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簡朝亮的詩論與廣東傳統(tǒng)儒家詩論的終結(jié)

        2018-03-03 01:14:22張紋華
        關(guān)鍵詞:大義詩論風(fēng)雅

        張紋華

        (廣東石油化工學(xué)院 中文系,廣東 茂名 525000)

        1892年友人周祝齡去世,簡朝亮不僅編纂《所托山房詩集》,而且著重點評周祝齡關(guān)注時艱的近30首詩作,置于《所托山房詩集》卷首,史稱《讀書草堂明詩》(以下簡稱《明詩》)1卷本。1929年,旅滬南園的簡朝亮承閑撰寫《明詩》4卷本,將《明詩》1卷本略作整理,作為“周祝齡”條收入《明詩》,經(jīng)過近30年沉淀的簡朝亮詩論最終形成。簡朝亮將朱次琦推崇《詩經(jīng)》,以性情、學(xué)籍、興致三者備為詩之善[1]6的詩論強化為親風(fēng)雅、以詩“在治忽”等儒家詩論。簡朝亮的詩論對鄧方《小雅樓詩文集》、黃節(jié)《詩學(xué)》《漢魏六朝詩六種》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師生共同守護廣東傳統(tǒng)儒家詩論。

        一、簡朝亮詩論對朱次琦的傳承與發(fā)展

        朱次琦推崇《詩經(jīng)》為后世詩歌之源,認(rèn)為詩之用介于辨正邪,也以性情、學(xué)籍、興致為詩之善,如簡朝亮所說:“先生(按:指朱次琦)曰詩之義,自詩古經(jīng)開之;詩之文,諸體格亦開之,自詩古經(jīng)也。”[1]6簡朝亮將朱次琦兼重《詩經(jīng)》之義、文易作重視《詩經(jīng)》之義,沿承古人“親風(fēng)雅”、以詩“在治忽”等詩論,以此表現(xiàn)詩家大義。此“義”就是“誼”,“詩之誼不明于天下,患習(xí)三百而不知也”[2]。其“誼”在朱次琦筆下亦多次出現(xiàn),均指向儒道。無論是論詩還是詩論,簡朝亮都是以“義”展開并以此為歸依。

        (一)親風(fēng)雅

        與一般學(xué)者以音樂區(qū)分風(fēng)、雅、頌不同,簡朝亮沿承《詩序》云:“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fēng)。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fēng)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所由廢興也。”[3]6故風(fēng)雅即是以詩表達王政之廢興,是孔子說的事君、事父,此即《詩經(jīng)》之大義。風(fēng)雅由此成為詩家大義的代名詞,成為詩學(xué)精神。從詩作的選擇到對何謂詩人的判斷,是否“親風(fēng)雅”都成為簡朝亮審視的標(biāo)準(zhǔn),這個審視過程就是他撰寫《明詩》的過程。所謂“明詩”就是簡朝亮自言的“非宗經(jīng)無以明詩”[3]2,故無論是詩人“以詩經(jīng)世”,還是詩論家“以經(jīng)明詩”,所體現(xiàn)的就是儒家一脈相連的詩歌工具論。

        1.詩有別裁“親風(fēng)雅”。簡朝亮在自述《明詩》兼收古體詩、律詩、絕句的編纂體例時,明確將杜甫“別裁偽體親風(fēng)雅”置于首,這說明《明詩》所選錄詩作雖然縱體兼?zhèn)?,但其詩之義必須合符《詩經(jīng)》之義,或者說是以后世詩之義求《詩經(jīng)》之義。由于“風(fēng)騷”并稱,此義兼及《詩經(jīng)》《離騷》之義,簡朝亮說:“昔蘇子瞻有言為詩者,熟讀《詩》國風(fēng)、《離騷》,曲折盡在,是誠哉。其知為詩者要道乎?其惟言國風(fēng)舉易明者以該之爾?!且詾樵娬咔笤娙僦?,性情中節(jié),懿乎主文,而聲成文者,于以推諸《離騷》,耿介其性情而芳潔皆素蓄也?!盵3]5-6在簡朝亮筆下,風(fēng)雅、風(fēng)騷都指向《詩經(jīng)》之義,而不涉及于楚辭以降以求其辭。

