都生活在社會中,當遇到一些矛盾和沖突。他們?nèi)狈獙Φ膽B(tài)度和辦法,不知道從什么地方著手解決問題,這樣容易產(chǎn)生苦悶、難過、恐慌等心理問題,長此以往,將使他們處于抑郁、焦慮之中。因此,應該教育和訓練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他們尋求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驟。使他們學會主動地適應環(huán)境,盡快地從遇到的問題中解脫出來。在解決問題中成長,在成長中解決問題。
第二,認識情緒,培養(yǎng)緩解壓力的能力。
初中生由于生活經(jīng)驗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對自己的情緒有時難以把握,在遇到困難和矛盾時不會調(diào)整和控制情緒,造成許多的煩惱和沖突,因此,要培養(yǎng)他們學會緩解精神壓力,尤其是對一些情緒壓抑的事,要教育他們懂得學會宣泄和放松,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從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難時有能力做出冷靜的處理。
第三,心理教育環(huán)境化,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
營造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從學校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和影響,因此,優(yōu)雅、潔凈、文明、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校園中名人畫像、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園里繁花點點,綠樹成蔭,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這些自然風景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悅中受到教育,在學習中愉悅身心。
第四,創(chuàng)設育人情境,促進學生心理品質(zhì)的優(yōu)化。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單純的口頭說教,更應該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上促使學生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質(zhì)。如現(xiàn)在一些學生自制力差,逆反心理強。教室里有紙屑箱,他偏把紙屑往窗外丟,看見瓶罐偏要用腳去踩和踢,隨意攀折花木等。如果在校園內(nèi)各個角落安放多個環(huán)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園地上豎起木板,寫上"請愛護我們吧!"等懇請的話語,學生不忍心破壞,過去的壞毛病也改了??梢姡辛私】盗己玫男睦硭刭|(zhì)就能表現(xiàn)出最佳的行為效果。
第五,心理教育家庭化,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是不夠的,學生的心理問題,學校只能在極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矯正和引導,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影響也尤為重要??梢哉f,大部分初中生的心理障礙都與其父母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養(yǎng),學校要與家庭緊密配合,教師與學生家長要加強溝通,時刻關注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對家長給予適當?shù)闹笇?,對學生給予及時的疏導。有些初中生有社交恐懼心理,害怕不被人接納,或嫉妒別人,或看不慣別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長應鼓勵孩子多交友,在擇友上加以指導,過多指責、約束孩子反而會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
澆樹要澆根,育人要育心。在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學校,仍埋頭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中學生的心理需求。也希望我們各級學校,真正重視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敷衍了事,不要只有課表而無實際授課。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