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定豹
(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東凡初級中學校,四川 廣元)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授課時只是把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很少根據(jù)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某種教學情境。此時,政治知識僅僅是政治知識,而不是一幅幅生動直觀的場景。這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直觀的印象,也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
例如,在學習“我與父母交朋友”這一教學內容時,我就運用了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了一張張父母和孩子相處的圖片,并對學生說:“請同學們仔細地觀看這些圖片,并說一說你的感受?”于是,學生一邊仔細地觀察這些圖片,一邊認真地思考我所提出的問題;有的學生一邊翻看課本,一邊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有的學生一邊閉目靜思,一邊低頭思考。有的學生說:“我和爸爸媽媽交朋友,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下象棋。在下象棋的過程中,我十分迷惑,不知道怎么下象棋。我總是輸,可是爸爸卻耐心地教我,告訴我怎么下象棋。在爸爸的引導下,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下象棋,我很感謝爸爸?!庇械膶W生說:“我和媽媽交朋友,媽媽不僅給了我關愛,還給了許多啟示,我不會唱歌,媽媽教我學唱歌。我不會跳舞,媽媽教我跳舞。記得有一次,我需要設計一個手抄報,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設計,媽媽就來指導我,她一邊耐心地教我,一邊在紙上畫。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媽媽不僅是媽媽,還可以是朋友?!痹谶@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僅使學生盡快地投入到學習中,還有利于他們學習效率的提高。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在上政治課時,學生面對的是枯燥無味的政治知識以及政治理論,久而久之,他們對政治學習失去了興趣。而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它猶如一縷縷春風,為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這些政治知識。
比如,在開展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中“人生當自強”這一知識的學習時,我就運用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首先,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性格特點,并結合教材內容的重難點把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學習小組,并取名為飛鳥組、綠葉組、鮮花組。接下來,我根據(jù)“人生當自強”這一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來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針對飛鳥組,我讓他們從課本中自強的含義、自強的精神表現(xiàn)。針對綠葉組,我讓他們思考并分析少年如何自強。針對鮮花組,我讓他們總結自強的意義,并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生活,講一講自強的小故事。如此一來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本節(jié)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受應試教育以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政治教師為了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只是一味地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講授政治考點。與此同時,教師還強迫學生把他用灌輸?shù)姆椒▊鬏斀o學生的知識點死死地記住,命令學生把他用灌輸?shù)姆绞街v授給學生的知識考點背會。此時,政治教學呈現(xiàn)給學生的只是一個個考點,一道道練習題,而不是一幅幅美麗的知識圖景。在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然而生活與數(shù)學教學的嚴重脫節(jié),這不僅使部分學生成為死讀書的書呆子,也不利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這就在生活與教材之間豎了一道堅實的墻,從而使學生與生活的距離越來越遠。針對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法,幫助學生推倒生活與政治教學之間的墻,并建立兩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橋梁,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認識,還使得學生把所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政治七年級上冊第七課“品味生活”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教師對學生說:“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一些生活習慣,有哪些好的習慣,又有哪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于是,學生就認真地思考教師提出的這個問題,幾分鐘過后,教師讓學生就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每天放學后,我都會去操場上散步,一邊散步,一邊回憶今天所學的知識?!庇械膶W生說:“我總是不喜歡吃早餐,這樣一來,一早上沒有精神?!苯處熗ㄟ^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不僅使他們認識到了自己身上不良的生活習慣,還使他們對這一節(jié)的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構建高效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來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亦可以開展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
[1]張連兵.淺談如何打造初中思想政治課高效課堂[J].當代教研論叢,2014(13).
[2]李維忠.淺談如何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J].教師,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