        簡朝亮在《明詩》中以主詩的形式收錄先秦、漢魏六朝、唐、宋、清各代詩作78首,漢魏六朝詩、唐詩兼重,不錄明詩,很有可能源于朱次琦對明詩失古詩大義的指斥。在這78首詩作中,杜甫、李白、韓愈、白居易、李商隱、陸游分別占17首、4首、4首、3首、2首、4首,并沒有收錄蘇軾的詩作。以上詩作,無論是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的“憂亂”、《北征》的“望中興”、《哀王孫》的“哀幸蜀而遺王孫”、《哀江頭》的“哀侍君側(cè)者”、《蜀相》的“閔老臣”、《秋興》八首的“感始治終亂”、《諸將》的“望治”,李白《古風(fēng)》的“尚志”、《蜀道難》的“以所危告宦游者”、《古風(fēng)》“有托于秦亡者”,韓愈《嗟哉董生行》的“美孝慈”、《謁衛(wèi)岳廟》的“正直自期”,白居易《賀雨》中“以賀為諫”,李商隱《籌筆驛明諸葛武侯》的“治國之才”,陸游《游錦屏山謁少陵祠堂》的“懷忠義”,一言以蔽之就是《詩經(jīng)》的風(fēng)雅精神。由元結(jié)、杜甫開始,唐代詩歌實現(xiàn)從理想到現(xiàn)實的大轉(zhuǎn)換,至元稹、白居易形成的“元白詩派”,中唐現(xiàn)實主義詩風(fēng)已經(jīng)蔚然成風(fēng)。簡朝亮不僅將元結(jié)《舂陵行》、元稹《遣悲》、白居易《秦中吟》《新樂府》錄入其中,而且將《秦中吟》《新樂府》的詩序全文錄入,所突顯的仍然是簡朝亮對于《詩經(jīng)》風(fēng)雅精神的重視。

        除以上唐宋詩以外,簡朝亮亦尤重王粲、曹植、張華、潘仁、謝靈運、謝朓等漢魏六朝詩人。其中,王粲《七哀詩》的“閔西京亂”、曹植《贈白馬王彪》的“明不得已而贈別”、張華《勵志》的“以忽焉”、潘仁《河陽縣作》的“思治邑”、謝靈運《登池上樓》的“謫游覽”,以上六朝詩的主旨是義實相參,均指向了風(fēng)雅。此外,清顧炎武《甯人述古》的“尊大道”,陳恭尹《登鎮(zhèn)海樓詩》的“見義士之氣雄”,洪亮吉《存勵志詩》的“志古人”,朱次琦《歲暮懷兵部何職方文綺》的“懷好士”,周祝齡《邸報》的“心乎國事”,陶子政《讀書》的“思自勵”、《孤云》的“喻自立”,胡民生《讀史有感》的“閔訟累”,亦指向存《詩經(jīng)》之大義。

        2.“詩人該風(fēng)雅頌而言”。朱次琦以性情、學(xué)籍、興致三者備作為詩之善,這是詩人之詩與學(xué)人之詩的結(jié)合,說明朱次琦唐宋詩兼融。簡朝亮在《明詩》中則獨重性情,且明確以“知大義”為“性情”,“詩人知大義,是之謂性情”[1]6。簡朝亮將劉勰說的“《離騷》軒翥詩人之后”,理解為“詩人該風(fēng)雅頌而言也”[3]7。所謂詩人該風(fēng)雅頌,是指詩人之心存有家國天下。由于心存家國天下者為詩人,簡朝亮在《明詩》中將虞舜、蔡公、荊軻、韋孟、諸葛亮、漢高祖、文天祥作為詩人,將《南風(fēng)歌》《祈招詩》《渡易水歌》《梁父吟》《大風(fēng)歌》《正氣歌》錄入其中,指出“志養(yǎng)民”、“諷逸游”、“刺客救亂而不知大道君子之強”、“諷其察所忽”、“憂讒”、“初得天下心,守之”、“此雖當(dāng)宋亡,思直養(yǎng)而無害”是以上詩作的主旨,簡朝亮呈現(xiàn)的就是詩人之志。

        簡朝亮在評價周祝齡詩作時尤重“性情”?!啊稌吩唬骸娧灾?,歌永言。’古之為詩者必先有志于天下,迨不得已然,后文言而歌之。祝齡之詩有焉?!盵1]6簡朝亮所體認(rèn)的“性情”就是詩人有志于天下,故簡朝亮認(rèn)為“先生(按:指周祝齡)從事于斯,瀕死不怠。蓋天下之詩人,非一邑一鄉(xiāng)之詩人?!盵4]凡有志于天下的詩人,其詩作必然關(guān)注社會民生,甚至做到詩史結(jié)合。簡朝亮亦以詩史結(jié)合評論周祝齡《駱文忠公》《胡文忠公薦士》《左侯相綏定回疆,奉詔還朝拜樞密二首》等詩作[5]。日后,凡論及明清時期廣東桑基漁塘的發(fā)展情況,周祝齡《土風(fēng)三首》屢被征引。

