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qū)粥店街道粥店中學 孫小霞
我們語文老師在作文課上常常會苦口婆心地提醒學生:寫作文要盡量地寫真事、抒真情,但是我們卻又常常無奈地發(fā)現學生作文中雷同的虛假的表達。關于作文要抒發(fā)真情實感的問題,我常想起齊魯電視臺《每日新聞》欄目曾與觀眾互動的一個話題:作文教會了中國人說謊嗎?多數觀眾發(fā)短信表示支持這個觀點。
這個問題常常在我的腦海里浮現,起初我覺得這個說法十分的荒謬,中國人說謊是作文惹的禍?如果我們從此不要求學生寫作文了,那是不是學生就不會說謊了呢?從來沒寫過作文、沒接受過教育的人可能是中國最純潔的公民嘍!竟然有這么多的觀眾支持這一帶有嘩眾取寵嫌疑的觀點!
我上網搜了搜這一觀點的由來,原來曾有一篇名為“咱們小學時期的作文必殺結尾句”的網絡調查走紅網絡,引起了近兩萬網友的圍觀和跟帖,此貼的發(fā)起人是一位叫林嫣的80后,再加上80后名嘴韓寒在博客中說:中國人第一次被教會說謊是在作文中,便引發(fā)了關于“作文教會了中國人說謊”這一話題的大討論。
不管作文與說謊之間是否存在著必然的聯系,但沉下心來細細想想,“作文教會中國人說謊”這一說法雖然夸大其詞,但是確實反映了學生寫作方面無法回避的一些現實。誰都不敢保證自己在學生時代的作文里一貫誠實,雖然寫作不要求忠實的反映現實生活,需要一定的藝術加工,也就是說作文允許虛構,但顯然好的文章需要反映真實的生活,尤其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中小學生,作文求真,有益于其良好品質的形成。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從小喜歡嘗試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一些新奇的想法,喜歡用筆表達一個孩子對世事不成熟的看法,雖然我舉雙手贊成“我口寫我心”,但更多時候我會有意無意、言不由衷的說一些“假、大、空”的套話來博取老師的歡心,也經常編造一些雷鋒叔叔式的高尚人物的不平凡的事跡,力求使自己的文章內容脫離低級趣味;也有些時候,是因為作文題目實在是離自己的生活太遙遠了,迫不得已模仿、抄襲、套用。那時候似乎還沒有“說真話、抒真情”的提法,正如王嫣所說,老師不太關心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的真實性,更關注的是我們的價值取向是否正確,作文形式是否規(guī)范,所以每次作文還都能等到表揚,也絲毫不會為自己的造假而臉紅。
可那時候的作文給了自己什么營養(yǎng)呢?且不談論它對于我們做人的影響,且不談論是否是作文教會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說謊,但在寫作上,它無非是讓我們更習慣于鉆進“思維”的套子和“選材”的套子,寫到老師就是蠟燭、園??;寫到父母就想到深夜冒雨背著自己看醫(yī)生的情景;寫到好人好事就有寫雷鋒叔叔的沖動……毫無疑問,我們的思維被禁錮了,失去了講真話的意識,慢慢地,失去了表達自我的沖動,因為那不是真正發(fā)自內心的需要。
后來我成了語文老師,起初每次指導學生作文的時候,我都會暗暗羨慕現在的學生。因為現在的作文話題是如此開放,每個作文話題都盡可能的貼近學生的生活以便讓他們寫真話、抒真情;因為語文老師根據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千方百計的引導學生從平凡的生活中表達真實的感動,不要求用華麗的語言,不要求有轟轟烈烈的情節(jié),只要說真話,抒真情。
確實,每次都會有部分優(yōu)秀習作脫穎而出,這些優(yōu)秀習作幾乎都有事例真實、關注細節(jié)、敘述感人的特點,小作者們善于發(fā)現和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通過自己巧妙的敘述感染讀者。對于社會上一些丑惡的現象也能發(fā)表自己獨道的觀點。
可是很遺憾的是大部分學生的作文讓我很頭疼,“一湊、二抄、三套”作文“秘訣”的運用和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寫作套路,使我審美極度疲勞,奇文共欣賞的愉悅蕩然無存。
這些作文語言空洞,顯然有的學生習慣于泛泛而談,懶得從腦海里搜索一些事例去印證自己的觀點,羅列一些無關痛癢的句子交差了事。他們的寫作材料有些“古老”,那些被一代代學生寫爛了的題材仍然出現在90后學生的作文里,上學期讓學生寫《媽媽,我想對你說》,一個班有十幾個學生寫的是母親深夜冒雨送自己看病,自己感冒好了,母親卻病了。我找到學生一一問他們是不是真的,學生都說是編的。問他們?yōu)槭裁淳?,他們說沒什么可寫。父母之愛,人間大愛,竟無從表達,那我們還會寫什么?
空洞的語言,虛假的題材,有誰會相信這里面表達的感情是真實的。寫這樣的文字,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制造謊言。如果我的學生的作文現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中小學生的作文還是堪憂。“作文教會中國人說謊”的說法雖不科學,但卻直指我們作文教學的痛處。
沒有人樂意說謊,說謊也是出于無奈。有時候看著學生對著稿紙抓耳撓腮,我甚至會想:是不是作文也像美術、音樂一樣,有的人有這方面的天分,一點就通;有的學生也努力嘗試,卻總被無情地關在作文殿堂之外呢?這只是一種消極的想法,我寧愿相信每個學生通過努力都能寫出好文章。
讓學生在作文中寫真話,讓他們養(yǎng)成說真話的習慣,做一個真人,這是我們老師的責任,也是我們的使命。從寫作指導、作文批閱與講評、教師自身素質等各個方面,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要做的事很多,但是我們應該為此努力,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懷寫真實的,能愉悅自己的優(yōu)秀作文。
生活在充滿銅臭味的市場經濟時代,功利之風吹拂著每一顆浮躁的心,學生也耳濡目染;報紙、電視、網絡給學生帶來豐富信息的同時,也擾亂了學生內心的寧靜;對傳統(tǒng)文化的顛覆,對英雄的惡搞與消解,讓學生無所適從;眾星捧月環(huán)境下長大的獨生子女們視別人對自己的關愛與呵護為天經地義……所有的這一切,讓孩子的感受遲鈍、心靈結繭,而僅僅依靠教師的單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整個社會和每個家庭齊心協力。
寫作應該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不應是一種負擔。一位大學老師對我說的:文學是對人生的一種挽留。我們更要在寫作中學會求真、向善、至美。告別謊言,讓我們努力向“綠色作文”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