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qū)東城街長埔小學 劉順平
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先生的一番話,經過這幾年的工作,深有體會:離開了情感,教育無從談起。那么,作為一個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就更要做一個有“心”人,時時處處地去觀察、關心學生,與他們建立深厚的友誼,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與安全感。從擔任班主任至今,我明白教育是需要用心的,特別是愛心、耐心、信心。
愛心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老師,應時刻奏響充滿愛的旋律的交響樂,撞擊學生的心窩,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渴望,讓愛細潤心田。
這學年,我接的班里有一個這樣的孩子:黝黑的皮膚、單薄的身子,小小的眼睛閃閃發(fā)亮。閃閃的眼睛里充滿了智慧,一看就是聰明的孩子??墒撬纳盍晳T和學習習慣很差:學習用具不整理;書本隨意放,桌子上、地上都是書本、垃圾;經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平時上課,隨意離開座位,隨意插嘴,擾亂課堂的正常秩序。同學們都不喜歡做他的同桌,甚至說他身上有味道,很臟。是什么原因導致他的不良習慣?經過觀察、與家長溝通以及與孩子談話中得知:因為爸媽工作忙,奶奶顧及不到,才會在生活習慣、學習習慣上落下來。了解到他的情況,我就想辦法幫他改正。利用課間時間,我常常與他聊天,談起了他生活上點點滴滴……不經意間,提到要洗臉刷牙的事,并說如果一個人不整理好自己的儀表是不會有朋友的。他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腦袋,靦腆地說:“我今晚會記得刷牙洗臉的,我想有朋友?!钡诙煸缟希灰姷轿?,就大聲地說:“劉老師,我今天刷牙、洗臉了,也整理好自己的著裝了。”我見狀,立刻表揚了他。后來,也經過了多次提醒他在生活上要注意,漸漸地他感受到了我對他的愛,也慢慢在進步了。據值日老師反映,他的文明禮儀有了很大的進步。每天早上大大方方地跟老師打招呼,不打架,不隨意離開座位。有時在家沒寫作業(yè),老師還沒有批評,他就很內疚地說“對不起,劉老師。我昨晚沒有完成作業(yè),我今天補回來。”看著一個已經知道錯誤,愿意改正的孩子,我也不忍責備。
對于他的轉變,我體會到:對個別讓教師頭疼的學生,不能用粗暴的訓斥、簡單的說教。需要教師用一顆愛心去關懷學生,用一顆愛心給予他們更多的安全感。
一年級小學生,對于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還不適應,每一項規(guī)章制度對于他們來說都極其陌生。為了使他們能夠及早進入角色,適應學校的生活,我時時處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常規(guī)教育,讓他們及早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即使這樣,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樣,過渡的時間也就不一樣。
有一次,有家長跟我說,孩子很怕劉老師,但是又最喜歡劉老師。說:“怕是因為犯了錯誤,劉老師會批評,喜歡是因為劉老師經常關心他,讓他感到很親切。”這個孩子是個有著閃閃的眼睛,紅潤臉蛋的小男孩。他比較愛玩,喜歡跟其他同學追逐打鬧。因為年紀比較小,對于力氣方面把握不準,經常有小朋友投訴他打人。經過幾次的打鬧事件后,同學們都對他有意見。見此情況,我常常找他聊天,在聊天當中,有意識地告訴他打架會導致同學們不與他做朋友。他也在同學們和老師們的教導與提醒下,慢慢地有了進步。
一次次小小的關懷,卻給予了小朋友無盡的安全。身為班主任,不應只把關懷的目光投向優(yōu)秀學生,更應該投向中下層生,使所有學生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給予足夠的時間他們成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正確認識到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很多時候他們都會犯許多的小錯誤。老師的心態(tài)很重要。不能因為學生犯錯誤而一味的訓斥,而是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從一個切入點去解決,并且要相信孩子們能夠從錯誤之中汲取經驗,爭取下次不再犯錯誤,爭取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開學初,一年級的孩子思想還沒有從幼兒園的思維轉換過來,從學習、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方面,時時講、天天講、周周講,甚至親身示范。我班的孩子從拿掃把、垃圾鏟到掃地、拖地,大都不懂。開始兩周,每天都跟孩子們一起打掃衛(wèi)生。從拿掃把的姿勢、掃地的方向、先掃地再拖地等教給孩子。幾個星期后,孩子們漸漸上手了,不用老師提醒也自覺地掃地,甚至打掃得干干凈凈。他們也從懵懂的幼兒園心態(tài)已經進入到了要自覺登記作業(yè)、提醒老師布置作業(yè)等。
有人說過:“有希望、有信心,就有收獲?!蔽蚁嘈牛涸趯W生心里播下愛的種子,耐心地等待他們發(fā)芽、生長,總會看到他們成長為參天大樹、燦爛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