        由于以性情為詩之本,簡朝亮反對言詩派與非性情之作,“曰學(xué)李、曰學(xué)杜、曰學(xué)韓、曰學(xué)某派,是知詩派之末而不知性情之本,無思兼者也。豈不異《離騷》邪?”[3]6在此基礎(chǔ)上,簡朝亮提出凡緣情之作均天然成章,故順而易,“古之為詩者,書文初開,因性情而漸著于文,未有韻書。惟知之以天成之聲,音其為詩也。順而易,故國風(fēng)女子皆有成章。”[3]6因此,簡朝亮反對用律,“人聲天定,自然而然,人莫不同,然其出于同然者,即不以律求之,而音節(jié)皆得其自然?!盵6]13《明詩》選律詩26首,古律相參10首,占其選詩數(shù)量的三分之一,因此,簡朝亮并非從一般意義上反對律詩,知大義依然是他審視律詩得失的關(guān)鍵。

        (二)以詩“在治忽”

        朱次琦提出“于詩辨邪正之介”,此為詩歌的工具論。簡朝亮以《尚書》的“在治忽”作為詩教之大用,“又稱舜與禹言曰:‘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故曰:‘工以納言,時而揚之?!恕队輹费栽娊讨笥靡??!盵3]2簡朝亮認(rèn)為,在即察,忽即治之反也,此即朱次琦說的“于詩辨邪正之介”,也是孔子以詩興、觀、群、怨與事父事君。簡朝亮將“在治忽”作為詩教,詩教之大關(guān)系國之興亡,而詩之衰往往由于不明詩義,故“在治忽”即知大義。以“在治忽”論詩人與論詩作成為《明詩》的中心內(nèi)容。其中,虞舜、祭公謀父、荊軻、漢高帝、諸葛亮等均為簡朝亮所言的“在治忽”的詩人,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李白《蜀道難》、李白《古風(fēng)》其十四等創(chuàng)作主旨則具有“在治忽”的作用。以詩歌反映時代盛衰和民生國難,無疑是以上詩作的一個主要方面,尤以《自京赴奉先縣詠懷》《諷諫詩》《飲馬長城窟行》為明顯,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簡朝亮是以一個既定的詩論審視以上詩作,將“在治忽”無限擴大,忽視、無視詩作表達情感的豐富情、多義性,極其容易陷入主觀甚至武斷。

        朱次琦認(rèn)為樂雖亡,但樂章存于詩,故不亡。簡朝亮則將此嬗變?yōu)橛捎诹x寄于詩,詩之大義不可刪,故反對司馬遷首倡的孔子刪詩說,“是故先王時,詩列樂章者,義無可刪?!妒酚洝分^孔子刪詩,非也。其有刪者,豈不在將納與未出之間乎?如其詩非察治忽為可聽也,必刪而不采也。……自孔子迄于今之詩,其足以察治忽者,宜納而出之以正詩教,其不足以察治忽者皆刪而不采可也。如此而乃可為詩教。”[3]4以詩“在治忽”成為詩歌是否存在的根本理由,此即詩與詩人之志。簡朝亮不僅以此肯定詩三百,而且將《古詩十九首》分為“在治忽”12首、不能“在治忽”7首,將不能“在治忽”的《古詩十九首》其二《菁菁河畔草》、其三《菁菁陵上柏》、其四《今日良宴會》、其十《迢迢牽牛星》、其十三《驅(qū)車上東門》、其十五《生年不滿百》、其十九《明月何皎皎》刪除。此外,簡朝亮認(rèn)為李離隱“無題”詩“麗以淫也”,應(yīng)該全部刪除。

        二、簡朝亮詩論對鄧方、黃節(jié)的影響與廣東傳統(tǒng)儒家詩學(xué)的終結(jié)

        無論是明《詩經(jīng)》而親風(fēng)雅,還是明《尚書·虞書》以詩“在治忽”,簡朝亮的詩論即《論語》興、觀、群、怨,事父事君所由也,是以詩存古之大義。其形成于1892年的詩論對1895-1897年師從簡朝亮的鄧方、黃節(jié)產(chǎn)生終其一生的影響。

