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立奇
(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武店中學,安徽 滁州)
班級文化是支撐班級發(fā)展的前提。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都有自身的班級文化,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在班級文化的建設上多下工夫。讓班級成為學生成長的快樂家園,是本人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嘗試在做的,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工作。
面對新班級,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每個孩子,從孩子的性格特點入手,為今后有目的地引導孩子和管理班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于班級來說也是這樣的。新班級在建設之初,就應該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建立班級的班規(guī)。由班委會或班級全體同學討論,然后由專人負責班規(guī)的制訂。這樣學生在執(zhí)行的時候就有比較高的自覺性,不會與班規(guī)相抵觸,對班級的管理有一定的好處。
要想建設好班級,必要的班級活動是不可少的。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的活動,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每位同學參與到班級活動中,提升班級內(nèi)部團結和向心力,如經(jīng)過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后組織的以班級為單位的郊游。學生在郊游中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能在活動中鍛煉個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能增加學生交流機會,是拉近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間距離的最佳時機。
新班級組建時,許多年輕教師都有強烈?guī)Ш眠@個班級的意識。但往往因為缺乏經(jīng)驗導致班主任工作很難開展下去。也有些善于學習的班主任,在學習研究許多先進班級管理經(jīng)驗后,制訂了一系列的班級班規(guī),這些措施在初期或許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時間一長就會暴露許多不足之處,甚至又回到一種“順其自然”的地步。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與班級目標定位不明確有相當大的關系,如何給班級目標定位呢?
中小學每個班級的學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班主任在接手新班級時應該有目的地去了解學生,對班級學生的概況要有初步的掌握。如獨生子女有多少,留守兒童有多少,單親兒童有多少,父母離異兒童有多少,各年齡段的學生有多少,住校生有多少,家長接送的有多少,市區(qū)、城鎮(zhèn)的又有多少等。對這些情況有了了解之后,就要進行有針對性的了解。如市區(qū)騎車上學的同學中有多少經(jīng)過網(wǎng)吧、游戲廳的,這些同學中有沒有上網(wǎng)的;父母離異的學生是否性格孤僻,他們是否有足夠的關愛;留守兒童的假期生活是怎樣的,是否會自覺完成作業(yè)等。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是了解班級整體情況的前提,將你所掌握的情況匯總,并通過和學生的交流及自己的觀察調(diào)查,對班級整體情況作出判斷,為制訂有效的班主任工作計劃做準備。
班主任要明確,自己的思想和學生之間是有距離的。學生剛到一個班級最希望的是引起老師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師的認同,抓住學生這一心理,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并起草班規(guī)。如可以讓學困生起草學習上的,讓性格孤僻的學生起草品德禮儀方面的等。然后利用班會與學生討論他們起草的班規(guī)的合理性,遵循宜簡不宜繁的原則確定相應制度。其實一旦將學生的積極性、主人翁意識調(diào)動起來,他們每一個人都會閃出思想的火花,通過他們智慧制訂的制度大家都會遵守的。
每一周都要設立“勞動日”“讀書日”等以日為單位的活動,并納入到班規(guī)中,在這一天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相應事情去做,讓他們知道這一天是自己當主人的一天,是展現(xiàn)自我的一天。這樣他們會很珍惜這個機會。
班級管理一定要有長遠目標,從學生發(fā)展的長遠角度進行規(guī)劃,明確班級發(fā)展的方向。有的班主任會發(fā)現(xiàn)工作正走進死胡同,不知道該如何管理班級,這與缺乏具體定位意識有關系,任何一項工作的實施都不是漫無目的的,更不能“順其自然”。班主任應當清晰認識到班級發(fā)展方向是什么:是“學習型”還是“運動型”,是“發(fā)展型”還是“德才兼?zhèn)湫汀?,或者是打算朝哪一方面發(fā)展必須有明確的定位。如果是“學習型”的班級,可以讓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組成幫扶小組,帶動全班學習氛圍;如果是“運動型”的班級,可以從體育運動上的特長出發(fā),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是“德才兼?zhèn)湫汀钡陌嗉?,可用?yōu)秀的事例感染教育學生。
加強班級的建設,班主任要做到:一要建立班級常規(guī),維護班級良好的教學和生活秩序,又要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對有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進行耐心懇切的批評教育。二要做好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評價工作,科學公正地評價學生的操行,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觀念和集體榮譽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團結互助、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形成有特色的充滿活力的班級和團隊文化。三要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學生自護,自救意識和能力。四要掌握班級家庭經(jīng)濟貧困學生情況,并協(xié)助學校做好貧困學生檔案的建設工作,了解國家資助貧困學生的政策,并向?qū)W生做好宣傳。