        (一)鄧方的詩論與其詩之“小雅”

        鄧方在他的五古《論詩》中縱論李白、杜甫、韓愈、李賀、李商隱、蘇軾、黃庭堅、陸游、元好問、吳偉業(yè)、明七子、云間派、梁佩蘭、陳恭尹等詩人詩派,儼然就是窮中國古詩之源流,詩作的首、末最能反映鄧方的詩歌主張:“詩學(xué)三千年,自謂頗窮源。五嶺風(fēng)雅衰,誰能抗中原?千秋論長篇,無過李青蓮。杜陵格偉大,最愛《哀王孫》?!对亼选放c《北征》,萬古此五言。暮年賦《諸將》,偉律何聯(lián)翩。……七子杜陵兒,語詩必開元。時遷情亦遷,貌存神不存。明季楚人咻,夫誰障狂瀾。……藥亭《養(yǎng)馬行》,元孝《王將軍》。詎須勝江南,自是鄉(xiāng)國賢。愿從李杜后,羅取諸公純。何為性靈主,何為時代援。上窺漢魏垣,古人風(fēng)人敦?!盵7]1鄧方所提到的杜詩均出現(xiàn)于簡朝亮《明詩》,他對明七子的指斥沿承朱次琦、簡朝亮的看法,“風(fēng)雅”、“楚人”、“風(fēng)人”之旨就是《詩經(jīng)》、楚辭溫柔敦厚的詩教,都一致于簡朝亮論詩之旨。鄧方對于吳偉業(yè)、梁佩蘭、陳恭尹等詩人的稱許亦是由此而來。

        由于在出生地上海與鄉(xiāng)土順德的北上、南下之間行走而知曉光緒中期甲午戰(zhàn)爭、臺灣失守等時世變遷,同時專注于以詩志古人之志,鄧方之詩必然具有鄧實、黃節(jié)、伍憲子等凡鄧方詩作點評者都不約而同提到的“小雅”之旨。鄧實在《亡弟秋門墓志銘》中說:“其詩益壯以悲,然發(fā)乎性情,哀而不亂,是小雅之旨也。君子或有取焉。烏呼!自古衰亂之世必有賢人君子居下位不得志,委身草莽,明乎國政之得失,嗟嗓門不已而后文言以歌之,如變風(fēng)變雅之詩人,楚之屈原,唐之杜甫皆是也?!挥枰灾^詩人之大誼,古今不廢,雖遭時困危殘篇零落,埋沒荒墟,其真性所蓄,光氣逞逞,發(fā)見足以感物而興。予意百代以下必有聞其風(fēng),傳其誼,以裨于世者。”[8]2-3黃節(jié)在《小雅樓詩文集序》中說:“有一代之變則有一代之詩,變風(fēng)變雅皆有志乎,當(dāng)時將以風(fēng)上而懷舊,匪是則無用必不傳。予觀古人之詩,其深于誼者,雖遇變已數(shù)猶落落幸傳一線。今秋門之誼既動于天性,又聞?wù)x之早而自力之,則其詩可知也。……荀子論小雅之詩曰:‘其言有文章焉,其聲有哀焉?!镩T之詩何為而使之哀也?又何為而使予哀其詩哉?”[8]2-3伍憲子在《重刊小雅樓詩文集序》中說:“予念六十年來,詩教衰矣,學(xué)者抱殘守缺,鮮能發(fā)揚大義,趨新者變成下劣詩魔,以致影響政治。蓋新者失其溫柔敦厚之性情,舊者狃于月露風(fēng)云之雕琢,不解怨怒,亦不識哀思,當(dāng)茲亂世,興觀全無,味同嚼蠟,何以言志?……秋門以小雅名其詩,開篇有感于澎臺之失,杜陵、劍南之志,益令人生無限感慨,小雅終不可廢也?!急舅挂鉃橹颍且唷蹲x書草堂明詩》之義也”[8]3-4。

        一方面,鄧方以《左將軍行》《平壤中秋行》《越臺行》等將甲午戰(zhàn)爭前后寫入詩中,使其詩作直面社會人生,具有時代性;另一方面,他以《云間過陳黃門先生故里》《寄上海王大代書》《任二茂才夜過說兵有感》《憶昨行有懷何文學(xué)南海卻寄》等表達詩人之志。無論是“先生上政事,大志在報國?!た梢运?,大義不可熄?!壬M其職,四野多哀笳”[7]2的陳黃門,以“讀書勉大義,死友不數(shù)得。西學(xué)入中州,經(jīng)術(shù)卅年沒。斷斷向古人,愛日志報國。再拜為君言,此意莫笑拙。東風(fēng)吹珠江,滄波夜汨汨。羈魂墜江湖,各各夢魏闕。中東戰(zhàn)鋒息,國事此轉(zhuǎn)捩。中興有良法,六經(jīng)皆治術(shù)。兩年東海波,同仇切絕域”[7]8寄上海王大,以“海國誰歌《洗兵馬》,邊風(fēng)黑海水犀船”[9]13與同門任子貞論兵,以“同是憂時塵土客”[9]21與何文綺系在一起,鄧方詩作所呈現(xiàn)的都是亂世知識分子的慷慨悲歌。

        (二)黃節(jié)以《詩學(xué)》《漢魏六朝詩六種》存古詩之義

        1.以《詩學(xué)》存《詩經(jīng)》之義。黃節(jié)以朱次琦、簡朝亮都推崇的顧炎武說的“三百篇之不能不降而楚辭,楚辭之不能不降而漢魏,漢魏之不能不降而六朝,六朝之不能不降而唐也,勢也”[10]201撰寫《詩學(xué)》,將詩學(xué)之起源、漢魏、六朝、唐五代、宋、金元、明代詩學(xué)都寫入其中,成為中國近代最早的一部詩學(xué)史。黃節(jié)抓住從《詩經(jīng)》到楚辭、到漢代詩歌的變化,分析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詩皆出于《詩經(jīng)》,但《詩經(jīng)》未以為全篇;黃節(jié)以韻、律、對之變化分析六朝詩、唐五代詩,以西昆體、蘇梅體、歐梅體之源流變化,黃庭堅、陳與義等江西詩派的聯(lián)系比較闡述宋代詩,以元好問、劉固、虞集等分析金元詩,以明初“四杰”、臺閣體、公安派、前后七子、竟陵體等分析明代詩,抓住了各個朝代詩歌最為核心的內(nèi)容,而貫穿其中的就是黃節(jié)致力呈現(xiàn)的詩體詩風(fēng)之“變”。簡朝亮也認(rèn)為《木蘭從軍》“其辭乃樸而能秀者”[6]18,《贈白馬王彪》是“凡詩分類不同,結(jié)體自異。惟其長篇雖異而亦同者,則其所敘必皆曲折分明,變化不平[3]17,《登岳陽樓》是“為杜詩驚人語,起句是拗律”[11],但這種對于“言”沒有系統(tǒng)性的闡述迥異于黃節(jié)以“史”的思維審視詩歌之辭的變化。

        如果說,于《楚辭》以降求其辭是黃節(jié)《詩學(xué)》“新”之所在,那么,將與世而移的辭衷其義于三百則是黃節(jié)撰寫《詩學(xué)》的主旨,體現(xiàn)黃節(jié)對于詩家大義的堅守,則是為“舊”。黃節(jié)在《詩學(xué)序》中說:“《詩序》曰:‘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蛟娊讨箨P(guān)于國之興微,而今論詩者以為不急,或則沉吟乎斯矣?!澗幹v習(xí),求其辭于后世,而衷其義于三百者也?!瓎韬?!詩教之浸策,國故垂絕?!盵10]201黃節(jié)以陳子昂、李白、杜甫、韓愈作為唐四大詩人,看重的就是他們以詩起衰救弊、恢復(fù)儒道。如陳子昴沿承阮籍《詠懷》詩的風(fēng)雅之旨,李白《雪讒》《戰(zhàn)城南》《遠(yuǎn)別離》《蜀道難》《枯魚過河泣》等忠義激發(fā),杜甫《麗人行》《兵車行》《哀王孫》《諸將》《秋興》《三吏》《三別》《洗兵馬》等均以史存義,韓愈《歸彭城》《烽火》等篇感懷時事等。黃節(jié)詩作人稱“唐面宋骨”,其所謂“宋骨”就是他沿承黃庭堅、陳與義等江西詩派的詩風(fēng)。黃、陳皆學(xué)杜,黃節(jié)認(rèn)為,黃庭堅學(xué)杜,極致憂國愛民、忠義之氣,若“落木千山天遠(yuǎn)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論者謂其有克己復(fù)禮歸仁之學(xué)[10]215;陳與義之詩不能謂之不多怨,喜其多怨而不失身耳,故后山持身之義,則詩雖多怨而無害[10]216。故黃陳之詩存古詩之義。

        2.以《漢魏六朝詩六種》親風(fēng)雅。在《漢魏六朝詩六種》之中,最能體現(xiàn)黃節(jié)用箋注注詩之舊的親風(fēng)雅主旨的是《漢魏樂府風(fēng)箋》《曹子建詩注》《阮步兵詠懷詩注》3種?!稘h魏樂府風(fēng)箋》撰寫于1924年,所注156首詩多為民間創(chuàng)作,是為風(fēng),黃節(jié)在《漢魏樂府風(fēng)箋序》中說:“漢‘雅’亡矣,漢武時,皆風(fēng)也,魏雅亦亡,茲篇所采,皆漢魏樂府風(fēng)詩,故曰風(fēng)箋。”[12]6《漢魏樂府風(fēng)箋》由漢風(fēng)、魏風(fēng)組成,黃節(jié)在《漢風(fēng)》中論其主要的詩歌主旨:“《漢風(fēng)》可以觀風(fēng)俗之薄厚,……聞長歌大曲之音者,性情以正矣;識曲于《江南》《烏生》,而哀樂得其節(jié)矣;正容起悟而為《雞鳴》《陌上?!贰犊兹笘|南飛》,俗可謂不淫矣;及讀《平陵東》《薤露》,則思志義之臣;誦《相逢行》《長安有狹斜行》、隴西行》,喟然于國奢教儉、國儉教禮;而《婦病》《孤兒》《雁門太守》,則時政之得失系焉?!对娦颉吩唬骸粐孪狄蝗酥?,謂之風(fēng)。’予論漢魏樂府首相和歌辭,本詩之六義先‘風(fēng)’也。”[12]16-17黃節(jié)在論述魏風(fēng)時說:“魏風(fēng)之遜于漢者,以樂府不采詩,而四方百姓之情俗無由而著,且無由而上聞也。若魏武《薤露》《蒿里》,念亂也;《對酒歌》太平思治也;陳思《惟漢行》君道也,《怨歌行》臣道也,《置酒曲》友道也。義非不古,儻亦庶幾矣?!盵12]77黃節(jié)對漢魏樂府詩主旨的闡釋與簡朝亮《明詩》一致。

        1926年,黃節(jié)在《阮步兵詠懷詩注自序》中說:“世變既亟,人心益壞。道德禮法盡為奸人所假竊,黠者乃藉辭圖毀滅之,惟詩之為教,最入人深,獨于此時學(xué)者求詩則若饑渴。余職在說詩,欲使學(xué)者由詩以明志而理其性情,于人之為人,庶有裨也。念參軍沈抑藩府,康樂未忘華胄,其詩雖工,其于感發(fā)人心,不若嗣宗為至?!嘤诖藭r不重注嗣宗詩,則無以對今之人,其于嗣宗猶后也?!嗍且杂移渲荆M余所能知者,以告今之人。……夫雅廢國微,謂無人服雅而國將絕爾,國積人而成者,人之所以為人之道既廢,國焉得而不絕。非今之世邪?……國亂無已,而獨不廢詩。余亦嘗以辨別種族,發(fā)揚民義垂三十年。其于創(chuàng)建今國,豈曰無興,然坐視疇輩及后起者藉手為國,乃使道德禮法壞亂務(wù)盡。天若命余重振救之,舍明詩莫由,天下方毀經(jīng),又強告而難入,故余于三百篇既纂其辭旨,以文章之美曲道學(xué)者,斯其進聞大義,不如是,不足以存詩也?!米谄湫⊙旁娙酥竞酰视嘤谄涫虏桓彝?,于其志則務(wù)欲求明,不如是,不足以感發(fā)人也?!盵12]458-460黃節(jié)既將阮籍詩作與鮑照、謝靈運聯(lián)系比較,也聯(lián)系當(dāng)下人倫廢失之現(xiàn)實,由此以箋注《詠懷》82首以明詩之道,以重振詩道成為他注《阮步兵詠懷詩注》的因由。在黃節(jié)的闡述中,明顯看到簡朝亮撰寫《明詩》的主旨。

        在1892—1929年《明詩》形成期間,廣東詩壇既產(chǎn)生轟動一時的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參與其中的“詩界革命”,也出現(xiàn)黃節(jié)、梁鼎芬、曾習(xí)經(jīng)、羅癭公等“嶺南近代四家”,新舊交替成為廣東近代詩壇的現(xiàn)象。相對于新派詩產(chǎn)生的極大社會影響力來說,“嶺南近代四家”呈現(xiàn)的舊詩風(fēng)以及簡朝亮、鄧方、黃節(jié)的舊詩論則顯得陳腐而鮮有人關(guān)注。但是,即使如屈向邦所說:“不欲步趨前賢,如南海康廣廈,能入出一片神行;如鎮(zhèn)平邱仙根矜才使氣,自出機軸;如嘉應(yīng)黃公度突破前人范圍,一新詩界面目,之三子者皆一時鉅手而公度為尤著”[13],以舊詩體運載新意境的新派詩其實遠(yuǎn)未成功。詩作表達的人類情感可以跨越時空,在新派詩還沒有充分的創(chuàng)作積累之前,舊體詩還沒有完成其使命。與此同時,若去掉儒家詩論中一些不合時宜的元素,《詩經(jīng)》之大義仍然有助于當(dāng)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shè)。故簡朝亮、鄧方、黃節(jié)所堅守的儒家傳統(tǒng)詩論其實只是在廣東近代的階段性終結(jié)。

        參考文獻:

        [1] 簡朝亮.讀書草堂明詩:卷四[M].上海:中華書局,1929.

        [2] 周祝齡,簡朝亮.所托山房詩集:卷首之一[M].順德:讀書堂,1892:1.

        [3] 簡朝亮.讀書草堂明詩:卷一[M].上海:中華書局,1929.

        [4] 周祝齡,簡朝亮.所托山房詩集:卷首之二[M].順德:讀書堂,1892:1.

        [5] 張紋華:廣東近代順德詩人周祝齡[J].廣東石油化工學(xué)院學(xué)報,2015(2):74-77.

        [6] 簡朝亮.讀書草堂明詩:卷二[M].上海:中華書局,1929.

        [7] 鄧方.小雅樓詩文集:詩集卷一[M].順德圖書館藏.1962.

        [8] 鄧方.小雅樓詩文集:詩集卷首[M].順德圖書館藏.1962.

        [9] 鄧方.小雅樓詩文集:詩集卷二[M].順德圖書館藏.1962.

        [10] 吳梅,黃節(jié).詞學(xué)通論曲學(xué)通論 詩學(xué)詩律講義[M].北京:時代文藝出版社,2009.

        [11] 簡朝亮.讀書草堂明詩:卷三[M].上海:中華書局,1929:4.

        [12] 黃節(jié).漢魏六朝詩六種[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8.

        [13] 屈向邦.粵東詩話:卷三[M].//《廣州大典》編纂委員會.廣州大典:第18輯:第2冊.廣州:廣州出版社,2015:1.

        猜你喜歡
        大義詩論風(fēng)雅
        一篇精辟獨到的現(xiàn)代詩論——讀《毛澤東的詩詞觀》有感
        中華詩詞(2023年8期)2023-02-06 08:52:22
        杜甫《戲為六絕句》詩論對我們的啟示
        中華詩詞(2022年6期)2022-12-31 06:42:34
        “能見大義”的楊明義
        基于《五行大義》探討木克土之芻議
        《詩論與詩評》近日出版
        中華詩詞(2020年6期)2020-11-18 22:00:08
        赴一場風(fēng)雅,賞詩詞中的琴棋書畫
        頌風(fēng)雅征稿
        靜守流年亦風(fēng)雅
        散文詩(2017年18期)2018-01-31 02:43:44
        著風(fēng)雅漢服,做謙謙君子
        左宗棠棋前明“大義”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在线免费欧美| 淫秽在线中国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 国产中文欧美日韩在线|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蜜桃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出人妻希奇杰卡西av|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性激烈的欧美三级视频| 日韩成人无码v清免费| 亚洲精品女人天堂av麻|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不卡无毒免费毛片视频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7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9re在线观看只有精品| 亚洲色婷婷综合开心网| 免费在线国产不卡视频 | 精品2021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丰满人妻无奈张开双腿av| 黑丝美腿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人妻调教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77| 亚洲一二三四五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丰满多毛少妇做爰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有码|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一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天堂在线观看av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毛片免费看|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